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厚度均匀(地壳为什么厚度不均)

2024-03-24 19:50:54 综合百科 投稿:爱你的玫瑰
最佳答案地壳的厚度不是均匀的,一般陆地部分较厚,海洋部分较薄。1、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5千米;2、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3、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地壳薄,厚度只有

地壳的厚度均匀

1

地壳的厚度不是均匀的,一般陆地部分较厚,海洋部分较薄。

1、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5千米;

2、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

3、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人类最有可能打穿地壳的地点,印度洋大洋中脊“亚特兰蒂斯浅滩”

2

人类是孤独的,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在探索周边的环境,困扰我们人类的问题是,我们人类来自哪里?我们人类又将去向何方?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人类一方面向宇宙空间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对于我们所生活的地球进行探索。虽然说人类在地球上生活的时间已经超过了300万年,但是我们对地球的认知依旧十分有限。

海洋钻井钻头

人类目前对于地球的了解主要集中在地球表面,当然,我们对于地球表面的很多地方也不是很了解,至于地面以下的地球内部部分,我们人类的认知更是少了。目前人类对于地球内部结构的探索,主要是利用地震波的手段,根据地震波的反射情况,我们把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部分,由外到内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为6371千米,从地表到地心划分成三层,但是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厚度不是均匀的。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相当于蛋壳,其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地壳之下是地幔,两者的分界面称为莫霍界面。地幔的位置大约是从莫霍界面以下,一直到地下约2900千米深处,其厚度约为2900千米,可以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幔之下是地核,两者的分界面称为古登堡界面。地核是地球最内部的圈层,可分为外核和内核。

地球内部结构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对于地球内部的探究,主要是通过“耳听”获取的,人类如果想亲眼看看地球的内部,目前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以目前人类的钻探能力,能够钻探的最深深度是12.26千米,是有前苏联的科拉学院在人迹罕至的帕钦加地区科拉半岛上完成的,随着钻探的深度增加,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困难会成倍的增加。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很难再往深处钻探了,所以地心探险,只能是科幻小说和电影的场景了。

俄罗斯科拉学院

人类最深的12.26千米的钻探能力,还不到地壳的平均厚度17千米,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人类目前就不可能打穿地壳了呢?当然这也未必,我们之前说了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全球的地壳厚度是不均匀的,有明显的厚薄差异。一般而言,陆地上的地壳厚度厚一些,平均厚度可达33千米,而海洋海底的地壳厚度就薄一些,平均厚度只有6千米。

板块构造学说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如果选择合适的海底,来进行钻探,由于海洋地壳厚度比较薄,我们还是有机会打穿地壳,穿越莫霍界面,打到地幔层的。当然,在海洋中钻探,需要克服的是海水还有风浪等的影响,难度比陆地上钻探要大,为了打穿地壳,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登上美国的“决心号”钻探船,前往地壳较薄的西南印度洋大洋中脊的“亚特兰蒂斯浅滩”。

亚特兰蒂斯浅滩

大洋中脊,是海洋中板块的生长边界所在区域,往往有一系列的火山组成,是海底地壳的生成区域,也是海底地壳较薄的地区。从2015年12月开始,“决心号”就前往西南印度洋大洋中脊,进行钻探打井,目前这一计划正在实施中。当然,这个人类大胆的科学计划,也引起了不少民众的担忧,有人人为打穿地壳,将会引发严重的自然灾害。

“决心号”大洋钻探船

【延伸阅读】

目前世界上最高水平钻井技术可达地下多少米?

地球的内部结构之总论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地震?什么时候才会没有地震?

3

其实造成地震的因素是有很多种的,不同的地震诱发因素是完全不一样,因此要说清楚为什么会有地震,必须从地震的种类开始说起!

一、地震的类型

1、构造型地震 2、火山地震

3、诱发地震 4、塌陷型地震

5、人工地震

从这些地震名字的命名中即可了解造成这些地震的原因,比如:

人工地震一般由核爆或者地球物理勘探的工业炸药引发塌陷型地震则是岩层塌陷引起,一般发生在喀斯特地形或者采空区!诱发地震则是人为因素比如水库蓄水或者石油注水(特别是页岩油高压注水行为)引发的地震火山地震则是火山活动引发的地震,火山熔岩冲破围岩而导致的局部地层断裂等,一般在火山爆发前夕出现。最后是构造型地震,这是地壳变动超过岩层的承受极限导致断裂错位而引发的地震,一般引发构造地震的地层断裂带很长,影响面积很大,破坏性则随断裂带断裂或错位严重程度直接相关,全球90%的地震都是构造型地震!

二、是什么引发了构造地震?

1、**漂移说

板块的运动是诱发构造地震的主要因素的!提到板块运动,我们得首先了解下以为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他将亚伯拉罕·奥特柳斯的**分裂学说升级改造成了**漂移学说!当然在提出早期完全是不被接受的,毕竟大家都没法接受脚底下坚实的地面居然在漂移!尽管魏格纳当时并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但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在各大洋底发现了海底扩张的证据后才真正确立的魏格纳在**漂移学说上的贡献!

全球六大板块分布

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漂移?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来了解下地球物理结构!

我们脚下的坚实的地面只是地球那层薄薄的地壳而已,而在更深的地下,则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反射性物质衰变以及引力坍缩能等产生的热量,将数百千米深地下的岩层都加热到了熔融状态,也就是俗称的岩浆,而岩浆则在地球自转作用下在内部缓缓的流动而导致复杂的岩浆动力学,而液体的粘滞作用下内外层转动速度并不一,这就板块运动的基础!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地壳厚度并不均匀,而这是美苏冷战时期发现海底扩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大洋底部不断新生的地壳是挤压板块运动的第一原动力,将会导致众多的地质运动,比如板块滑动、板块错位、板块重新进入熔岩圈循环等!

这些运动最直观上的表现就是**漂移!从整块泛**或联合古陆分裂成现在的七大洲,其实也就用了十几亿年而已!

看起来似乎人畜无害是吗?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因为板块之间的运动会互相挤压,剪切,拉伸等,众多的山脉很多都是因此早就!

而这远未结束,由此引发的板块边缘以及内部与的各种地质缺陷导致的各种岩层断裂,地层变形与应力累积等才刚刚开始!

三、构造型地震

构造地震分为如下几种:

1、板块边缘型

2、板块内部断裂型

3、板块内部地堑-裂谷型

其实这三种类型都比较容易理解,边缘时直接受到冲击的,全球地震与火山带的分布与板块边缘连接部位是直接相关的!

全球地震带分布

比如整个日本都处在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边缘,因此火山与地震频发是很正常的事件!而后两种则是板块内部的断裂带所致,比如汶川大地震和长宁地震等!

1、汶川大地震断裂带

汶川地震由龙门山断裂带引起,龙门山断裂带是成都平原相青藏高原过度区域,地壳平均厚度从35千米向65千米过度,属于地质转变形变应力集中的区域!

龙门山断裂带示意图,这条断裂带自动被向西南一路沿四川盆地边缘分布!整体结构是青藏高原有一种推覆在四川盆地上之势,长约500千米,宽达70千米!在它东部月100千米之外就是成都平原上的人口密集区!

从上图板块内部的应力方向可知,主要方向集中在四川盆地的边缘龙门山方向!所以在此处的板块变形与应力释放是迟早会发生的!而它的东北边缘则是中原地区!

2、长宁地震的断裂带

而在6月17日发生的长宁地震断裂带则是华蓥山断裂带,这是一个南北走向的小型断裂带,东北起万源男至宜宾西南,全长约600千米,历史上地震有:

公元前26年宜宾5.2级地震;1610年2月3日高县贾村5.2 级地震;1892年2月10日南溪5级地震;1959年11月13日富顺5级地震;

震级和烈度均不高,但也是具有相当破坏力的地震!

长宁西北部的华蓥山断裂带示意图,其实这个南北走向的地震带都是由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俯冲所致,而华蓥山断裂带则属于前锋,因此未来在这个区域地震仍然会有可能继续发生!

四、地球什么时候才没有地震?

其实这是一种奢望,我们刚刚了解了构造型地震,主要由板块漂移引起,而太阳系其他天体比如月球和火星内核已经冷却,也就是说不再有板块漂移,但它依然有地震!

火星悬崖上坡度滚落的巨石,这是火星存在地震的一个证据!科学家通过2009年意大利中部拉奎拉附近地震后出现的巨石滚动对比,他们认为火星此次地震超过7级!而月震的存在也同样表示即使没有熔岩活动的天体依然存在地震,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假如没有板块漂移,地震频度会大大降低倒是一个事实!但除了火山地震以外,其他比如塌陷型的地震依然会发生!即使等地球在23亿年后内核渐渐冷却也同样如此!

除非未来建立巨大的空间站模式的城市,将会彻底杜绝地震的影响!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地壳 厚度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