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在什么地方 大巴山什么地貌

2024-04-11 11:40:34 综合百科 投稿:爱你的玫瑰
最佳答案1、大巴山脉位于中国西部,重庆市城口县城巫路南50米;2、是中国陕西、四川、湖北三省交界地区山地的总称;3、东西绵延五百多公里,故称千里巴山,简称巴山;4、大巴山也是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地理界线; 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植物新物种2

大巴山在什么地方

1

1、大巴山脉位于中国西部,重庆市城口县城巫路南50米;

2、是中国陕西、四川、湖北三省交界地区山地的总称;

3、东西绵延五百多公里,故称千里巴山,简称巴山;

4、大巴山也是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地理界线;

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植物新物种

2

记者从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近日保护区发现一唇形科植物新物种,命名为矮生假糙苏。该学术成果于3月29日发表于国际期刊《土耳其植物学杂志》。

新物种植株(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周厚林 供图)

此前,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熊驰研习员和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周厚林联合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在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疑似唇形科新物种居群。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向春雷研究员团队技术鉴定、查阅文献及精细解剖,对该物种核基因及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都支持其为一新物种,并最终确定为唇形科植物新物种。

新物种墨线图(田径 绘制)(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周厚林 供图)

发现人之一熊驰介绍,矮生假糙苏属唇形科假糙苏属,该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该物种植株矮小,高仅1厘米至5厘米,比该属大部分物种都要矮小。叶片卵圆形,轮伞花序2至6朵花,花冠白色,无斑点。调查发现,该物种在大巴山其他地方也有分布。(记者周文冲)

来源: 新华社

探访丨川东北唯一奶牛产业基地县,这家牧场日产鲜奶26吨,一天产的奶够10万人吃

3

来源:*-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袁城霖 摄影报道

初冬,宣汉县天生镇民主村大巴山牧业公司牧场,久违的阳光穿过奶牛养殖棚之间的间隙,洒落在黑白花色的奶牛身上,健硕的奶牛迎着暖阳摆了摆牛尾,“刻意”上前两步晒太阳,画面喜人。

宣汉县是肉牛养殖大县,年出栏量长期位居省内农区第一,其培育出的乳肉兼用“蜀宣花牛”新品种闻名四方。鲜为人知的是,宣汉县亦涉足奶牛养殖,是全省18个、川东北经济区唯一的奶牛产业基地县。

翻开宣汉县奶业发展史,自1982年底创办云蒙山合作示范牧场以来,迄今已有近40年。大巴山牧业是宣汉县当前唯一的奶牛场,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家牧场如今独自扛起川东北唯一奶牛产业基地县的“大旗”。近日,川观新闻记者来到该牧场探访。

探访>>

牧场存栏近1300头,日产牛奶超26吨

进入奶牛场,除做完疫情防控要求的项目外,还需穿上从头到脚均能严实包裹的隔离服,再踏过氢氧化钠溶液等配兑的消毒池。

做完这套确保不给奶牛带去细菌和疾病的防护措施后,记者一行终于进入牧场,一排并行的规模化养殖棚映入眼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终于见到喝过很多它的奶却第一次见的奶牛。

“奶牛存栏量1280头,日产鲜牛奶稳定在25吨以上。”牧场工作人员张广平告诉记者,奶牛最适宜10-16℃左右气温下的生存环境。当天,气温约18℃,养殖棚内密布的风扇正“呼呼”吹着奶牛。近期鲜奶产量可观,日均约26吨,最高逼近28吨。

26吨牛奶是什么概念?若以市面上销售的250毫升装早餐奶来换算,相当于10.4万盒,足够10万人一天早餐奶的用量。

张广平说,牧场所产鲜奶经冷链运输到重庆后,制作的高端常温液态奶行销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市。整体经营建设方面,牧场按照以色列技术和管理标准实施,引入先进粪污处理工艺设备,实施粪污生态有机循环。

析因>>

拥有较好的饲养环境、市场空间大

事实上,大巴山牧业自2014年投运以来,已运行7年。

人们好奇的是,尽管省内农区多地也在饲养奶牛,譬如眉山、简阳等成都平原经济区城市,但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我国奶源集中在北方地区,业内存有东北内蒙河北西北等地“黄金奶源带”一说。该牧场偏居大巴山区,是川东北唯一、至少是鲜有的奶牛场,这里为什么能、为什么会养殖奶牛?

“因为市场有需求。”张广平一句话对答,“堵住”记者的提问。

张广平解释说,北方鲜奶可经冷链运输到国内其他地方,但距离远、成本高,且鲜奶保质期很短,以局地供应全国,供应链存在缺陷。另一方面,南方人口密度大,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对新鲜奶的需求攀升,因此南方发展奶业就有良好的市场空间。

这个观点在数据上得到佐证。有数据显示,南方奶牛存栏以及产奶量仅为北方的六分之一左右,但消费市场却占到全国的60%,“北强南弱”的奶业格局下,“北奶南调”现象尤其明显。

“奶牛适宜较低气温下的生长环境,北方在气候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张广平坦诚南方的劣势,但他话锋一转说:“南方消费能力强,在市场驱使下,不仅是四川,连广东也在养奶牛。”

行业发展应证了这一点。前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曾发文表示,南方的奶源大部份围绕城市设立,以液态奶或鲜牛奶为主的产品基本能够实现本地快速消费。

“南方发展奶业具备一些特点和优势。”在王丁棉看来,造成南方奶业资源短缺的因素众多,但本身拥有的一些资源并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比如西南部地区的草坡、草山、山坡地。他认为,饲养奶牛的四大“基本要件”土地、水、气候和青贮饲料,均达到理想程度的最佳饲养环境很少,占据三条就非常适宜养奶牛。

回过头来看宣汉县,这里位于大巴山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8℃、降雨量1200余毫米,草山草坡多。总体而言,具有较好的饲养环境。

当地的养殖历史佐证了这一判断。查阅发现,1982年底宣汉县创办云蒙山合作示范牧场,从零开始发展奶业,迄今已有近40年历史,先后培育出西塔乳业、天友西塔乳业等龙头企业。在“十一五”末,全县奶牛存栏量约11000头,形成天台、南坝、花池、胡家、毛坝五个奶牛养殖基地,盛极一时,后因牧草供应及品质问题逐渐陷入困境。

可见,大巴山牧业的投运是宣汉县奶业发展时间轴的延续。回溯40年发展史,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为奶牛养殖提供了另一种良好环境。

查阅发现,从云蒙山到西塔乳业、天友西塔乳业再到大巴山牧业,都有政府积极推动的身影,大巴山牧业本身系重庆天友纵横牧业与宣汉县政府平台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此外,在长期发展中,宣汉县从资金奖补、技术指导等多方面对养殖户予以扶持。在市级层面,达州市曾出台《关于推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加强培育发展骨干龙头企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行业管理和服务。

这些政策,为达州奶业发展打下群众基础。

达州市农业农村局畜牧渔业科科长黄襄渝介绍,全市除大巴山牧业外,还有一些散户,一般饲养1-2头奶牛,供应自家及邻居鲜奶。

当前,国家层面多份文件提到:稳步提高西部产区、积极开辟南方产区、稳定大城市周边产区,作为全国奶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我省印发的《川牛羊(畜禽饲草)产业振兴工作推进方案》,明确了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把宣汉县作为18个奶牛产业基地县予以支持。这些都为当地奶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举措>>

给奶牛防暑降温、从省外购买饲草

政策的有力支持,让养殖户把精力集中在养殖本身。但处在不是最理想的饲养环境,自然需要采取措施来“矫正”和弥补缺失。

张广平坦言,南方养殖奶牛在防暑降温、饲草方面面临更高的成本。他抬起手臂伸出手指,把记者的目光引向养殖棚里正快速转动的风扇,“今天气温略为偏高,所以打开风扇来给奶牛环境降温。”

防暑降温可以就地解决,饲草供应则需借助外界。张广平说,宣汉县及周边区域受制于地理气候条件,优质牧草集中连片少,产能不足,加之肉牛规模大和奶牛对饲草的要求更高,本地饲草供应不上。该牧场的饲草主要从甘肃、内蒙古等地购买,抬高了成本,也限制了宣汉奶业进一步壮大。

克服困难的同时,大巴山牧业也在尽力提升效益。

张广平介绍,近年来,牧场在奶牛应急管控、生长环境舒适度上“抠”细节,下一步目标是把单产(一头奶牛一年产奶量)从11.3吨提升至11.5吨。

附:全省18个奶牛产业基地县名单

2020年7月,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川牛羊(畜禽饲草)产业振兴工作推进方案》,根据各地资源禀赋、自然条件,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布局发展18个奶牛产业基地县。

本文来自【*-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WwW.BaiKeZhishi.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