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的日出小学课文(海上日出小学课文)

2024-04-05 11:57:10 综合百科 投稿:LE
最佳答案《海上日出》是巴金一九二七年一月赴法国的船上写的。差不多半个世纪以来,老作家巴金从没有停顿过自己的写作。他写的小说、散文是数量最多、成绩最大的。他的文章语言流畅、风格清朗,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海上日出》是巴金写得最短的。《海上

海上的日出小学课文

1

《海上日出》是巴金一九二七年一月赴法国的船上写的。差不多半个世纪以来,老作家巴金从没有停顿过自己的写作。他写的小说、散文是数量最多、成绩最大的。他的文章语言流畅、风格清朗,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海上日出》是巴金写得最短的。

《海上日出》是作者年轻时的即兴之作,可以看出作者观察、描写的能力。他写海上日出,先写日出之前的景象。天从浅蓝转而出现红霞,慢慢扩大范围,加强亮光。接着写到日出,这里写了太阳的形状,太阳的动作,它的色彩,它的光亮,有层次,有变幻。

这篇短文,只能算是作者的素描或速写。为了练习观察,练习表现,作家们是经常进行这种练笔活动的。即以日出为例,中外古今作家都作过描写。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6.海上日出

2

第五单元

16.海上日出

教学目标

1.认识“扩、刹”等3个生字,会写“扩、范”等9个字,读准多音字“荷”,会写“清静、浅蓝”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复述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象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欣赏文中质朴而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海上日出的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

2.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他是20世纪我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被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巴金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作品。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

2.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重点指导“范、荷、刹”的读音。

同桌互相指读词语,再齐读。

3.指导写字:指导“镶”的字形,“镶”字右边比较复杂,两个“口”下面是“”。

4.学生动笔写一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想象画面。

2.说一说,刚才你的脑海中都浮现出了哪些画面?

3.作者围绕“海上日出”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写“我”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周围环境。

第二部分(2~5),写“我”所看到的天气晴朗时和天空有云时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2自然段:写日出前天空色彩的变化。

第3自然段:写由露出小半边脸到完全跳出海面时奇妙而壮观的景象。

第4自然段:写天空有云堆时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5自然段:写天边有黑云时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三部分(6),赞叹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4.指名读第1自然段,你有什么体会?(突出“常常”和“早起”。)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和“早起”说明了什么?

(“早起”的目的是看“日出”。“常常”说明“我”观察海上日出是一种经常性的行为,因此本文所写的不仅仅是一次日出的过程与感受。)

这一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总领下文)

5.出示第6自然段,齐读。“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个什么句子?(反问句)

读出反问的语气。

换成肯定的说法,应该怎么说?(这是很伟大的奇观。)

联系上文思考,“这”指什么?(海上日出)

你觉得第6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四、课堂小结。

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很伟大的奇观”呢?下节课我们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同桌互相检查。

2.指名读课文。

3.作者为什么称“海上日出”是“很伟大的奇观”呢?

二、品读课文,感受奇观。

1.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出感受深的句子,在旁边做批注。

2.交流:

(1)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①这句话中什么在变化?(红霞)

②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

③作者此时什么心情?(惊喜、盼望)

④带着这种感受再读句子。

(2)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有什么作用?(描写生动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①这句话写的是什么?(太阳向上升)

②作者是怎样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体地写出来的呢?(作者将太阳在海上升起的情形比作“负着重荷”。“一步一步”“努力上升”“冲破”“跳出”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太阳由慢到快向上升的过程。)

③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太阳升起的过程是比较缓慢的。)

④想象太阳升起来时吃力的样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4)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① “一刹那间”是什么意思?(时间很短)除了“一刹那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或短语?(转眼间、一瞬间、霎那间、顷刻间……)

②“深红的圆东西”指的是什么?(太阳)

③为什么把“太阳”称作“深红的圆东西”?(既写出太阳的形状和颜色,又表达出作者对太阳的喜爱之情。)

④为什么说太阳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表现出阳光的强烈。)

⑤太阳升起时是那么艰难、那么努力,现在终于升起来了,多么令人振奋呀!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

(5)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①结合句子,品味“镶”字的表达效果,并想象语句描写的景象。

②这两句话中,你觉得哪几个词语用得好?为什么?(“镶”“冲”“染”等动词,既形象地写出了黑云遮不住太阳的奇特景观,也赞美了太阳奋力冲出黑云的重围、势不可挡的上升力量。)

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三、拓展延伸。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海上日出的?(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来写的,先写日出前的景象,再写日出时的景象。)

2.在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转眼间、过了一会儿、到了最后)

3.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日出时的景象。

4.《海上日出》来源于巴金先生真实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体验。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也像巴金先生一样留心生活、勤于观察,那么我们也会在大自然中有惊喜的发现。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了吗?请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一种变化中的自然现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这篇课文,作者主要描写了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课堂中,以“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悟天气晴朗时的日出景象和天空有云时的日出景象,知道作者是抓住日出时的颜色变化和太阳出来时的动态变化来写的。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对日出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理解句子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日出的景色,建议从太阳、云的形状、色彩、亮度的变化等方面来想象。

小学语文《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和单元习作学习重点

3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资深教师整理的备课重点,方便学生学习和掌握。

第五单元的各课知识点和习作要求、讲解过程,一目了然,学生学习可以参照老师的备课情况,完成学习任务。

第五单元

一、单元要素

1. 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

2. 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3. 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

二、单元目标

1. 认识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4个字,会写24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 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体会是怎么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清楚的。

4. 学习课文中按游览顺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16海上日出

第十六课课文目标

1. 认识“扩、刹”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荷”,会写“扩、范”等9个生字,会写“清净、扩大”等9个词语。

2. 默读课文,能说出日出时的景象。

3. 了解课文按太阳变化的顺序写景的方法。

语文基础落实

1.指导易错字书写:“范”、“镶”

2.指导词义:结合书中语境理解“光亮”和“亮光”两个词语。

3.指导多音字:“荷”、“刹”。

第十六课课文学习

1.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抓中心句,概括课文内容。

3.感受太阳的变化,想象画面。

(1)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作者通过颜色、亮光的变化,展现太阳喷薄而出的画面。

(2)品读第三自然段,感受作者抓住太阳颜色、亮光和位置的变化来展现太阳变化的特点。

4.抓关键词,体会生动写法。

(1)第四自然段中的“直射”和“灿烂的亮光”感受太阳光的无穷威力。

(2)第五自然段中的“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和“染成”感受黑云遮不住太阳的光芒。

第十六课拓展延伸

运用今天学习到的写作方法描写自己眼中的一处景物,体现景物变化的特点。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十七课课文目标

1.认识“浙、簇”等6个生字,会写“浙、罗”等15个字,会写“杜鹃、气势”等15个词语。

2.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按游览顺序写景的方法。

3.感受双龙洞各处景点的特点,了解课文是如何把握重点景物写清楚的。

第十七课语文基础落实

1.认读词语,识记生字

“浙江 罗店 杜鹃 一簇 狭窄 森郁 肩背 臀部 移动 额角 登陆 漆黑 蜿蜒 石钟乳 石笋 变化多端 上源”

2.记忆字形:浙 罗 杜 鹃 窄 郁 肩 臀 移 额 陆 乳 笋 端 源

3.总结理解词义方法。

第十七课课文学习

1.了解作者叶圣陶生平及作品出处 。

2.理清思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文章主要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过程。

分三部分来写的: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了作者游览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部分2-7自然段依次写了作者游览时的见闻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写出洞游览结束。

3.理清作者游览顺序。

段落的开头都有交代游览地点的语句,理清游双龙洞的顺序:

感悟“移步换景”的游记写作特点,明确“游览顺序要清晰”是写好游记的关键;发现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进行写景时,有略有详的,印象深刻重点详写的方法。

4.品读第5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抓关键语句,体会作者从不同方面来表现景物的特点。学习“直观、感受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5.游记写法记心间

开头结尾要简洁 游览顺序要清晰

游记过程具体写 印象深刻是重点

直观感受相结合 好词修辞巧运用

本课课后作业

作者又是怎样写清楚路上、洞口、外洞、内洞的见闻和感受的呢?希望同学用学习孔隙的方法课后进一步预习。默读相关的语段,找找这几处的景物特点,完成这张表格。本课需要补充 :“泉水的来路”是本文的另一条线索本课未讲解。

第五单元 习作 游______

习作目标

1. 学会按顺序写景物。

2. 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特点。

习作学习目标

1.了解例文中写景物的顺序,会画游览路线图,并按游览顺序写一个地方。

2.能够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特点。

3.学会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4.能与同伴交换习作,交流评改,并提出修改意见。

习作:学习绘制路线图

1. 回顾课文,感受路线图的好处。

2.搭建平台,为学生绘制路线图打基础。

3. 指导绘制游览线路图

4. 指导学生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

5. 指导学生学会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指导学生抓重点,突出景物特点

1.回顾课文,学习课文中是怎么抓特点,突出景物特点的。

2.理清思路,学会使用过渡句。

3.围绕习作目标进行练笔,学会抓景物的特点,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用上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4.总结方法。

5.写完作文之后,与家人和小伙伴评一评,完成评价表。

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大家点赞、转发、收藏和评论。关注我,发现更多精彩。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课文 海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