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台东是市北吗(青岛台东属于什么区)

2024-04-02 09:03:25 综合百科 投稿:LE
最佳答案青岛台东属于原辖区,位于青岛市区中南部,西靠贮水山,南靠太平山,北滨海泊河,东部原为仲家洼,总面积8.05平方千米。原台东区人民政府驻顺兴路24号。1987年,全区划分为10个街道办事处、155个居民委员会。1982年3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市北区与台东区大连路至辽宁路段的区

青岛台东属于什么区

1

青岛台东属于原辖区,位于青岛市区中南部,西靠贮水山,南靠太平山,北滨海泊河,东部原为仲家洼,总面积8.05平方千米。原台东区人民政府驻顺兴路24号。1987年,全区划分为10个街道办事处、155个居民委员会。

1982年3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市北区与台东区大连路至辽宁路段的区界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区界为:南起大连路、延安路路口,沿登州路北接泰山路南段,经松山路至辽宁路,以道路中心线为界。市北区原管辖的登州路41~51号单号,划归台东区登州路街道。台东区原管辖的泰山路133、135、143、145和松山路1~13号单号划归市北区黄台路和大港一路街道。

1994年4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台东区的行政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市北区。

台东区,消失已28年!(上篇)

2

1994年4月2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的批复》,这也是青岛历次区划调整意义与影响最大的一次。“撤销台东区,其行政区域并入市北区”......,那一年,台东区这个老青岛重要的建置成为了历史。

1994年5月,青岛市新市北区成立揭牌仪式。

今年,是台东区建置消失的第28个年头,那些曾经的记忆始终存于内心的深处,时常像过电影般在眼前浮现,有着我永恒的眷恋和难以割舍的感情。作为一个曾经的老台东人,搜集了部分老照片,让我们沿着这些渐已模糊的旧影,去找寻一下属于老台东曾经的回忆。

扫帚滩村旧影(网友“涧中细流”提供)

1899年德国当局关于批准将扫帚滩、杨家村集拟台东镇的名称的布告。

1897年11月,德国侵占青岛,1899年德国殖民当局征购了上青岛村、大鲍岛村的土地,并在杨家村附近(现台东六路一带)的空地上建房安居。根据规划,几个月的时间里,一个新的华人居住区建成,因在烽台岭(现贮水山、俗称大庙山)以东,所以称为台东镇。

1897年德军侵占青岛之后,建设的三大兵营之一,位于台东镇的“毛奇兵营”。如今的延安路海军大院。

德国侵占青岛后,在6公里长区域内修建了五座步兵防御线,老青岛习惯叫做一到五号炮台。同时还修建了两座大型步兵掩蔽部,这是位于云溪路上的“仲家洼炮台”。

1900年6月,德胶澳总督颁布《德属之境分为内外两界章程》,其中将青岛附近作为内界,在内界中又划分了九个区,即青岛、大鲍岛、小泥洼、孟家沟、小鲍岛、杨家村、台东镇、扫帚滩、会前;其余为外界,外界划分为李村等若干小区,共辖村庄274个。其中,台东镇是德国当局开辟的一个平民居住区。

约1900年,杨家村、扫帚滩村的位置示意图。

在台东一路与清和路拐弯处尚存的杨家村传统老建筑,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有着些许历史味道,可惜近些年已经全被破坏了。

到1910年,青岛发生了飞速的变化。原城市区划格局大大限制和束缚了城市的发展,内界九区格局显得格外碎杂,且不利于管理。1910年,德胶澳总督颁布法令,将内界原有的九区合并为青岛、大鲍岛、台东镇、台西镇四个区。此时台东镇已初具规模。

上世纪初的台东镇集市

上世纪初的台东镇

上图为德国侵占青岛时期的一条无名土路,狭窄且不规则。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称为隆运町,1922年12月中国收回青岛后,以山东省威海卫命名,改名威海路。

上世纪初,台东镇登州路上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

青岛啤酒厂始建于1903 ,是由英德商人合资兴建的,起初称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举世闻名的啤酒品牌。

台东镇巡捕房

台东巡捕房建于1909年,是德占时期青岛六大巡捕房之一,为德国人所设的巡警衙门。1922年12月,中国政府收回青岛,设立了胶澳商埠**厅,台东**分署就设在这座老楼上。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这座老楼又成了青岛特别市公安局的第四分局。青岛解放后,该楼成为青岛市公安局台东分局办公楼。

台东镇集市

台东镇集市

上世纪初的台东万寿路,街道已相当繁华。

1922年胶澳商埠(青岛市)行政区划图

1922年12月10日,北洋政府从日本人手中收回青岛的主权,辟为商埠,定名青岛市,设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由中央直辖。辖境仍沿袭德国租借时的境域,将青岛市内划分为青岛市街、台东镇、台西镇,其他各地均称乡区。

台东六路小学旧影,它的前身是建于1900年的台东镇蒙养学堂。

1925年迁址于孟庄路7号的大英烟草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1926年·台东镇资料图片(网友“涧中细流”提供)

此时,台东镇已扩展到北至台东六路、南到桑梓路、东抵福寺路、西临顺兴路,人口骤增。据《胶澳志》所载之1925年户籍统计,台东镇有6114户,居民27398人。据1928年出版的《胶澳志》记载,仅马路就增加了稻荷町(今道口路)、坪井町(今平定路)、吉野町(今雒口路)、顺兴町(今顺兴路)、鹰门町(今云门路)等31条。日文版《青岛要览》记载,在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台东镇约有千余户,人口5千余人。

同年,将台东镇改为台东区,应属台东区正式建置之始。

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为使城市发展得到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1929年9月,将青岛市划分为第一区、第二区、台东区、四沧区、李村区和海西区等六个区。

上世纪三十年代,位于利津路8号的冀鲁制针厂全景。

奉天路(辽宁路)80号的日商铃木丝厂,后来的青岛丝织厂。

位于曹县路的原振业火柴厂厂址旧影

位于利津路上的华北火柴厂旧影

1933年国统时期绘制的青岛市第四自治区(原台东区前身)行政区划图

1932年,青岛市政府实施地方自治,撤销台东区,成立第四区。

著名作家王统照在《青岛素描》这篇散文里这样描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台东镇:“台东镇现在成了工人、小贩的居住区。自然马路、电话、汽车哪样都有,可是旧时的黑板门,小店铺的陈设,冷摊的叫卖声,仿佛到了中国较大的乡村一样。这里很少摩登的式样。有不少的短衣破鞋的男子,与乱拢着髫子仍然穿着旧式衣裤的女人。小孩子光着屁股在街上打架。拾蚌螺的贫女提着柳条筐子从海边归来。矮矮的瓦下,门口便是土灶,有的还有些豆梗,高粱桔,似是预备做燃料用的。相比岛城沿海地带的由德、日、美量体裁衣式打造的中山路商业街,台东镇的出身绝对是平民。”

《青岛市实施都市计划方案初稿》出台后,1935年5月,重划市乡区域并改定名称,按照地势、人口、事物繁简程度,每区设立办事处和办事分处。市区划为8区,即东镇、西镇、大港、小港、海滨、浮山、四方、沧口。

上世纪三十年代,位于登州路的青岛海军学校旧影。

1937年,崂山烟厂职工合影,时为大成路2号厂房。

1935年5月,青岛市政府重划市乡区域并改定名称,撤销第四区,成立台东区。

1938年1月,日占青岛特别市实行保甲制度,**局管辖区为保甲行政区(台东区维持不变)。

1941年,重修台东清溪庵纪念。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广饶路大沟旧影(卡尔·迈丹斯摄影)

上世纪四十年代,台东昆明路“德生祥成衣局”外,正在去聊天的老青岛。(网友“涧中细流”提供)

1949年,天主教在台东创办的钦真小学师生合影。

1946年,青岛市**、保甲区划分离,二者各有台东区。

1949年,***青岛市政府实行警保区划统一,台东区为统一区名。

1949年6月,在顺兴路成立了台东区人民政府,政府调整区划。其中台东区的区界为:西自昌乐路经华阳路至辽宁路交点;北至鄱阳路、蒙古路交点;西北自鄱阳路、蒙古路交点至胶济铁路及昌乐路交点处止;西南自辽宁路、华阳路交点起,沿松山路至广饶路及天台路交点;东自新民路南头至通化路、洮南路、和兴路交点处;东北自和兴路东头至海泊河崖,经海泊河崖至鄱阳路、蒙古路交点处;南自广饶路及天台路交点处,至天门路东头;东南至天门路、新民路交点。

1956年,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台东区办留影纪念。

1957年,台东八路联合诊所周年留念。

1957年,**台东区委党校合影。

1958年,台东六路小学。

1951年8月16日,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青岛市区调整区划。其中台东区的区界为:东至仲家洼3号炮台(现镇江路一带);南至青岛山与贮水山、湛山的分水岭;西至昌乐路河,经青海路、临朐路、吉林路、泰山路、登州路至兴安路止;西北至胶州湾海岸;北至海泊河岸。

1954 年 12 月,台东区政府设立南仲家洼、北仲家洼、台东八路、利津路、丰盛路、威海路、延安路、登州路、华阳路、太平镇等 10 个街道。

1959年,延安路住宅区鸟瞰。

1960年4月28日,青岛市第一个城市人民公社——台东人民公社成立。

东光路煤店批斗大会(张秉山摄影)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台东清和教堂

1961年,台东区人民委员会任命书。

青岛台东工业局民兵袖章

1962年,台东区选民证。

1962年,位于台东一路的青岛乳胶厂,工人们正在为春节赶制气球。(陈之平摄影)

青岛第十九中学老校门

台东区红小兵向雷锋同志学习汇报大会获奖合影(源自jack的美篇)

1965年,民办台东中学毕业留念。

1965年,台东化工厂第四季度先进集体钳工小组全体合影。

1965年的延安路(张秉山摄影)

正在拓宽中的台东一路

拓宽修路中的台东一路

1975年,位于曹县路29号的青岛自行车厂工业学大庆先进集体合影。

1978年,台东区革命委员会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奖状。

台东区东仲家洼小学毕业留念

1980年,台东区教师进修学校英语师资培训班毕业留念。

1980年,共青团台东区第五次代表大会第三团合影。

1981年,台东区更衣证。

位于老台东道口路的职工大学,当年曾吸引了多少求学心切的青年工人前来报考就读。

台东玻璃厂首届职工代表大会,1984年在台东玻璃厂的基础上组建了青岛饮料厂,隶属台东工业局。生产的“女士香槟”成为那个年代最时尚的一种饮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南山市场(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消失的台东区是每一个老台东人永远的牵绊,尽管城市的发展、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挡,但依然怀念那曾经的老台东的点点滴滴。时光流逝,沧桑巨变,但在我眼中,依然有着最淳朴最难忘的记忆。

明日请继续欣赏《台东区,消失已28年!》(下篇)

本组图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发布,图片搜集整理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台东 青岛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