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稳定性取决于哪些因素,生态系统稳定性教学设计

2024-04-12 08:39:58 综合百科 投稿:爱你的玫瑰
最佳答案1、生物多样性可以决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通常来说,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其形成的食物链与食物网也就越复杂,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就越强,也就是说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2、生态系统平衡(Ecosystembalance)又称自然平衡(Naturalbalance),是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

生态系统稳定性取决于哪些因素

1

1、生物多样性可以决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通常来说,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其形成的食物链与食物网也就越复杂,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就越强,也就是说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

2、生态系统平衡(Ecosystembalance)又称自然平衡(Naturalbalance),是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皆处于稳定和通畅的状态。

3、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平衡还表现为物种数量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平衡稳定状态是由于其内部具有自动调节(或自我恢复)能力。

4、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外力干扰超过限度,就会引起生态平衡破坏,表现为结构破坏或功能衰退.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有自然灾害,也有不适当的人类活动。当今,由于人类对自然力的作用巨大,生态系统平衡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坚持系统观念,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2

来源:*-*

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走进内蒙古乌梁素海,湖面水光潋滟,四周鸟声悦耳,经过上游治沙、湖区治水、山区修复草原植被,这里成为260多种鸟儿的乐园;在山西右玉县四五道岭生态景区,樟子松、小叶杨郁郁葱葱,景区护林员感慨“从黄沙漫漫到绿色葱茏,都是托了生态工程的福”……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提升,神州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新时代这十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系统观念。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的重要范畴,是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围绕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六个坚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系统观念,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科**用,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谋深虑远,方能行稳致远。回首百年奋斗历程,中国***人始终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善于从系统观念出发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全面统筹、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工作,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经济社会体系是一个普遍联系、多维多元的复杂系统,坚持系统观念,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和方法,也是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重要经验。矢志“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纵深发展;明确“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气象、形成新格局;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实践充分证明,坚持系统观念,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和把握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战胜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认识论和方**。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必须深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前进道路上,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我们才能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新时代新征程,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以系统思维聚合力,用系统方法谋全局,把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审视,把近期、中期、远期的目标统筹起来谋划,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就一定能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让我们的理论自信历久而弥坚。《 * 》( 2022年11月22日 05 版)

推动退化生态系统的近自然恢复

3

【绿色发展·大家谈】

作者:贺金生(北京大学教授、兰州大学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一重要论断无疑为下一步的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笔者认为,从生态修复和保护的角度来看,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从以技术手段进行生态保护与治理,转变为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而具体到我国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则应尽可能采用近自然的恢复途径。

“近自然恢复”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德国的“近自然林业”,强调森林管理应该回归自然,提倡利用不同物种、不同龄级的适生树种营造接近于天然林的混交林,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传统的采用皆伐后种植单一树种的营林模式。这一理念于20世纪中后期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大量长期野外实验发现,生物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其群落稳定性更高,多功能性、多服务性更强,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和恢复力也更好。而近自然恢复能更好地维持生物多样性,从而实现恢复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

回溯历史,我国长期以来的人工林经营,主要是营造有利于管理的纯林。例如,杉木、松树、桉树并称为我国南方三大用材树种,而杨树、槐树、榆树等树种被广泛应用于北方三北防护林建设。这些人工林不仅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发挥了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碳汇等重要生态功能。而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则标志着我国森林经营的目标从木材生产到生产和生态功能并重的转变。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高的天然林和混交林比纯林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和稳定性。特别是2022年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相关研究,揭示了不同森林恢复方式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及混交林的增产效应,表明通过近自然经营的森林在生产力、稳定性等生态功能方面均比纯林有更大的优势。

相较而言,我国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历史较短。从2000年开始,由政府主导,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水蚀区和风蚀区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该工程是改善西部地区恶劣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但退耕以后如何恢复草地尚一直缺乏系统的科技指导。目前,草地恢复多以市场上可以购买的商业草种进行补播或建植人工草地。这种“复绿”的草地尽管生产力提高了,但仍存在群落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低下、土壤结构差、涵养水源和固碳等生态功能弱等问题。尤其体现在生态系统稳定性差上,7~8年后群落就会发生所谓的“二次退化”,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系统恢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其中,对我国生态脆弱区域进行了有效保护,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例如实施“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重点专项,研发了针对北方风沙区、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寒区、长江中上游、三角洲与海岸带等脆弱区的生态修复技术,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构建提供了科技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为接下来的生态修复与保护指明了方向。

笔者建议,应把“近自然恢复”作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指导思想,从以提高植被盖度为目标转变为基于生态学理论,通过科学有效的人工辅助和管理措施,依靠自然生态过程,将退化生态系统特别是退化草地恢复到受人为干扰前的状态,从而实现恢复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近自然恢复的核心理念在于利用本地乡土物种,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到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与地带性植被接近的生态系统。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攻克一系列核心技术,以草地为例,包括乡土草种筛选、种子扩繁、物种组配、机械补播、生态监测技术链条,辅助于土壤养分及微生物调控。每一个环节的成败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近自然恢复目标的实现。其中,应用与恢复区域环境相适应的种源是确保目标种群稳定和持续的前提,这需要研发关键草种的采集、扩繁、质量提升与播种技术,同时,还研发与恢复区相适应的草种组配技术。此前,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藏高原退化草地恢复的主要物源制约因子及其应用技术研发”项目的支持下,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针对退化草地的近自然恢复,进行了系列技术的研发,并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多地进行了技术优化、集成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建设美丽中国,守护绿水青山,使命在胸,重任在肩。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应当立即行动,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动退化生态系统特别是退化草地的近自然恢复,从而实现生态、生产功能的协同发展。

《*》( 2022年11月05日07版)

来源: *-《*》

WwW.BaiKeZhishi.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