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闵行是指哪里_老闵行指的是哪里

2024-04-03 11:37:59 百科达人 投稿:口天吴
最佳答案老闵行指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街道,是一个通俗地名,位于闵行区西南部,是闵行区的前身。建国初期大批的重工业从上海市区迁到黄浦江边,随着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老闵行地区聚集起不少产业工人,在这里建立起家庭,慢慢的在这里形成一个极具规模的聚居区。 上海市闵行区概况

老闵行是指哪里

1

老闵行指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街道,是一个通俗地名,位于闵行区西南部,是闵行区的前身。建国初期大批的重工业从上海市区迁到黄浦江边,随着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老闵行地区聚集起不少产业工人,在这里建立起家庭,慢慢的在这里形成一个极具规模的聚居区。

上海市闵行区概况

2

闵行区隶属上海市,位于上海市地域腹部,形似一把“钥匙”。闵行地处北纬31.071度,东经121.405度。东与徐汇区、浦东新区相接;南靠黄浦江与奉贤区相望;西与松江区、青浦区接壤;北与长宁区、嘉定区毗邻。[1]

闵行区所辖地区历史上属上海县。 1959年12月,以原上海县闵行镇和吴泾地区设立原闵行区。1964年6月,原闵行区撤销并入徐汇区,并改为闵行、吴泾两个街道。1981年2月,重新恢复原闵行区。1992年9月26日,国务院同时撤销原闵行区、上海县,合并成为新的闵行区。[2]

闵行区区域面积近372.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总数为253.43 万人(2017年)[3],辖9个镇、4个街道,1个市级工业区,共有132个村民委员会和427个居民委员会[4]。

2016年5月,闵行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第四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历史建制

闵行区

闵行区所辖地区历史上属上海县最后的辖地。上海县的历史根据马桥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为4000多年前村落遗址,考古学界据此把上海成陆史上推2000年。 [6]

至唐天宝十年(751年),设华亭县,而上海县地区(包括今上海市区淞南部分)在县境之东北。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有上海务之设,为秀州17处酒务之一。南宋咸淳年间,形成上海镇。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设上海县,析华亭县东北分高昌、长人、海隅、新江、北亭五乡置上海县,今闵行区大部分地区为长人乡故地,虹桥、三林、华漕、新泾等地绝大部分地区与上海老城厢同属上海县高昌乡。曹行、三林、塘湾(包括吴泾)、陈行、北桥、马桥、老闵行地区自元明清民国至90年代向属上海县。莘庄地区自元、明、清三代均隶属于华亭县,1914年属于松江县,直到1958年8月才归属上海县。诸翟地区在解放前分属于上海县和嘉定县,1958年8月全部归属上海县。七宝地区为上海、青浦、松江三县交汇处,横沥河以东为上海县,以西为松江县。梅陇地区自明清以来分治于上海、华亭两县,至民国分属上海县和松江县。之后,经过多次市县划界,梅陇地区全部归属上海县。颛桥地区在1948年前分属于上海县和松江县,后全部划属上海县。纪王地区原属嘉定县。塘湾(包括吴泾)地区向为农村;闵行,明弘治年间始有敏行之称,正德七年(1512年)始称闵行,民国即已开始建设。

民国元年(1912年),上海县属江苏省, 民国17年(1928年7月1日)上海市县分治后上海县仅辖曹行、三林、塘湾、闵行、颛桥、北桥、马桥、陈行之西南8乡,县治在北桥。抗日战争上海沦陷时期,上海县地区隶属于伪上海特别市。民国34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上海县复原。

建国以后

1949年5月15日,上海

上海市郊划分图

县解放,先后属苏南区、江苏省。因上海县辖地锐减, 1950年前后南汇县西部召楼区大部约99平方公里土地(召楼、杜行、水月、滨浦、闸港和鲁汇6乡)重归本县,改为杜行区即今浦江镇大部,及周浦区中河、苏民2乡之地24平方公里划入本县陈行区,即今浦江镇北部及三林塘南岸部分之地。

1958年1月,划属上海市。

1959年12月,以原上海县闵行镇和吴泾地区设闵行区。1964年6月闵行区撤销并入徐汇区,并改为闵行、吴泾两个街道。1981年2月恢复闵行区。

1981年,恢复闵行区。将徐汇区的闵行、吴泾地区和上海县的15个大队划归闵行区管辖。

1992年9月26日,国务院决定撤销上海县和闵行区,建立新的闵行区,以原上海县和闵行区的行政区域为新闵行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设在莘庄镇。 1993年 3月三林地区划入浦东新区。

2000年,撤销华坪路街道、碧江路街道,设立江川路街道(驻碧江);撤销龙柏新村街道、航华新村街道,设立龙柏街道(驻航华);撤销吴泾街道、塘湾镇,设立吴泾镇(驻吴泾);撤销陈行镇、鲁汇镇、杜行镇,设立浦江镇(驻陈行);撤销纪王镇、诸翟镇、华漕镇,设立新的华漕镇(驻诸翟);撤销颛桥镇、北桥镇,设立新的颛桥镇(驻颛桥);撤销梅陇镇、曹行镇,设立新的梅陇镇(驻梅陇) 。

2007年,闵行区辖4个街道、9个镇、1个市级工业区,161个村委会、331个居委会。

闵行区位于上海市地域腹部,形似一把“钥匙”。北纬31.05度,东经121.25度。虹桥国际机场位于区境边沿,坐落于毗邻的长宁境内。吴淞江流经北境,黄浦江纵贯南北,分区界为浦东、浦西两部分。闵行是上海市主要对外交通枢纽,是西南地区主要工业基地、科技及航天新区。

闵行区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南前沿,在上海市腹部,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以外的西南部区域,形似一把“钥匙”。北纬31.05度,东经121.25度。东与徐汇区、浦东新区相接;南靠黄浦江与奉贤区相望;西与松江区、青浦区接壤;北与长宁区、嘉定区毗邻与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相连。闵行、吴泾地区为一坦荡的堆积平原,其所占地域东西宽不足 14 公里,处于以“冈身”为标志的地貌单元分界地带上,闵行地区西部处于湖积平原,闵行地区中 ——东部和吴泾地区处于滨海平原上。

气候条件

闵行区具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半年主要受西风带天气系统控制,下半年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东风带系统影响,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匀,每年6月中旬中到7月上旬初为本地梅雨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足。

地貌特征

闵行、吴泾地区为一坦荡的堆积平原,其所占地域东西宽不足14公里,处于以“冈身”为标志的地貌单元分界地带上,闵行地区西部处于湖积平原,闵行地区中——东部和吴泾地区处于滨海平原上。

湖积平原

湖积低平原。闵行地区西侧东西宽近 0.8 公里,面积约 1.2 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3 ~ 3.5 米。区内潜水位较高,土壤湿度较大。

海积、湖积平原。即潟湖平原,分布于昆阳路以西的彭渡地区,东西宽 1.55 公里、陆地面积约 2.5 平方公里的范围。海拔高程 3.4 ~ 3.5 米。

滨海平原

古滨海平原。位于昆阳路至沙港一线。东西宽约 3.5 公里,占地约 11.4 平方公里。海拔高程 3.6 ~ 4.2 米,大体西低东高。这里是冈身带分布地区,原在沙、竹两港的西侧分别有沙冈、竹冈两列贝壳砂堤分布,走向北西-南东。砂堤一般埋于表土下 0.4 ~ 0.8 米,宽 50 ~ 60 米,厚 50 ~ 60 厘米。

老滨海平原。西起沙港、东至沪闵路东侧的横泾港,在区境内宽约 2 公里,陆地面积约 7.2 平方公里。地面海拔高程 4.1 ~ 4.6 米,呈由西向东略微升高之势。其地表和浅部沉积物与古滨海平原相似。

早滨海平原。地跨闵行地区东部宽 1.8 公里的范围和吴泾地区全部。海拔高程在 4.4 ~ 4.8 米。

土地资源

1986年8月始,对闵行区全区土地展开普查,经过申报、登记和审核,对土地使用户发给国有土地使用证。1990年末,闵行区全区共有使用国有土地申报户1316户(系统单位765户、公房303户、私房248户),土地1523.58公顷。发证865户(系统单位559户、公房114户、私房192户),占申报户总数的65.73%;缓发和待发248户(系统单位64户、公房169户、私房15户),占18.84%;不发和注销203户(系统单位142户、公房20户、私房41户),占15.43%。

地下水资源

闵行区地势平坦,地面标高3.3~4.8米。第四系覆盖层厚220~300米,含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闵行、吴泾地区地下水十分丰富,闵行地区各层单井日出水量大于1000吨,吴泾地区第Ⅱ-Ⅲ含水层单井日出水量大于1000吨,第Ⅳ含水层单井日出水量500~1000吨。闵行第Ⅱ、Ⅲ、Ⅳ,吴泾第Ⅱ、Ⅲ层含水层均为咸水。实际开采使用的是吴泾地区第Ⅳ承压含水层。1988年区内地下水开采量为1051.99万立方米,1989年开采量为1088.1万立方米。随之地下水位也在逐年下降,吴泾地区1991年1月第IV承压含水层水位-26米左右,1992年7月用水高峰期水位继续下降至-30.89米。闵行区必须控制地下水年开采量,以确保地下水资源能够充分得以补充。

群众艺术馆

闵行区景点(5)

闵行区群众艺术馆建于1986年,建筑面积6,755平方米,拥有舞蹈房、琴房、大教室、卡拉OK厅、舞厅、游戏厅和饭店服务设施。承担闵行区各类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并对社区的群众文化活动进行业务指导。在音乐、戏剧、舞蹈、美术、摄影和书法等方面,开展创作、表演、培训活动。年举办活动20余次,参与人数达14余万。

闵行体育公园

闵行体育公园,上海五星级公园,位于上海市外环线西侧,莘庄镇与七宝镇的交界处,距市中心约20公里。是上海市首座以体育命名的公园,也是上海市第一座大型城市主题公园。公园所在地原为一个废弃的建筑垃圾堆场,为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绿色城市森林,闵行区委、区政府决定将其改建成大型开放式公园。公园从2001年11月开始建设,并于2004年1月建成对外开放。

烈士陵园

闵行区烈士陵园位于莘庄中春路沁春路西侧莘庄工业区休闲公园一湖中小岛上。闵行区烈士陵园为纪念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牺牲在闵行地区的革命先烈、颂扬他们的历史功绩而修建。1981年4月,上海县烈士陵园在莘庄镇莘西路66号破土动工。于1985年6月建成,占地11000平方米。将原安葬在北桥烈士墓和部分散葬在外的144位革命烈士的遗骸迁葬于此。陵园被县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陵园自东向西依次为祭扫广场、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和烈士墓区。祭扫广场占地10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多人开展祭扫活动,陈列馆建筑面积2452平方米,馆内主要展示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介绍、烈士遗像和纪念物。陵园对市民参观免费,同时可对青少年举行各类仪式活动免费提供活动场地和帮助。

一号路 六十年 | 闵行卫星城简史

3

“老闵行”,这个称呼,对于老一辈上海人来讲,有着特别含义。昔日的申江门户、水陆要津崛起为工业卫星城,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工业大建设、大发展的缩影。名闻遐迩的 “四大金刚”——上海电机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锅炉厂和上海重型机器厂,就诞生在这里。六十年前, 作为献给共和国“十岁生日礼物”的闵行一条街“一号路”建成,更是当时上海的骄傲和全国的焦点。

社区雏形渐显

我们所说的“老闵行”是指以沪闵路南端与江川路(一号路)交汇处及周边地区。其西界大致到昆阳路(包括闵行经济开发区),北界大致为剑川路,东面包括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及周边区域和吴泾地区。

历史上,闵行、吴泾地区自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建县后一直归属上海县。明弘治年间始有“敏行”之称,正德七年(1512年)始称“闵行”。

注:最早见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刻印的《上海志》。该志卷二《山川志·镇市》中称:“敏行市在十六保”。其后又有以“隐士闵其”姓得名的说法,但无确凿考据,尚无定论。

清代,浙江、江苏的粮米和棉花经过闵行中转,这里成为上海地区粮米和棉花的集散地之一。土布、铁木、饮食、茶馆等行业随之形成。乾隆十二年(1747年)闵行至上海县城水上航班开通。嘉庆道光年间闵行已有房地产典卖交易。清中叶,闵行已是商业市镇。

民国9年(1920年)胡厥文、穆湘瑶引进德国砖窑设备在吴泾地区创立信大砖瓦股份有限公司,董荣清等人引进瑞士设备于民国22年(1933年)在闵行地区创建中孚染料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成为老闵行境内最早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民族资本企业,开区域近现代工业先河。

20世纪30年代,从黄浦江面上远眺闵行西渡口及闵行镇

| 图片来源:龚伟强@阅江楼主

20世纪30年代沪闵路南望西渡口

| 图片来源:龚伟强@阅江楼主

1932年沪杭公路通车,闵行汽车轮渡运行,使这里成为上海地区通向苏、浙、赣、皖之要冲。民国35年(1946年),通用机器厂(上海汽轮机厂前身)在沪闵路西侧建厂的同时,也新建一批住宅,供部分职员和技术工人及其家属居住,这是该区域内第一批企业自建职工住宅。

1934年7月7日,《申报》一则有关闵行中孚染料厂事故的报道

1946年12月5日,上海县政府在《申报》刊登通用机器有限公司在闵行建设厂屋的征地公告

1952年,上海电机厂以原公兴厂为基础陆续从杨树浦迁到闵行。1953年,中孚厂更名为中联染料二厂,通用机器厂扩建为上海汽轮机厂,工厂职工人数剧增至6500余人,这些职工家属多数住在市区,为解决职工往返市区、疲于奔波之困难,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上海电机制造学校和上海第一机器技工学校等单位分别在宾川路北、碧江路西和厂址附近建造47幢职工住宅,建筑面积4.2万余平方米,并配套建设了职工子弟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市场。

住宅建筑基本仿照曹杨新村初期的标准,分为两层和三层两种。两层楼房每户有13—18平方米使用面积,厨房独用,卫生共用;三层楼房标准相对高一些,每户使用面积15—21平方米不等,木制地板,配有抽水马桶,厨卫为两户合用。此后该片区被命名为“汽轮新村”和“电机新村”。至1957年,该区域的住宅建筑面积已增至17.84万平方米,常住人口3.11万人。这也为“工业卫星城”的雏形画出了第一笔。

1953—1957年闵行地区单位自建工人新村基本情况

| 图片来源:《闵行区城市建设志》

“闵行一条街” 横空出世

1956年,为贯彻“充分利用、合理发展”上海工业的方针,适应工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需要,市规划建筑管理局提出建设卫星城镇的设想。1957年12月,**上海市第一届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在上海周围建立卫星城镇,分散一部分工业企业,减少市区人口过分集中”。同年,上海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对郊区十余处城镇进行建厂条件调查研究,根据尽可能靠近河道、铁路、原有集镇,有供电、给水条件,并与市中心有适当距离(25—30公里)的选点原则,规划以某一工业为主体的新型工业卫星城。而第一个将此蓝图付诸实施的就是闵行。

1958年,根据市政府关于建设卫星城的决策,上海锅炉厂、上海重型机器厂、闵行发电厂、闵行自来水厂等十余家大中型企业先后迁入或建立。1959年3月,上海市建设委员会召开“闵行一条街”建设工程会议,确定方案,一片成街成坊的完整规划开始落实。

1958年闵行总体规划图

| 图片来源:《上海城市规划志》

老闵行地区部分原有自然村与规划后的企业位置对应图

| 图片来源:《闵行区地名志》

“闵行一条街”第一期住宅工程于1959年4月3日破土动工,当年10月,现今江川路东段南北两侧就已建成4至5层楼房31幢,底层辟为商店的住宅6幢,同时竣工公共设施10项目,当时正值“大跃进”高潮时期,为赶时间节点,工程建设只争朝夕,还创造了“一天一层墙,二天一层楼”的闵行速度。

相较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工人新村,这一时期国家投入增多,住宅建设标准也得到提高。工人住宅面积有所增加,已达户均20余平方米,而且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就整个社区而言,1950年代初期的工人新村主要是解决工人住房困难的问题——有的住就可以了;而这一时期则采用“一条街”的建筑结构,一楼是商铺,上面住人,满足了人们日常所需的购物、休闲、娱乐等需求,还有街心花园等绿化带,可以说已经是一个完整的“社区”概念了。

1959年,闵行一号路街坊规划沙盘模型

1959年,闵行一号路街坊总体布置图

“闵行一条街”第二期住宅工程动工于1959年10月,1960年初,在现今江川路、兰坪路东西又建成各类住宅10幢、单身宿舍5幢、商住混合楼1幢,另建成菜场、商店等公用配套设施8处,形成了当时的东风一村和二村(现为东风小区、高华小区部分区域)。1960年开始,各类商住建筑继续沿江川路向西延伸。至1961年7月,又建成各类住宅1.75万平方米、单身宿舍1.65平方米,建成商住混合楼2幢1.18万平方米,另建成有闵行饭店(现名为锦江都城闵行饭店)等重要配套建筑。

结合时代背景来讲,“一号路”的建设无疑是出类拔萃的,而且在建筑形式和风格上有别于以往,成为那一时期工人住宅建筑群落的新样板。归纳有三个主要特点。

其一:建筑标准高。很多住宅楼层层高都在3米左右,底层商店更是达到近4米。楼层基本都采用预制空心楼板,多配以木质地板,阳台宽敞。配套的厨卫一应俱全,还有瓷质大浴缸、脸盆等,这些在当时都是较为高端的配置。

其二:建设速度快。最为典型的是第一期沿江川路街面的11幢大楼,从1959年7月3日开工,到9月20日就已完工交付使用,仅仅78天,创造纪录。且质量也是非常优良的,还曾经入选“1949—1989年上海十佳建筑评选”。

其三:布局合理。由于很好地贯彻了“成街成坊”建设的指导思想,使得住宅宿舍、商业网点、学校幼托等融为一体。“一号路”沿街设有百货、食品、银行、服装、照相、理发、书店、药店、菜馆、饭店(旅馆)等20多种行业。这已与当今房地产开发商的“造城理念”相差无几了。

20世纪50年代末,闵行一号路远眺

20世纪50年代末,闵行一号路中段街景

崭新的闵行卫星城四层工人新村

1959年10月18日,《*》专版报道闵行一号路建设情况

1961年7月22日,《*》头版刊登对闵行一号路等地建筑风格的讨论文章

与此同时,在“一号路”的中段和西端,上海锅炉厂附近,老红旗新村的建设工程也开始启动。两期工程分别在1959年3月和10月开工,所有建筑样式和公用配套都参照“闵行一条街”标准。

至1961年,以“一号路”为主轴的闵行卫星城建设用地由2.22平方公里增至6.26平方公里,工厂由6家增至40家,职工人数由0.8万增至3.1万。卫星城内道路规划采用棋盘式,一号路(今江川路)是联系工业区、生活区和卫星城中心的东西向主要干道,三号路(今剑川路)亦为东西向干道,东连吴泾、西系松江,二号路(今华宁路)、六号路(今昆阳路)为主要的南北货运干道,均与北松路相接。

闵行一号路建成不久,肯尼亚友好代表团到访。在闵行饭店6楼阳台俯瞰闵行卫星城

| 图片来源:上海观察

20世纪70年代,老闵行地区航拍

汽轮新村全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沪闵路以西,兰坪路以东的东风新村、高华新村及周边地区航拍

此间,按规划实施了多项基建配套项目,主要包括沪闵路改建完成;由新桥编组站引出的长约15.3公里的铁路新闵支线建成;铺设通往汽轮机厂、锅炉厂、电机厂、重型机器厂等铁路专用线12.7公里;新建闵行电厂,装机容量8.6万千瓦,还新建每日5万吨的闵行水厂、拥有1400门电话和100路中继线的闵行电话局、污水处理能力每日1万吨的简易污水处理厂。作为卫星城主体的各类公共建筑已有7.7万余平方米、住宅建筑达19万平方米(包括东风新村、瑞丽新村、红旗新村等)。

改革开放后的布局调整

1979年初,市计划委员会、市基本建设委员会、市经济委员会、市规划局组织有关部门对闵行卫星城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认为闵行卫星城已按规划要求初步建成机电工业基地,但存在问题也是较为突出的。主要是,布局不紧凑,工业类型单一,缺少轻、纺及手工业,不利职工家属(女性为主)就近就业安家;住房紧张、文化福利和市政设施水平较低;与市区的公共交通不便(仅有沪闵线,后开通闵汽联通勤车,但仍无法满足需求);缺少鼓励职工迁居闵行卫星城的优惠政策。

20世纪80年代的闵行汽车站

20世纪80年代的闵行自来水厂

1985年开工,1988年竣工的浦江大楼住宅是老闵行地区第一批高层建筑,两幢建筑分别为18层和24层,每层8户,有各种规格的住房336套,户均建筑面积62—86平方米不等,还配有停放汽车和自行车的场地,大楼毗邻闵行老街,地段和居住条件较好,当年在黄浦江畔可谓“一览众山小”

从浦江大楼俯瞰有“闵行外滩”之称的滨江沿岸

为更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业备用地,完善住宅、市政公用、公共建筑等配套设施,增强闵行卫星城的吸引力,1979年10月,市规划局组织编制完成《闵行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着重对卫星城建设项目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住宅建筑面积由人均10.8平方米提高到13平方米,按7.5万常住人口计算,并考虑部分拆迁改造等因素,共规划建造住宅40万平方米;扩建闵行水厂、增建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增设与市中心联系的100对中继线路,在华宁路、东川路新建1000~2000门的电话局;扩建工农医院,新建昆阳新村地段医院;在兰坪路西新建科技图书馆,与闵行剧场组成科技文化中心;扩建体育场;新建中学、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各3所;城市道路,辟筑碧江路接通思茅路、景谷路和鹤庆路,延伸兰坪路至黄浦江并建成林荫大道。

20世纪80年代,改造修整后的黄浦江滨江沿岸

横沥泾人行天桥。此处与曾经热闹非凡的闵行老街相连

20世纪80年代,兰坪路鸟瞰

20世纪80年代,位于兰坪路鹤庆路口西南角的明珠大厦正在建设中

20世纪80年代,红旗新村新建住宅

20世纪80年代,闵行区第一幼儿园内景

闵行区中心小学操场

闵行区工人俱乐部外景

一号路上曾经颇具特色的“百步商场”

闵行百货商店内景

20世纪80年代的新安路农贸市场

20世纪80年代,上海电机制造技术专科学校校园鸟瞰

20世纪90年代,一号路(江川路)东段、中段沿线部分单位示意图

| 图片来源:《闵行区地名志》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招商引资,特别是吸引外资成为经济工作的重点。1981年3月初,上海市进出口办公室向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汇报利用外资情况时,提出利用外资创建出口产品工业区的设想,谷牧表示支持。随后市进出口办公室向市规划局申请选址。市规划局提出星火农场、闵行两个选址方案。

经调研后认为,星火农场位置较偏,缺少市政公用设施,开发难度大,而位于闵行的沙港以西、江川路以北,昆阳路高压供电走廊以东、剑川路以南的区域,有较为成熟的“闵行一条街”市政公用设施作为依托,交通方便,开发投资省、见效快,宜设立出口产品工业区。1981年4月6日,市进出口办公室向市政府请示在上述区域建立出口产品工业区。7月3日,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并要求编制规划方案报批。

建设中的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

落成后不久拍摄的上海闵行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大楼外景

1982年8月21日,市规划局向市政府上报《闵行昆阳工业点开发规划方案》,利用闵行卫星城原有的市政基础设施,开辟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约2.13平方公里(以后范围向南扩大至黄浦江边)。1982年11月,市政府批复同意。规划范围内土地一次征用,并进行土地细分规划,市政公用设施配套齐全,以吸引外资。1983年6月2日,上海市政府决定将虹桥开发区、闵行开发区的开发机构合一,正式成立上海市闵行虹桥开发公司。同月,该公司首次邀请200多名外国商人,进行招商引资活动。1984年5月,沪港合资上海环球玩具有限公司成立,成为了第一家进驻闵行经济开发区的企业。

落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上海强生有限公司

中美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鸟瞰

1985年2月,经上海市政府、对外经济贸易部批准,成立开发企业——上海闵行联合发展有限公司。198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国家级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并约定建设资金由上海市自筹,借用外资由上海市自还。1991年8月,上海市政府上报国务院特区办公室、国家计委及海关总署批准后,闵行开发区用地面积扩大至3.5平方公里。第二期扩大工程分为两块:南块由江川路扩展至黄浦江边;西块东起昆阳路,西至碧溪路,北沿大中华橡胶厂闵行分厂,南到上海重型机器厂。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及发展,对以“一号路”为轴心的闵行卫星城转型调整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区域联动效应明显。当年很多闵行居民或者“四大金刚”的职工家属都在开发区里的合资企业工作,既能获得可观的收入,又能接触和学习外来先进事物和理念。

1995年年底,面积仅3.5平方公里的闵行开发区,以 “大投资、高产出”为显著特色。全区三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0亿元,实现工业利润13.4亿元,外汇收入7.4亿美元。按投产企业土地面积计算,平均每平方公里创造工业产值逾50亿元,利税10亿多元,领先全国各开发区。

20世纪90年代初,电站成套设备制造业确立成为上海六大支柱产业之一。1993年12月18日,上海电气联合公司改名为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55家大型企业改革试点单位之一。该(集团)总公司下属企业中最重要的就是坐落在“闵行卫星城”的“四大金刚”: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锅炉厂、上海重型机器厂。

20世纪80年代,上海锅炉厂厂区鸟瞰

20世纪80年代,上海电机厂厂区鸟瞰

以汽轮机厂为例:1988年,第一台自行研制的31万千瓦核电汽轮机研制成功,结束了中国**无核电站的历史。1991年率先研制成功的引进型300MW汽轮机荣获国家质量管理金质奖章。1993年荣获了首家国家认可的质量认证机构颁发的第一张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1995年又与美国西屋公司建立了中国电站行业首家中外合资企业。2006年,产量居世界第一。2010年,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全球第一根超超临界100万千瓦汽轮机低压焊接子开发成功,实现了从“世界工厂”到“世界级工厂”的转型。

就在“一号路”沪闵路西侧转型转变的过程中,沪闵路东侧的江川东路、东川路周边也悄然迎来了“智力领衔 科技创新”的新局面。1984年,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选址在东川路北、横泾港东、淡水河西范围内。6月24日,市建委批复同意。地区市政公用配套设施规划由市规划院编制。一期工程占地900亩(60公顷),于1985年3月动工兴建,1987年秋招收第一批学生。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将新校区设在东川路。两所享誉世界的高等学府与2001年成立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展所长,推进资源共享,在基础教育、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社区共建、滨江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持续和深入合作。

1989年闵行总体规划图

| 图片来源:《上海城市规划志》

一号路的寂寥与老城区的希望

六十年了,“一号路”也进入了适合怀旧的岁数。这条干道1958年始建,1960年命名为一号路,当时该区域新规划的路名多以数字代号为名,诸如二号路(现今华宁路)、三号路(现今剑川路)、四号路(现今临沧路)、五号路(现今景谷路)、六号路(现今昆阳路)、七号路(现今鹤庆路)、十号路(现今瑞丽路)、十二号路(兰坪路)等。一号路东起沪闵路,西抵西河泾东岸。初建时全长5925米,后拓展至7公里多。沪闵路至兰坪路段,以“闵行一条街”著称。

1960年上海市基本建设委员会对闵行、吴泾地区19条道路,除保留少数原路名外,均以云南省的市县名命名。于是有了上述瑞丽路、碧江路等。到1980年,连名闻全国的闵行“一号路”也以云南玉溪市边上的江川县名改为江川路。但老闵行人仍然习惯了“一号路”这个有着满满回忆的路名。

20世纪90年代初的老闵行地区行政区域图

| 图片来源:《闵行区地名志》

20世纪50年代末,千余棵小樟树在热火朝天的岁月中安家落户“一号路”两旁,与建设者们日夜相伴。如今,这些遍布厂区各个干道的香樟树,粗得一个人抱也抱不过来;和香樟树年龄相仿的,还有一幢幢古朴斑驳的青砖瓦房,尽情地让老人们回味着岁月的沧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号路”确实有些寂寥了。

与往昔的辉煌相比,今日的江川路也显得颇为冷清。昔日顾客川流不息的“国营闵行第一百货商店”已转租给无数小品牌经销商,只剩斑驳的老店招牌;五金交电商店早已被民营电器城替代;“老正兴”餐馆和光明食品商店在20世纪90年代也因经营状况问题而陆续撤离“一号路”, 四大厂转型、国家建设重心的转移、卫星城规划建设出现断层导致后续难以发展,原有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被掩盖或者忽视的的一些薄弱点和弊端显露出来。

“一号路”“闵行卫星城”的成功得益于六十年前周到和富有远见的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和利用了它原有的历史环境、工业基础、良好的交通条件,以及供电、供水及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因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将工业基建与市政基础设施、住宅和生活配套设施同步建设,充分体现了利用工业发展来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思路,将经济进步与人居环境的改善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打下了该区域可持续的、协调发展的长远基础。这些在当时无疑都是先进的理念。

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中华香樟一条街”——江川路

东风新村内的绿地及凉亭

红旗新村一角

然而,时代变化的节奏和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预设的方案和思路可能会遇到瓶颈,这就是“一号路”遇到的状况。有学者指出“商业配套设施曾是闵行卫星城规划建设中的一大优势,尤其是‘闵行一条街’一度成为国内人居环境建设的典范。可商业服务网点并没有伴随人口的增长而得到相应发展,导致了工业化目标与城市现代化目标错位。”

进入新世纪,城市变迁和转型的节奏愈发加快。范围较小、发展时间较短的区块,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说转也就转了。而老闵行“一号路”在这方面显然没有优势可言。加之上海县与老闵行区合并之后,莘庄、梅陇地区在轨交一号线的带动下,产生了爆发式的增长,也从另一方面削弱了老闵行的地位。

沧海桑田,如今的上海不再是单一强调重工业的城市,一直是上海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的老闵行,在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新时期,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在2018年9月公布的《闵行区产业布局规划方案(2018—2025年)》中,强调了“依据闵行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政策导向等实际情况,全面对标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以及上海“四大品牌”建设要求,闵行将构建面向未来的“4 4”现代产业体系,主要包括军民融合引领的先进制造业,以及四新经济引领的现代服务业。”

紫竹科学园区

| 杨焕敏 摄

2017年7月,江川路街道合生邻里中心落成

| 图片来源:闵行区地方志办公室

有着难忘回忆的“老闵行”地区,作为一个工业基地,这里土地建成率高,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但却缺乏新的资源空间。同时,周边的公共配套服务能级偏低,导致在这里工作的人每天下班往徐家汇等地区“跑”,进而造成了交通上的“潮汐式”拥堵。作为闵行区南部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江川地区渴望通过转型更新实现再度复兴。

而在2018年7月31日举行的“2018江川区域发展论坛”上传出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俗称“老闵行”的江川路街道已启动整体性转型更新,将进行“地区中心重塑”。这个新的江川地区中心,是沪闵路连接剑川路与东川路的“工”字形区域,也位于轨道交通5号线与23号线的交汇处,原本老旧的商业与低效的厂房将整体更新,建成近100万平方米体量的综合商务区。还“江”于民、优化产业等行动,打造“滨江梦创小城”,实现“一号路”历史价值的再复兴和“老闵行”的涅槃重生。END

参考

主要图文来源:

《上海通志》《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住宅建设志》

《上海地名志》《闵行区地名志》《闵行区城市建设志》

部分图片源自网路

“申知沪志”小组 诚意奉献

如需转载 烦请标明出处

点击右下角 “在看”“方志上海”更 好看!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闵行 是指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