介绍鲁迅的资料-介绍鲁迅的代表作品

2024-04-14 08:20:24 综合百科 投稿:爱你的玫瑰
最佳答案1、《呐喊》:是短篇小说集,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2、《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

介绍鲁迅的代表作品

1

1、《呐喊》:是短篇小说集,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2、《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

3、《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一部小说,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未庄流浪雇农阿Q的故事,有力的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

鲁迅生平和他的文学创作(一)

2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一生笔耕不辍,在文学创作、中国古籍整理、中国文学史研究、外国文学作品翻译介绍等方面均颇有建树,享誉世界。鲁迅主要创作有3部小说集、1部散文诗集、1部散文集、16部杂文集、3部学术著作、2部序跋集,同时写有大量的日记、书信。

照片名称:《鲁迅文集》插图B鲁迅像【1930年9月25日,摄于上海】【鲁迅50岁生日照片】

下面分两部分进行介绍,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鲁迅的生平,以及他在小说、散文诗、散文、学术著作方面的创作;第二部分,重点谈鲁迅在杂文方面的创作,详细分析了他生前编定的14部杂文集的命名得来。一、鲁迅生平,在小说、散文诗、散文、学术著作等方面的创作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1892年进三味书屋读书时,改字为豫才;在南京求学时,易名周树人;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署名鲁迅;后以笔名鲁迅行世。(关于取“鲁迅”这个笔名,据许寿裳解释,理由有三:母亲姓鲁[鲁瑞,1858―1943];周、鲁是同姓之国;取愚鲁而迅速之意。)1881年(清代光绪七年)9月25日,周樟寿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1887年正月入家塾读书,主要学习三种功课:描红、对课(即对对子)、背诵蒙学读物《启蒙鉴略》。1892年正月,进入三味书屋读书,师从寿镜吾,改字“豫才”。1893年秋,祖父周福清(1838―1904,清代同治十年进士)因科场贿赂案入狱;直到1901年4月才获释回家。受此影响,父亲周凤仪(1861―1896)被革去生员头衔,此生仕途无望;已经出嫁三四年的小姑妈,在夫家受到虐待,于1894年秋和初生婴儿一同病死。1894年冬,父亲突然患病吐血。作为家中的长男,周樟寿每每为父亲出入于当铺、药店,多遭人冷眼。1896年10月,父亲去世(周樟寿认为是中医耽误了父亲病情的诊治,这成为他日后改学西医的原因之一)。——在祖父入狱期间,尚且年少的周樟寿,早早体验了世态炎凉;但是,他并未放松学业,于1897年底从三味书屋顺利结业。1898年5月,周樟寿离开绍兴,远赴南京求学,由在“江南水师学堂”任职的叔祖父周椒生(1845―1917)改名为“周树人”,考入江南水师学堂。然而,让他失望的是,学堂的风气不良,“官本位”思想严重。10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所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此学堂采用德国体制;1902年1月底,从矿务铁路学堂毕业。在校期间,周树人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考试成绩优良,学到了不少现代科学知识;此外,他在课余时间喜欢骑马,喜欢阅读维新派报刊《时务报》、鼓吹革命的《苏报》,以及中国古典文学、外国名著等。特别是1901年,阅读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名著《天演论》,从中了解到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点),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极大影响。——早在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惨败;1898年6―9月,光绪帝支持的“戊戌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的镇压,变法失败,倡导变法的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国外;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对于列强争霸背景下的中国的命运,周树人深感忧虑。1902年春,周树人被选派官费留学日本。前两年就读于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一般中等学校要学的普通课程,周树人学习十分刻苦;1904年4月30日结业,取得了日本中学堂毕业资格。当时,留日学生,以及孙中山、章太炎、梁启超等流亡人士,大多聚集在东京,于是,东京成了中国各路英杰宣传政治思想的场所。在留学的第一年,周树人大量阅读了在新知识界占主流的宣传“维新”“救亡”思想的读物,如梁启超主办的《新小说》等。1903年3月,剪断了象征民族压迫的辫子;10月,加入“光复会”的前身“浙学会”(当时在日本的浙江留学生组织的一个反满清革命团体)。1904年9月,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1906年1月,在课间观看了日俄战争教育片,片中的麻木中国人形象令周树人深受刺激——中国人的疾病并非仅在身体,更加关乎精神——所以他决心弃医从文,以文艺来改造国民精神。3月,提出退学申请,并被批准,随后离开仙台,回到东京。

照片名称:《鲁迅文集》插图C鲁迅像【1903年,摄于日本】【剪辫子后拍照留念】

1906年夏末秋初,周树人奉母命回国与绍兴府山阴县的朱安完婚。恰好二弟周作人考取了官费留学日本,周树人前后在家待了4天便带着二弟一同去了日本。其后,周树人不再入学读书,而是开始专门从事文学活动,“但也不是自己想创作,注重的倒是在绍介,在翻译,而尤其注重于短篇,特别是被压迫的民族中的作者的作品”(《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1907年夏,与周作人、许寿裳、袁文薮等创办文艺杂志《新生》,以此作为开展文艺运动的第一步,结果没有成功。从1908年7月底开始听章太炎(1906年6月底东渡日本,稍后加入同盟会,接任《民报》总编辑、发行人;1908年4月开始举办国学讲习会)讲文字学,前后约有半年多时间。在章太炎的影响下,喜欢上了“清峻、通脱”的魏晋文章,文风为之一变。1909年3月、7月,与周作人合译、印行了《域外小说集》第一、二册,无奈销路惨淡。7月,因为需要赚钱养家,结束了在日本7年多的留学生活,回国。——于此期间,1907年7月,光复会(清末革命团体,1904年冬在上海成立,蔡元培任会长,以“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为宗旨;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部分会员加入同盟会,但仍以光复会名义独立活动)重要成员徐锡麟、秋瑾(曾在日本留学),在国内组织起义失败,先后被杀;稍后,身为他们的同乡、革命同志,周树人在日本参加了浙江同乡会举行的追悼大会。1908年,加入光复会。总体而言,周树人在日本期间(1902―1909年)的活动,一方面是寂寞的文学事业,一方面是激昂的排满革命。

1909年7月回国后,直至1911年7月,周树人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任教。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是为辛亥革命的开端。11月5日杭州光复,6日消息便传到绍兴,周树人带领师生组成“武装演说队”上街宣传革命。11月9日,光复会成员王金发率领光复军进入绍兴,周树人带领师生到城外迎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月,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总长,许寿裳应邀到南京予以协助。2月,通过许寿裳的介绍,周树人在南京的教育部谋得职位。2―4月,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在北京建立北洋军阀政权。5月初,周树人随教育部迁至北京。此后,在教育部任职至1926年夏,时间长达14年。——最初几年,在工作之余,周树人致力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古籍校勘。1909年秋―1911年底从古代类书、其他著作中搜录了自先秦迄隋的古小说36种,1912年辑录成《古小说钩沉》想要出版,但因无刻板经费而未能如愿(此书直到他去世后才出版)。不过,《古小说钩沉》的辑录,提高了周树人的小说创作素养,其中有些故事甚至成为他的创作素材。

照片名称:《鲁迅文集》插图C鲁迅像【1909年,摄于杭州】【应邀往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它一面世就引起了周树人的注意。1917年1月,陈独秀被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往北京。在1917年1月1日第二卷第五号《新青年》上,胡适(当时在美国留学)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革命;在2月1日第二卷第六号上,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进行声援。《新青年》自1918年1月1日第四卷第一号起,改为同人刊物(报刊的出版发行人、编辑人均由其成员担任),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刘半农等轮流编辑。不久,周树人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在1918年5月15日第四卷第五号《新青年》上,周树人发表了短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的非人道的、虚伪和“吃人”的本质。《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在发表《狂人日记》时,他开始署名“鲁迅”。——关于中国国民思想的解放,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但是并未改变社会结构、国民思想,对此,周树人颇感失望。而后,自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反对旧思想,提倡新思想;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猛烈冲击封建主义,广泛宣传民主主义,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充当了伟大旗手的角色。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工人阶级作为主力军登上历史舞台,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除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外,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药》《风波》《故乡》,也相继在《新青年》上发表。此外,鲁迅还在《新潮》*、《晨报副刊》、《小说月报》等新文化杂志、报纸副刊上发表小说,如中篇小说《阿Q正传》,以及多篇短篇小说。1918―1922年共作小说15篇,在1923年8月结为小说集《呐喊》出版,是为鲁迅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从各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它以其思想上的深刻性在五四时期堪称独步,对“五四”以后的中国启蒙运动产生了长远影响;同时,它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早、最成熟的作品之一,不仅在文体上确立了叙事文学的典范样式,而且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鲜明的个人特色。

照片名称:《鲁迅文集》插图C鲁迅像【1925年,摄于北京】【为《阿Q正传》俄文译本拍摄】

鲁迅在写完《呐喊》里的小说后,过了一年多才重新开始写小说。1924―1925年创作了《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离婚》等11篇小说,在1926年8月结为小说集《彷徨》出版,是为鲁迅第二部小说集。《彷徨》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困境,流露了忧郁、愤懑、迷茫的情绪,展露出作者激愤、痛苦的心灵世界。它在自我反思的同时,依旧延续了《呐喊》中的反封建的主题;在小说结构、心理描写、语言运用上,则比《呐喊》中的作品更为成熟。此外,1924―1926年创作了23篇散文诗,在1927年7月结为散文诗集《野草》出版。它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对现实社会的抗争,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1920―1926年,鲁迅除了在教育部任职外,还先后在北京的多所大学、中学兼课。其中,1920年8月―1926年夏在北京大学担任讲师,首年12月第一次赴校讲课,先是讲授中国小说史(自编讲义),后来又以自己翻译的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作为教材讲授文学理论。1920年秋―1925年夏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名“北京师范大学”)兼任讲师,讲授中国小说史,每周一次。1923年秋―1926年夏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改名“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简称“女师大”)兼任讲师,讲授中国小说史、文艺理论,每周一次;1925年10月女师大在新校址上课,鲁迅改任教授,每周讲两次。——在讲授中国小说史时,鲁迅结合教学工作,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从《太平广记》《文苑英华》《资治通鉴考异》等古籍中搜集资料,从而勾勒出了“中国小说史略”,撰成学术专著《中国小说史略》。此外,1924年7月,应陕西省教育厅、西北大学之邀,鲁迅赴西安作暑期讲学,其讲学记录稿经过整理、修订后以《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之名出版。1924年秋―1925年11月,女师大爆发了进步师生与女校长杨荫榆、教育当局的持久斗争,是为“女师大风潮”。在这次风潮中,鲁迅坚持站在进步师生一方,最终取得胜利。期间,鲁迅结识了女学生许广平(广东广州人)。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发文悼念遇害学生刘和珍、杨德群等,并抗议北洋军阀暴行,不久便被列入通缉名单,所以不得不暂时躲避。

1926年7月底,鲁迅接到厦门大学(1920年8月由爱国华侨陈嘉庚捐资创办)的聘请,担任该校国文系教授兼国学院研究教授。在此前后,一一辞掉了北京大学、女师大等校的兼课职务。8月底,和许广平离开北京,鲁迅前往厦门任教,许广平则回到家乡广州。其后,两人频繁通信联系。鲁迅在厦门大学开设了两门课程:小说选及小说史,每周两节;文学史纲要,每周两节。鲁迅曾经在北京一边教授“中国小说史”一边撰写《中国小说史略》,获得了成功的经验。这次讲“文学史纲要”,他如法炮制,开始撰写学术专著《汉文学史纲要》(在厦门大学期间暂未完成);期间曾经编纂了《唐宋传奇集》(集录唐宋单篇传奇小说45篇,并说明出处、辅之以考订)以作为撰写文学史的准备。1926年底,因在厦门大学受到排挤,以及出于对校方管理层的失望、厌恶,辞掉了在该校的一切职务。——在厦门大学期间,鲁迅除了撰写《汉文学史纲要》外,还写下5篇回忆青少年时代经历的散文,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连同上半年写的5篇回忆散文,在1928年9月结为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出版。

照片名称:《鲁迅文集》插图C鲁迅像【1927年1月2日,摄于厦门】【鲁迅题字:“我坐在厦门的坟中间”】

早在1926年11月,鲁迅便正式接到广州的中山大学的聘书。1927年1月中旬,鲁迅乘船离开厦门,到达广州。广州被誉为“革命的策源地”,此时已经成为北伐战争革命军的大后方。北伐战争,也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大革命”,是1924―1927年***、***组成革命统一战线,讨伐北方的北洋军阀——主要是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斗争,最终打倒了北洋军阀。在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左派、右派,以及***,各方都公开活动,积极扩大自己的势力——鲁迅这位无党派的文化名人,成为了各方势力积极争取的对象。然而,鲁迅没有加入任何一方。2月10日,鲁迅被中山大学任命为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许广平任其助教、广州话翻译。2月12日,鲁迅确定了要讲授的4门课程,即文艺论、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史、中国字体变迁史。18、19日,鲁迅应邀赴香港做演讲——两天的演讲内容分别为《无声的中国》《老调子已经唱完》——继续坚持文学革命理念。4月,***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右派随之在广州发动了“四一五广州大**”,宣告国共合作破裂。4月18日,以***为核心的南京国民政府宣布成立。此后,***统治了中国。——在广州大**中,鲁迅设法营救被捕学生,无果。此外,还因为和某位教授不和,鲁迅于4月21日向中山大学提出了辞职申请,6月初获准。面对革命阵营内部的自相残杀,鲁迅感到愤怒、失望,9月下旬和许广平乘船离开广州,到了上海。

照片名称:《鲁迅文集》插图C鲁迅像【1927年9月11日,摄于广州】【鲁迅与许广平、蒋径三合影】

自1927年10月起,鲁迅和许广平定居上海。此后,鲁迅基本上不再在大学教书,只是应邀去全国各地的高校做过多次演讲(曾经于1929年5―6月、1932年11月两次赴北平探亲,并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原女师大、原北师大等高校做了演讲)。一直到1936年去世,鲁迅在上海生活的9年时间里,主要是进行译著工作。为了支持鲁迅的创作,许广平不再出去工作,而是在家里做起了助手:不但精心照料鲁迅的饮食起居、接待客人,还替他查找相关资料、抄写文稿、编校刊物等。1929年9月,二人生下一子。自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组织,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其他革命文艺工作者一起同***官方文人及其文学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鲁迅拥护中国***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并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

照片名称:《鲁迅文集》插图C鲁迅像【1928年3月16日,摄于上海景云里寓所】

——鲁迅在上海期间,于1934―1935年写有《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等5篇小说,连同先前所写《补天》(1922年11月)、《奔月》(1926年12月)、《铸剑》(1927年4月)等3篇,在1936年1月结为小说集《故事新编》出版,是为鲁迅第三部小说集,也是鲁迅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作品集。《故事新编》中的小说均取材于中国古代历史与传说,但并不拘泥于材料,而是在刻画古代人物的同时,融入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鲜明的主观色彩。其中,《非攻》《理水》歌颂了“中国的脊梁”式的英雄人物墨子、大禹,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对未来的期望。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病逝,社会各界进步人士陷入极大的悲恸之中。此后,许广平留在上海保护鲁迅的遗稿、其他遗物,并且和胡愈之等人在1936年11月―1938年8月整理出版了《鲁迅全集》(二十卷。6月15日初版。包含已出版的文集、译著、发表作品约400万字,未公开面世的译文、手稿约200万字)。可以说,许广平是鲁迅精神的最忠诚的继承者、最热忱的弘扬者。

鲁迅作品众多,他为何最爱《孔乙己》?

3

鲁迅先生一生作品众多,但遗憾的是,没有一部长篇。

鲁迅不光杂文出色,笔锋犀利,言词尖锐,语言精炼,深刻地揭露了害人的传统礼教和腐朽的封建制度,抨击了吃人的旧社会;同时,他的小说也很有魅力和特点,比如《孔乙己》。

孔乙己

《孔乙己》是鲁迅最喜爱的一部短篇,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落魄旧书生,没有考中秀才,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为小酒店里人们嘲讽取笑的对象。鲁迅正是通过孔乙己,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吃人的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以及封建儒家独尊下吃人的科举制度。

可以说,鲁迅笔下的出彩人物众多,但他最爱孔乙己,这是鲁迅亲口对自己的学生孙伏园所讲过的。当有人计划把他的作品翻译成外文,来征求他的意见时,鲁迅优先推荐《孔乙己》。而且,鲁迅曾经自己把《孔乙己》翻译成日文,交给日本的一家杂志社出版。

鲁迅

鲁迅为什么独爱《孔乙己》呢?

其实,《孔乙己》里面的情节,是真实存在的。小说中的“我”,并非鲁迅本人,鲁迅是富家少爷,用不着去小酒馆打工,但他小时候经常去咸亨酒店玩耍,咸亨酒店距离他家只有很近,是鲁迅堂叔周仲翔在绍兴城内都昌坊街口所开设的一家小酒店,与鲁迅家斜对门。

咸亨酒店

咸亨之名来源于《易经八卦》中一句“含弘广大,品物咸亨”,寓意酒店生意兴隆,万事亨通。实际上,咸亨酒店并没有经营多久就关门歇业了,由于竞争激烈,一条街上开了很多家酒店,粥多僧少,生意惨淡,举步维艰,难以坚持下去。

孔乙己的原型是“孟夫子”,此人出生于晚清,具体生卒年不详,小说中的他,50来岁左右,一辈子没有考上秀才,所以只是个童生。他好酒,却又没有营生,也就是没有任何谋生的手段,饿极了,自然会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故事中说他偷书,不知道偷书有何用,能卖掉换一碗酒钱否?

孔乙己与一群小孩子

但是,孔乙己绝对善良!小偷小摸是真实存在的,但大的坏事他不敢做也做不了。还有,在骨子里,孔乙己自认为窃书不能算是“偷”,最多算是“拿”,他被丁举人打断腿,也拒不承认是偷盗。孔乙己如此窘迫,还能把茴香豆分给围观的孩子们吃,这说明了他内心深处的善良,比酒店里优雅的的穿长衫主顾、难缠的短衣帮都要高尚得多。

可以肯定的是,儿时鲁迅肯定在那群孩子们中间,眼巴巴地望着碟子里的茴香豆,他也没少吃孔乙己的茴香豆。所以他对孔乙己的印象异常深刻,几十年后依然历历在目,难以释怀。

孔乙己,是千千万万个穷苦读书人的缩影

孔乙己有三个原型,除了孟夫子之外,还有一个“亦然先生”。此人由于生活贫困,为了谋生,只得抛下面子上街卖油条烧饼,但他不肯脱下长衫,又碍于面子始终不肯开口吆喝,只好跟在别的小贩身后,亦步亦趋,人家喊一声,他在后面跟着叫一声“亦然”,令大街上的众人啼笑皆非。孩子们见他身穿长衫,手提货篮,嘴里叫着听不懂的话,就围着他哄笑,异口同声地叫他“亦然先生”,时间长了,没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大家都叫他亦然先生。

喝酒的孔乙己,穿长衫却站着喝,不伦不类

第三个原型是鲁迅的一位本家,小名叫“四七”,写得一手好字,却好吃懒做,喜爱喝酒抽鸦片,经常穿着肮脏破旧的长衫,戴一顶瓜皮帽,在大街上游荡。他喝醉酒就骂人,所以经常被人打得遍体鳞伤。

但孔乙己原型的最大可能,还是那位落魄的孟夫子。他的真名叫什么,早已失传,鲁迅之所以用孔乙己来代替,就是源于绍兴当地的一种小学生习字风俗。当时,小孩子练习写字,从临摹开始,描红纸上必然印着“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等笔画简单的字。因此,孔乙己是小孩子学字时的临摹样本,并非是一个词语,当然更不是一个人的姓名了。

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被打断了腿,爬着前来喝酒

孔乙己的真名叫什么,肯定是无从可考,恐怕连作者本人也不清楚。

《孔乙己》是鲁迅的神来之笔,短短2千来字,就把社会对于一个“苦人”的冷漠刻画得惟妙惟肖。有人总是说《孔乙己》是鲁迅抨击吃人的封建科举制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阴暗面,其实这是不全面的评价,或者说是并不严谨客观的评价。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不假,但抨击科举制度则无从说起。

孔乙己吃茴香豆

科举制度源自于隋朝,在那之前,更不公平,选拔官员、人才靠“世卿制”,也就是世代继承的意思。贵族生下来就是贵族,广大平民阶级没有上升通道,老百姓祖祖辈辈都是老百姓,当官者可以世袭,穷人不可能有翻身、鲤鱼跳龙门的机会。科举制度虽然迂腐,但毕竟还算是相对公平的。就像现在的高考,总有人在抨击讽刺,忿忿不平,说是应试教育,不公平,那有什么公平、公正的举措,请他拿出来吧。

鲁迅写孔乙己的真实目的,恰恰是反应了一种社会现象——对穷苦人的冷漠和嘲讽,这是非常可悲的。可怕的不是自然灾害,而是人心。孔乙己在众人的取笑声中出场,又在大家的嘲笑声中消失。没人在乎他,记起他,当然更谈不上帮助他。咸亨酒店的掌柜,三次想起孔乙己,但他所惦记的是孔乙己所欠的19个铜板酒钱,而并非孔乙己本人的死活。

令人心酸的孔乙己

孔乙己为啥连个秀才都没考上呢?他学习不够认真刻苦吗?当然不是了!就像现在的高考与考公务员一样,这本身就是有一定比例的,注定要刷下来一大部分人,能成功晋级的还是少数,没办法,这就是资源的分配比例问题。鲁迅讽刺科举制度,那现在的高考制度,不是同样的道理吗?

世态炎凉和人心的冷漠,从头至尾贯穿《孔乙己》。鲁迅对孔乙己是充满同情的,除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外,剩下的就是钦佩和尊敬。一个落魄到几乎要讨饭吃的读书人,依然用生命捍卫着读书人的尊严,这难道不值得尊重吗?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鲁迅 代表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