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是什么意思元素(pb 意思)

2024-04-13 07:05:50 综合百科 投稿:LE
最佳答案pb是铅元素,铅是一种金属化学元素,元素符号Pb,原子序数为82,原子量207.2,铅是一种高密度、柔软的蓝灰色金属,是原子量最大的非放射性元素,铅金属为面心立方晶体。金属铅是一种耐蚀的重有色金属材料,铅原本的颜色为青白色,在空气中表面很快被一层暗灰色的氧化物覆盖。

pb是什么意思元素

1

pb是铅元素,铅是一种金属化学元素,元素符号Pb,原子序数为82,原子量207.2,铅是一种高密度、柔软的蓝灰色金属,是原子量最大的非放射性元素,铅金属为面心立方晶体。

金属铅是一种耐蚀的重有色金属材料,铅原本的颜色为青白色,在空气中表面很快被一层暗灰色的氧化物覆盖。铅具有熔点低、耐蚀性高、X射线和γ射线等不易穿透、塑性好等优点,常被加工成板材和管材,广泛用于化工、电缆、蓄电池和放射性防护等工业部门。

重金属(类金属)元素与真菌的作用机制研究获进展

2

微生物与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生物吸附、生物沉淀、微生物对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以及微生物胞外聚合物(EPS)与金属离子的配位络合等。EPS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组分,包括多糖、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已有研究表明,细菌、藻类的EPS与重金属(Hg)和类金属(As)具有强络合作用,可有效降低(类)重金属离子的环境危害性。真菌是广泛存在于水体、土壤等环境中的一类微生物,真菌对(类)重金属是否具有强耐受性?金属对真菌EPS产量和生物化学组成有何影响?二者是否会产生络合配位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环境污染与生态修复实验室副研究员宋文娟和英国邓迪大学地质微生物实验室教授Machael Geoffrey Gadd合作,研究重金属元素汞(Hg)和铅(Pb)、类金属元素砷(As)和硒(Se)对出芽短梗霉菌(Aureobasidium pullulans)的生长状态、EPS产量及组成的影响,以及EPS和(类)金属离子的配位络合作用。

研究发现,汞和硒不仅显著抑制菌株的生长,且影响其EPS组成成分;铅对EPS产量和组成无明显影响;(类)金属元素砷和硒促进EPS中色氨酸类和芳香类蛋白物质的产生。荧光猝灭滴定研究表明,EPS和汞、铅及砷元素可发生配位络合作用,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硒对EPS荧光无明显猝灭作用,即二者无配位络合作用。上述研究结果对深入了解真菌对金属(类金属)的耐受性、真菌EPS对(类)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在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成果以Influence of metals and metalloids on the composition and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f the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produced by the polymorphic fungus Aureobasidium pullulans为题,发表在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上。

(类)金属元素胁迫下芽短梗霉菌生物量及EPS产量的变化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来源: 中科院之声

地球宜居性演化重要转折期发生了什么?

3

埃迪卡拉纪是介于以极端冰期为特征的成冰纪和以寒武纪大爆发为特征的寒武纪之间的地质年代。在这一时期,地球上发生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洋碳同位素负异常事件。对于该事件的具体发生时间、成因机制等,学术界一直有较大争议。

近期,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朱茂炎领导的一支国际合作团队,在埃迪卡拉纪高精度地质年代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为揭示地球这一关键转折期的演变提供了一个全新时间框架。相关研究成果11月3日在线发表于《科学进展》。

“在高精度地质年代学中,锆石CA-ID-TIMS U-Pb定年方法是精准度最高的基准方法,但制约因素也较多,其中最重要的是U-Pb稀释剂。U元素比较敏感,一些西方国家禁止向我国售卖和运输。”论文第一作者、英国地质调查局博士杨传告诉《*》,他即将加入南京古生物所,希望利用所学建设国内的锆石CA-ID-TIMS U-Pb年代学实验室。

地球宜居的转折期

“大约在7.17亿~6.35亿年前,地球进入雪球时期,表面几乎被冰雪覆盖。这时候大气海洋系统的氧含量还处于较低水平,海洋以缺氧的海水为主。”杨传介绍,在埃迪卡拉纪之前,生命以微生物的形式为主,宏体生物很少。

进入距今6.35亿~5.39亿年的埃迪卡拉纪后,地球刚从几乎被冰雪覆盖的极端寒冷气候中苏醒过来,表层海洋以氧化的海水为主,表层海洋之下以缺氧的海水为主。伴随着周期性的氧化事件,大气氧含量逐步升高。特别是海洋中的无机碳同位素发生剧烈波动,表明底层大洋可能发生间歇性氧化。

杨传分析指出,这一系列环境事件可能导致了埃迪卡拉纪的宏体复杂生物的繁盛,特别是动物开始出现并发生分异,海洋生态系统由微生物占主导的席状生态系统向类似现代海洋生态系统转变。

埃迪卡拉纪时期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均发生了剧烈变化,随着宏体生物出现并演化,动物化石也开始出现。

杨传说:“到埃迪卡拉纪晚期,寒武纪大爆发开始,形成类似如今海洋的生态系统。所以说埃迪卡拉纪是地球宜居性演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期。”

因此,揭示埃迪卡拉纪地球表层各系统演变与复杂生命崛起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机制,成为当今地球系统科学和宜居性研究的前沿课题。其中,高精度地质年代学是研究这些科学问题的关键。

早于5.56亿年前结束

已有研究显示,国际上将埃迪卡拉纪发生的地球历史上最大的海洋碳同位素负异常事件称为Shuram事件,在我国华南称为DOUNCE事件。Shuram/DOUNCE事件的年龄、持续时间和成因机制等,是建立埃迪卡拉纪全球年代标准和解决埃迪卡拉纪生命与环境演化问题的关键。

近年来,有关Shuram/DOUNCE事件及其与宏体复杂生物起源演化之间成因联系等问题的研究,成为地球科学领域的热点,围绕这些科学问题的争议非常激烈。

我国华南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距今6.35亿~5.50亿年)不仅保存有丰富的化石记录,而且以碳酸盐岩和黑色页岩为主的岩石组合为开展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最佳素材。

2005年,麻省理工学院博士Dan Condon、教授Sam Bowring与朱茂炎团队合作,首次将Shuram/DOUNCE事件的结束时间确定为5.51亿年前,奠定了陡山沱组高精度地质年代学研究的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

随着研究的深入,陡山沱组上部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地层的区域复杂性逐渐被揭示。陡山沱组上部地层的区域对比,以及与之相关的陡山沱组上部地层中碳同位素负漂移事件的次数、Shuram/DOUNCE事件的层位及年龄,再次成为学界争论的焦点。

针对上述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团队对华南陡山沱组中部的黑色页岩和陡山沱组上覆的灯影组,以及留茶坡组中的火山灰夹层,分别开展黑色页岩Re-Os和锆石CA-ID-TIMS U-Pb地质年代学研究。

研究团队获得的年代学数据不仅为陡山沱组中的具刺疑源类、瓮安生物群、翁会生物群、庙河生物群及灯影组中的典型埃迪卡拉化石组合提供了年龄约束,而且确定了陡山沱组中碳同位素负漂移事件的时代。

“此次我们的研究将华南埃迪卡拉纪斜坡相的Shuram/DOUNCE事件结束的时间确定为早于5.56亿年前。”杨传介绍,如果说Shuram/DOUNCE事件具有全球等时性的话,那么华南埃迪卡拉纪台地相陡山沱组上部至少记录了两次碳同位素负漂移事件。年龄偏老的持续时间长的是Shuram/DOUNCE事件,年龄偏年轻的事件持续时间比较短,结束于5.50亿年前。

上述结论还得到了其他地区埃迪卡拉纪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和年代学数据的支持,比如加拿大、阿曼、巴西和纳米比亚。综合数据表明,Shuram/DOUNCE事件发生在距今5.75亿~5.65亿年之间,误差在5百万年左右(主要基于黑色页岩Re-Os年代学数据)。

提供年代学依据

此前已经发表的数据显示,埃迪卡拉生物群(5.75亿~5.39亿年前)包括三个演化组合:阿瓦隆组合、白海组合和纳玛组合,其中阿瓦隆组合年龄为5.75亿~5.60亿年前,纳玛组合的年龄为5.50亿~5.39亿年前。

杨传介绍,该项研究的另一重要进展是重新厘定了埃迪卡拉生物群这三个演化组合之间的时间关系,为认识它们之间的演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为解决白海组合的年龄问题,研究团队通过与俄罗斯同行合作,对俄罗斯境内记录有白海组合的地层中的火山灰夹层开展了高精度地质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白海组合开始的时间稍早于5.57亿年前,结束的时间略晚于5.53亿年前。

基于已经发表的和新的年代学数据,研究团队将埃迪卡拉纪的碳酸盐岩碳同位素数据和化石记录综合起来,建立了最新的埃迪卡拉纪综合年代学模型。该模型不仅为埃迪卡拉系的划分与对比奠定了基础,而且为探讨埃迪卡拉纪生物快速演化与同时期海洋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剧烈波动之间的成因联系提供了年代学依据。

“在世界范围内埃迪卡拉纪的记录比较碎片化,而将碎片化的信息综合得出完整画面,需要大量的精度足够高的定年数据。”杨传道出了这项研究的难点,“关键层位缺乏适合定年的素材、地质记录的不完整导致数据解释的不确定性。”

他表示,目前更多工作还在开展中,新数据的发表、新方法的运用,以及对其他研究程度较低的地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将是主要的努力方向。

记者 沈春蕾

来源: 《*》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元素 pb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