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物流的主要工作,仓储物流的主要内容

2024-03-30 14:02:55 生活百科 投稿:LE
最佳答案1、仓储物流,是利用自建或租赁库房、场地、储存、保管、装卸搬运、配送货物。传统的仓储定义是从物资储备的角度给出的。现代“仓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仓库管理”,而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供应链一体化背景下的仓储,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仓储。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仓储物流的主要内容

1

1、仓储物流,是利用自建或租赁库房、场地、储存、保管、装卸搬运、配送货物。传统的仓储定义是从物资储备的角度给出的。现代“仓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仓库管理”,而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供应链一体化背景下的仓储,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仓储。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只有“仓库”和“仓库管理”的概念,没有“仓储”一词。中国仓储协会组织,王国文、姜超峰、王佐、何明珂等几位专家共同主持编写的全国仓储经理资质认证培训教材,根据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现代仓储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现代仓储的内涵与外延、仓储在供应链中的功能与定位。

供应链系统拆解系列:从进销存系统入门供应链领域

2

多个供应链系统中有一定的“鄙视链”存在,进销存系统就是其中一个,有很多人想入行供应链产品经理,奈何不知道如何入手。作者以进销存系统为例,探讨入门供应链领域的路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前言

之前有很多产品朋友咨询我怎么入门供应链行业,供应链产品经理是否值得选择,供应链未来的前景怎么样等问题,然后我也在前不久写了一篇文章“维他命你好,请问我想成为一名供应链产品经理,我应该怎么做?”进行了一些解答。

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和反响都不错,所以我决定拓展这一块的内容,做成一个系列,希望对一些想入门供应链行业的朋友有一些帮助。同时也进一步加深我对供应链相关系统的一些认知和细节方面的查缺补漏。

进销存系统,听过的人多,做过的人少。

听过但是没做过大都认为这个系统很简单,多个供应链系统中有一定的“鄙视链”存在,而进销存系统显然是在底层的那个。虽然我也认为进销存系统确实简单,但是产品水平并不一定是通过业务复杂度和系统复杂度来体现的,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和完美也是一种高水平的体现。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进销存系统一般都包含什么内容吧。

一、进销存产品结构

之前我整理了一个进销存系统的核心功能清单,如下图所示,基本上大多数的进销存系统都会有这些模块,类似于“珍珠奶茶”的基底,然后在此基础上可能会拓展一些网店管理,数据报表,精细化管控,硬件设备等模块。如果是为了快速入门进销存或者供应链,那么我建议重点关注“货”相关的模块即可,例如:

采购管理,采购退货,入库管理;销售管理,销售退货,出库管理;库存查询,库存流水,调拨,盘点;二、进销存的核心模块1. 采购管理

采购方面的内容应该是很多供应链书籍都会提到的,里面有非常多的门道和细节,但是对于进销存系统来说,我们姑且可以不用考虑那么复杂,只需要关注一些核心的点即可。当我们想要做采购相关的系统的时候,可以试着从这么几个点去发散一下,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进销存系统会有这些基础数据/资料的管理。

当要采购东西的时候,首先得要知道需要采购什么(商品管理),然后向谁采购(供应商管理),接着是以什么价格去采购(采购价格管理),采购多少数量,最后采购的东西要放到哪里去(仓库管理)。

通过上面的一串问题,我们发现,如果要设计采购管理方面的系统功能,那么需要先提前把对应的基础数据给维护起来,于是我们就要先搭建好基础数据管理的模块,这样才能支撑未来的业务数据流转。

截图来源:七色米进销存

有了基础数据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际的业务流程来设计对应的单据流转了。采购可以分成正向流程和逆向流程,正向流程就是采购到入库的流程,逆向流程就是退供应链的流程,从仓库退货回供应商。

不同的进销存系统要解决的业务场景不太一样,所以采购流程也会些微的不太一样,这里我以一个比较简单和通俗的采购正向流程为例,为大家拆解一下进销存的采购流程。采购流程中,可以重点关注两个单据的流转,一个是采购单,一个是采购入库单。采购单由采购部门创建,然后通过审批之后会自动生成对应的采购入库单,仓库对着采购入库单进行收货、清点、入库……

在采购的逆向流程中,也是重点关注两个单据的流转,一个是采购退货单,一个是退供出库单。采购退货单由采购部门创建发起,然后审批之后会生成对应的退供出库单,然后仓库按出库单的要求进行出库,退回给到供应商。

2. 销售管理

进销存的销售管理和常见的2C的电商玩法有一些不太一样,主要就是2C的电商一般不太会对客户进行管理,也就是不需要记录客户的信息,因为客户太多了,只需要把一些共性抽出来做用户画像即可。而进销存系统中销售,由于存在一些批发单或者是高价值的单,还有一些赊欠账等,再加上客户数量可能不会太多,所以反而会有客户管理的需求。

销售单和采购单有点“镜像对称”的感觉,采购是把货物买进来,而销售就是把货物卖出去,一个入,一个出。销售单需要关注卖给谁(客户管理),卖的是什么东西(商品管理),卖了多少,卖多少钱(销售价管理),然后从什么地方发出(仓库/门店管理),是用什么方式发出(物流管理)。

对应的,销售管理的环节中,也会有一些基础资料的模块需要提前维护和管理,这点和上面的采购管理是类似的,就不多赘述的。只是从我的个人经验来说,我会建议大家在上手体验一个新的系统的时候,一定要先多关注基础数据,再去看业务流程,因为基础数据往往能帮助你更好地认识到业务是怎么串联起来的。

正向的销售流程中,也是重点关注两个单据。一个是销售单,一个是销售出库单。相关的细节流程我就不过多介绍了,大家自己看图理解即可。

除了正向销售流程之外,逆向的销售流程,即退货流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般也是关注两个单据,一个是销售退货单,一个是退货入库单。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很多时候,逆向流程由于有太多的不可控性,在设计方案的时候往往会比正向流程更加复杂,需要提前分好多一些的时间精力去应对。

3. 库存管理

“进销存”三个字,进就是代表采购-入库的业务,销就是指销售-出库的业务,而存就是指和库存相关的业务了。其中库存相关的业务中,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搞懂“库存流水”和“库存查询”的关系,以及库存变化的一些形态。

首先是关于库存变化的一些方式,这里我借鉴网上看到的一张图,做了一个高清版,一般来说进销存/ERP/OMS/WMS等都会有包含这里面的一些场景,只不过不同的系统之间会有一些少量的差异而已。

了解了库存变化的常见场景和形式,接下来就应该要重点关注一下库存流水和库存查询之间的关系,理清楚了这个点,基本上就对库存管理入门了。

每一次的库存数据变动,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都要生成对应的库存流水。库存流水一般包含如下几个关键字段:

产品/SKU仓库/门店变化的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变化后的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业务类型导致的变化变化的时间变化的单据,是因为什么单据导致的变化

库存流水最新的一条记录展示的数量,就是库存查询的结果数量。

例如说A001这个产品最新的库存流水是出库了2个,剩余8个库存,那么在查询库存的时候,就会看到深圳仓库中A001的库存是8。

库存查询除了能展示实际的库存余额之外,还可以根据时间的业务需要,展示锁定的库存和在途的库存。而锁定的库存和在途的库存,其实也有库存流水或者库存明细。因为系统要知道有多少锁定和在途,就一定要记录是什么原因而导致的锁定和在途,需要对这个详情记录,而这个详情,其实就是流水。

如果系统做的细节一些的时候,点击锁定库存和在途库存的数字是可以用小弹窗来展示具体的单据和时间等信息的,这些数据都来源于流水,分别是锁定库存流水和在途库存流水。只不过由于这一部分的内容不是特别重要,一般不会专门用一个页面去展示而已。

库存和库存流水的关系就类似于微信的钱包和账单一样,每一笔交易都会生成账单明细,而账单明细通过加减计算,会得出最终的余额。

讲到这里,再补充一个我之前在知识星球科普的一个关于盘点的案例,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库存流水和库存查询的关系。

盘点就是实物数据和系统数据进行对比,因为实物是不能调整的(凭空创造或者消失),所以一般的盘点都是按实物为准,然后去调整系统的库存数据。

实物多于系统,那就是盘盈了;实物少于系统,那就是盘亏了。

盘盈了,那盘点结束了之后,就会生成一条多了的库存流水,一般的业务类型是“盘盈”或者“盘盈入库”;盘亏了,那盘点结束了之后,就会生成一条少了的库存流水,一般的业务类型是“盘亏”或者“盘亏出库”;

这里最关键的点就是,盘点完成之后不是直接调整系统库存,例如把100变成98。而是需要插入一条“-2”的库存流水,业务类型是“盘亏出库”,然后通过流水的计算,让库存从100变成了98,最后查询的时候发现系统的库存就变成了98。

记住,所有的库存变化都要和流水挂钩,切不可直接修改库存结果,因为这样未来才好核对,也符合实际的业务需求。

三、从进销存学供应链

听我讲完了进销存的“进”,“销”,“存”业务之后,好像感觉进销存好简单,那作为一个新人应该怎么去验证自己对进销存的掌握情况呢?

我个人建议是直接注册一个进销存软件,然后体验一遍所有的供应链相关的模块就好。

当体验完了一整套进销存系统之后,我相信大家又会产生一个新的疑问:这就是供应链?这就是供应链系统吗?我学完了这个之后我就入门供应链了吗?

我的答案是:这就是供应链,但又不全是供应链。

什么是供应链?这个定义很官方,也很庞大,不太好理解。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还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摘出一些关键词,然后通过这些词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供应链。

供应链的三流:信息流、实物流、资金流。供应链涉及的角色有:原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终端用户。最近看了一本书,里面提到了供应链五流的概念,我感觉这个定义会帮我们更好的理解供应链。

例如上面提到的采购退货和销售退货,其中就包含了逆向实物流,因为实物要退回;逆向资金流,对应的资金也要退回。而信息本身就是双向流动的,所以不存在正向和逆向的区分。

所以通过上述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供应链系统其实就是围绕供应链各个环节而产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系统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供应链的各个角色,各个环节,各个场景等。

所以,进销存系统当然可以算作是供应链系统,但是也不全是供应链系统,虽然供应链的含义非常庞大,进销存系统也有一些衍生的模块和场景是不属于的供应链的。我们也不用特意去纠结哪一块属于供应链,哪一块不属于供应链,只需要关注实际业务和对应的系统解决方案即可。

四、总结

关于进销存系统,上面的内容拆解的都很粗糙,如果要拆解的很细,估计得要用视频直播的方式来做了,篇幅非常的大。

所以,我希望这个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启发性思考,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进销存系统,从而找到一些入门供应链的窍门和平滑路径。进销存系统虽然简单,但是里面的细节很多。

专栏作家

我叫维他命(Vitamin),微信公众号:PM维他命。前PHPer,做过在线教育类产品,也做过4年多的跨境仓储物流方向的产品,目前是一位外贸SaaS领域的供应链产品经理。主要专注于WMS/OMS/TMS/BMS/ERP等领域,分享供应链相关的产品知识。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物流的基础知识

3

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经常有人提到。物流简单的讲就是指物的流动,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物流;资金流是在经济活动发生时的资金运动,终点记借,起点借贷;信息流是通过各种信息技术记录反映物流、资金流的状态与变化过程,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交易过程中商品由供给方向需求方转让,是按市场规律进行的,这些活动要受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的调节,这便是通常所说的商流,商品交易的全过程 构成了商的研究内容,具体包括市场预测、经营方向定位、经营方式选择、贷源组织、商品采购、商品促销、销售、财务管理等。

本篇主要梳理一下物流方面的相关内容。

说到物流就避免不了流通领域,记得早期工作时的部门便是流通事业部,是面向超市、百货、书店等零售企业的项目。

流通从广义含义是所有可以流动的要素的流动,狭义含义仅指商品流通,是流程中的主流。

通常所说的物流一般是指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它具备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多个功能,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且复杂。

物流与商流可以统一也可以分离,统一是指物流与商流在同一时间同时发生,交易方式实现等价交换,在交换过程中生产者在转让商品所有权的同时,也把商品实体交给了消费者;现在物流与商流的的分离具备可能性与必要性,如消费者从零售商购买商品,但是货品从生产商处发货,通过下图可以清楚的理解。

按照物品流动的过程,物流可以分为: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和废弃物物流,按物流系统性质可以分为:企业物流、社会物流、行业物流,详细分类如下图。

1、生产物流

生产物流是企业物流的关键环节,从物流的范围分析,企业生产系统中物流的边界起于原材料、外购件的投入,止于成品仓库。

它贯穿生产全过程,横跨整个企业(车间、工段),其流经的范围是全厂性的、全过程的。物料投入生产后即形成物流,并随着时间进程不断改变自己的实物形态(如加工、装配、储存、搬运、等待状态)和场所位置(各车间、工段、工作地、仓库)。

从物流属性分析,企业生产物流是指生产所需物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运动全过程,是生产系统的动态表现。换言之,物料(原材料、辅助材料、零配件、在制品、成品)经历生产系统各个生产阶段或工序的全部运动过程就是生产物流。

2、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中的总体物流活动,是从社会再生产总体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物流活动。其主要特点是综观性和全局性,主要研究社会生产过程物流活动的运行规律及物流活动的总体行为。

3、销售物流

销售物流是企业物流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又一个衔接点。它与企业销售系统相配合,共同完成产成品的销售任务。销售活动的作用是企业通过一系列营销手段,出售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4、废弃物物流

废弃物物流是将失去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所形成的物流活动。是当对象物失去原有价值或再利用价值时,为保护环境而将其妥善处理的活动。

5、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求方返回到供给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比如回收用于运输的托盘和集装箱、接收客户的退化、收集容器、原材料边角料、零部件加工中的缺陷在制品等的销售方面物品实体的反向流动过程。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及技术的不断更新,物流业发展也非常迅猛,早期仓配分离,目前强调仓配一体化,早期以企业自建物流为主,现在第三方物流服务(3PL)更加符合生产需求,第四方物流(4PL)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它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调集和管理组织自己及具有互补性服务提供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提供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6、第一方物流

指供应商销售其产品而进行的物流活动,简称1PL。(供方物流)

7、第二方物流

指用户从供应商处购进各种货物而形成的物流,简称2PL。(需方物流)

8、第三方物流

指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简称3PL。(供、需方外物流)

9、第四方物流

指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对其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所拥有的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以提供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物流业处于现代物流的发展阶段。现代物流(Modern Logistics)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则认为:“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它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活动。

现代物流的特点:系统化、总成本最小化、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专业化、电子化、网络化、快速反应化、柔性化。

1、系统化是指在物流规划设计过程中,要运用系统化思维,将涉及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可能都非常复杂庞大)联络起来,以系统角度分析、设计、实施。

2、物流是供应链中的一部分,成本优化是供应链优化的目标之一,物流成本在供应链中占据最大,也最具有优化的空间,但成本优化不是指单独某个环节或某个过程的工作,而是要综合考虑,考虑取舍使总成本最小。

3、物品在流动过程中涉及上下游企业,信息的及时传递非常重要,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高可用的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4、现代化是指应用各种现代化的设备和管理方法,提高响应速度,提升物流效率,确保生产安全。

5、物流虽然是指物品实体移动,但它依赖于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等)等诸多因素,它是一个社会性的活动,需要全方位的同步协同发展。

6、专业化是指现代物流需要服务功能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化,参与的多方企业、人员都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意识。

7、电子化是指借助于信息技术系统和相关的软硬件提升信息的传递速度,替代一些传统的工作方式,如条码、RFID、GIS、GPS、电子秤、电子单据、在线审批等,从而使整体效率有所提升。

8、“时间要求”贯穿于整个供应链,物流中对时间要求也非常高,它不仅是指及时将实物送到至需求方,也包括从交易开始时各种信息的反馈,如订单的及时下发、仓内生产过程的及时反馈、运输过程中物品所处的节点、预计完成时间的显示等,这些都是快速响应的范畴。

9、柔性化是指物流系统对外部环境、物流服务需求和物流资源等动态变化的适应性。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讲鲁棒性和弹性,它们与柔性是不同的。鲁棒性是指物流系统内部和外部风险的存在,物流系统具有的抵御风险、抵搞冲击的能力;弹性是指物流过程中受到风险冲击之后能够迅速恢复的自修复能力。

柔性强调的是适应,鲁棒性强调的是稳固,弹性强调的是自修复能力。

在学习供应链时,我们都知道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物流和物流管理亦如此。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它具备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多个功能。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根据货物实体的流动规律,应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与经济效益的过程。

物流管理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物流管理的内容,可以从管理层次与具体业务两个方面区分。

管理层次:战略管理(高层看方向)- 物流系统的设计与运营管理(中层看规划)- 物流作业管理(基层看执行)。

具体业务:对物流活动诸多功能要素的管理(包括运输、仓储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七个方面)- 对物流系统诸多要素的管理(包括人、财、物、设施设备、规章制度等内容)- 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包括计划、质量、技术、服务、客户、营销等,如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质量管理、物流服务管理、物流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物流管理的核心目标就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也就是经常说的“降本增效”,它与供应链管理的目标相一致。

我们在进行物流系统设计与优化时,一定要考虑物流成本,因为它在整个供应链中占据很大的比例,下图是我国1991-2015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来源网上)。

物流成本的构成主要包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和管理费用。

在工作中,可以根据以下成本的构成进行物流系统的优化,着重关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运输、保管、管理等相关费用项。

我们知道,企业如果降低或压缩成本可能就会导致服务水平的降低,这便于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成本的效益悖反,即要提高服务水平则需要投入相应的成本,压缩成本势必会影响服务。

在实现物流管理核心目标(降低成本),要采取一定的策略:

1、保持物流服务水平不变,通过改进物流系统尽量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系统)

2、为满足特定客户的需求,不惜增加物流成本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抢占市场)

3、保持成本不变,有效利用物流成本的性能,挖掘潜力,提升服务水平(从细节出发,差异化需求)

4、适当的降低物流服务以实现更大的物流成本的降低(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后)

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有很多,这也是在工作中不得不考虑和关注的(约束理论),理论与实际业务场景要结合。

综上所述,降低物流成本可以通过物流合理化、提高服务质量、加快物流速度和专业化人才培养等途径实现。

备货保证可以通过安全库存、自动补货等实现,合理的搭建仓配站点,优化车辆装载与运输路径提供运输保证,品质保证可以通过生产质检、流通加工质检和安装验收等多种策略结合实现。

但一味的以降本为目标,而忽略其它因素,在整个供应链的建设过程中也是不可取的。供应链中从生产商到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整个价值链传递过程中是从 V 到 V+ 的过程,且供应链的管理强调协同、共赢,所以物流管理的目标强调总成本最小化。

物流服务的对象是用户(企业用户和个体用户),服务于用户的同时需要帮助用户创造价值,对于第三、四方物流则是更好的体现,它通过信息的集成,通过资源的整合,大数据技术为各方提供良好的服务,正所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讲究的是长远发展。

前面,从物流的整体上进行了相关内容梳理,下面按照以下几个基本功能进行介绍。

一、物流运输

运输是使用运输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以实现货物的空间位移。

运输和搬运的区别在于运输是在较大范围的活动,搬运是在同一地域内的活地劝。

运输具有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基本功能是通过实现物品空间位置转移,创造物品的“空间效用”,辅助功能是实现物品的短时间的储存,创造物品的“时间效用”。

运输产业的特性:生产过程的继续,运输业的产品是服务,具有社会公共服务(前面介绍物流具有社会性)。

物流运输的四个原则是:及时、准确、经济、安全。

物流运输系统的四个基本要素:运输对象,运输的参与者,运输手段,其他资源要素。

常见的运输方式有:水运、路运(公路、铁路)、空运和管道运输。

在现实场景中,更多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两种以上运输衔接,或者一种运输方式联合经营(两家以上运输企业)的组织衔接与配合,这便是“多式联运”,它的特点是一次托运、一次起票、一次结算、一票到底、全程负责。

运输参与者众多涉及利润的分配,不同的运输方式的配合,受地域、环境等相关资源的约束,整个过程非常复杂,衡量运输合理化有三个指标:成本(低)、速度(快)和一致性(稳定)。

这里要注意运输成本是指总成本最小化,运输速度合理并不是超快越好,还要注重效果,运输一致性是指针对相似货品、相同目的地等相似的需求,在不同的时间段,物流运输过程要一致(如费用、运输方式、装载率、送达时间等等)。

在现实的物流运输过程中,经常会有不合理的现象发生,如:空驶、对流运输、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和运力选择不当等,这都会影响到物流运输的绩效。

运输合理化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1、运输距离合理化,尽可能缩短距离,但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2、运输环节合理化,减少不必要的运输环节,通过信息技术加强信息返馈速度,使各环节衔接顺畅,减少等待时间。

3、运输工具合理化,采用多式联运的方式,以速度快、费用低为原则。

4、运输时间合理化,物流运输的速度是竞争的关键因素,但要考虑安全性,效率与效果要兼顾。

5、运输费用合理化,这个在前面一直说,就是总成本最小化,不单以某个运输成员或运输环节的成本为考核目标,追求系统化、整体化。

具体的相关措施,可以参照以下内容进行:

二、储存保管

说到储存保管,自然会想到仓库与WMS系统,配送中心、站点等,这些都属于物流中的一部分,而且仓库管理(WMS)、配送管理(TMS)都已经单独成为一个领域,拥有成熟的体系和管理方法,这里仅做简单地梳理。

所谓保管是对货物进行储存及对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前面提到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状态,储存改变货物的时间状态,运输改变货物的空间状态,在物流系统中,运输和储存是物流的两大支柱。

仓储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缩短供货时间、调整供需关系、降低价格波动影响、防止缺货。

商品库存的增加会占用资金,库存过多会增加管理成本,也可能产生损失,没有库存在满足客户需求以及应对价格波动风险与缺货产生的损失,设置合理的安全库存,准确的需求预测,先进的补货系统是所有企业都必做的工作,库存管理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属于核心中的核心。

不同的企业都会规划自己的仓库,通过合理的仓库布局,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仓库的类型见下图。

无论是保种类型的仓库,其作业过程中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保证安全和效率,当然这只是大概,具体的仓库作业会有更详细的要求和流程。

仓储保管过程中的作业需要很多设施与设备,货架、托盘、叉车、码垛机、消防施施、温控设备、打包机等等,通常这些设备与设施按其主要用途和特征划分为:装卸搬运设备(装卸堆码设备和搬运传送设备)和保管设备(存货用具、计量用具、养护检验设备、安全设备、通风照明等)。

装卸搬运设备对于改进仓储管理、减轻仓储劳动强度、提高收发货劳动效率、减少操作中的商品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保管设备对于在库商品质量的维护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类设备数量具大,每个仓库都不可或缺。

仓库管理目标:充分利用仓库空间,加快货物周转,保证库品质量,安全生产。

对于仓库管理,主要包括:入库(收货、装卸、质检、验收、上架、入库等)、库内管理(盘点、报损、整理等)、出库(接收订单、分拣、打包、发货等)几个阶段,前期曾梳理过WMS的内容,详见:长文|3万字带你了解“WMS流程”,关注公众号,发送 “WMS” 即可获取。

三、装卸搬运

前面在仓储保管过程中需要用到装卸搬运设置和保管设置。在整个物流运输过程中,会涉及多次的装卸、搬运,所以减少货物的装卸搬运次数会降低费用。

装卸和搬运是两种不同的活动,装卸是指对物体上下的移动,广义的装卸包括搬运活动;搬运是指对物体横向或斜向的移动,它是在物流节点进行,而且是短距离的移动,搬运与运输不同,运输是在物流节点之间对物体的移动,属于长距离的移动。

在物流运输过程中,为运输、保管和配送的需要而对货物进行的装卸、搬运、堆垛、取货、理货等,或与之相关的作业都属于装卸搬运,它的基本动作包括装车、卸车、堆垛、入库、出库以及连接上述各项活动而作的短程输送,是伴随运输、保管和配送等活动而产生的必要活动。

装卸搬运的分类如下:

为了物流运输的总体目标,在装卸搬运过程中也需要合理化设计与规划,具体原则如下:

1、减少装卸搬运的作业次数

2、使距离(或时间)最小化

3、提高装卸搬运的灵活性

4、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

5、利用货物本身重力作业,避免损失和额外付出

6、满足货物单元化要求,如五五堆放、使用托盘等标准化作业

7、保持装卸搬运系统化

四、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是指在流通过程中的加工活动,它是为了方便流通、运输、储存、配送以及方便用户充分、综合利用货物而进行的加工活动,流通加工与生产所针对的对象、内容和目的不同,它们所处的领域和价值观点也不同。

流通加工的内容有装袋、定量化的小包装、挂牌、贴签、配货、挑选、混装、刷标记等,流通加工不仅能够提升物流效率,而且对于标准化的建设、销售效率的提高、商品价值的改进也越来越重要。

同样,流通加工要注意合理化,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常见的不合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加工地点选择不合理,会使得在货物在流通过程中造成停滞及损失,会影响流通速度;加工方式不合理一方面可能会增加劳动力成本,也可能会使得货物的价值产生损失;而且不合理的加工势必会增加供应链环节,增加不必要的流程,从而影响整体供应链;加工不合理会产生额外的成本,也会影响货物运输、装卸搬运、保管、包装等,从而导致总体效益降低。

所以,流通加工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加工和配送相结合

2、加工和配套相结合

3、加工和合理运输相结合

4、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

5、加工和节约相结合

五、包装

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照一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名词),也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的技术方法所进行的操作活动(动词)。

包装的作用主要包括:1、保护商品,2、便于处理,3、促进销售,4、识别商品。

常见的包装形式有纸、塑料、玻璃、木材、金属等。在电商企业中常有的纸箱、填充物、塑料袋等,这些属于易耗品,它们单位价值低但用量大,在财务核算上针对这部分商品也区别于其他存货商品。

包装具有销售和运输两方面的考虑,针对不同的商品要合理化。所谓包装合理化是指包装整体的合理化,这种合理化往往用整体物流效益和微观包装效益的统一来衡量,兼顾销售与运输。

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不合理的包装,如中秋月饼礼盒,保健品礼盒等,本着实用、适用、节约原则,包装要合理化,主要途径如下:

对于装卸搬运和包装,都会产生费用(装卸费、打签贴签费等),这些在费用核算时要根据承担主体、费用分配规则进行计算,而这些也可能归属商品的成本,与成本核算结合考虑。

六、配送

仓储、配送与销售同等重要,仓配一体化使得储存保管与发货配送集成在一起,优化了物流环节,提升了整体效率,更好、更快的服务于用户。

什么是配送?

配送是根据客户需求,在配送中心或其他物流节点对商品进行集化、分货、配货作业,并按时将货物送交收货人的物流活动。

配送这一过程由集货、分货、配货三部分组成,配送过程包含了采购、运输、储存、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多项物流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物流活动,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配送分类:按配送时间、数量,组织者 或 按货物品种、数量等进行:

配送有针对企业的配送,有针对最终用户的配送即ToB和ToC,面对的用户类型不同,配送的要求也不同,配送是末端物流,我们常见的快递送货上门称为“最后一公里”属于送货,配送与送货和运输间也有所区别。

1、配送与运输比较

2、配送与送货比较

3、配送的作用

我最早接触到“配送中心”这个词是在多年前参与的武汉新华书业项目,当时的配送中心系统是连接供货商与各连锁门店的中间体,它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向供货商采购图书、图书进货管理、库存管理、向各连锁门店配货以及发货等。

什么是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是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是以组织配送性销售或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职能的流通型节点。它与仓库有所不同,不是等于一个仓库。

配送中心主要功能是,提供配送服务。在物流供应链环节中, 是一处物流结点,为物流下游经销商、零售商、客户作配送工序。

利用流通设施、信息系统平台. 对物流经手的货物, 作倒装、分类、流通加工、配套、设计运输路线、运输方式, 为客户提供度身配送服务,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供应链的不断优化,现在仓配已经集成一体化,使仓配间的衔接更为顺畅。

配送中心的目的是节约运输成本、保障客户满意度,它可以是多级的,在整个物流体系中,配送中心具有:组织网络化、功能集成化、目标系统化、作业规范化、服务系列化、手段现代化、经营市场化、流程自动化、管理法制化等特点。

配送在整个物流中最复杂的,需要不断的优化使其合理化,配送合理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采取这些配送措施会涉及到成本与服务水平的平衡,评判是否达到合理化考量,主要参看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不合理的配送表现形式主要包括:

1、进货的不合理

2、库存决策不合理

3、价格不合理

4、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

5、送货中不合理运输

6、经营理念的不合理

至此关于物流的基础内容的梳理完毕,在本文开始介绍了相关的概念,然后分别介绍了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几个方面的内容。

当然,这些都是概括性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针对每个环节、每个标志、每个指标根据信息数据的反馈、分析、推演进行流程、组织、网络等多方面的优化,深入到细节。

工作中我们更多的侧重于实践,期望于针对面对的场景找寻到对应的、具体的解决方案,理论只是简单了解,随着供应链网络的复杂化、多变性,信息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此时在概念模型、业务模型、系统建模等方面的工作便需要理论的支撑。

这些基础知识就是框架,在这个框架内进行组合、扩展、演变,使它们结合实践并应用于各个工作场景中,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主要内容 物流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