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的级别划分-医院的级别是如何分类的

2024-04-12 20:46:19 综合百科 投稿:口天吴
最佳答案医院的等级别分类是根据一些医疗病床以及医院的规模等等划分的,具体的医院等级分为一、二、三级,在每一级医院的中间,还有一个小类的划分,比如说一、二级医院它会划分为甲、乙、丙三等,而三级医院划分的等级和一、二级医院不同,具体的分为特、甲、乙、丙四等。医院划分

医院的级别是如何分类的

1

医院的等级别分类是根据一些医疗病床以及医院的规模等等划分的,具体的医院等级分为一、二、三级,在每一级医院的中间,还有一个小类的划分,比如说一、二级医院它会划分为甲、乙、丙三等,而三级医院划分的等级和一、二级医院不同,具体的分为特、甲、乙、丙四等。

医院划分等级的作用是对一个医院进行等级的划分,是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划分的,比如说根据这样的一个医院的功能和任务,以及这一个医院里面的一些设施条件的,医生们总体的技术要求,有在医疗建设的服务态度,服务的质量等等进行一个详细的划分。往往来说一级甲等医院是最好的医院,而三级丙等医院是相对于来说比较弱势的医院。这样的划分方便于人们在患病之后想要去治疗的多方面选择,在等级越好的医院里面,所含有的专家数量越多,治疗疾病的范围越广。

一省发文,取消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对医生有什么影响?一、二级医院接得住吗?

2

导读

年轻医生的成长速度可能受限……

来源:医脉通作者:亦一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8月30日,海南省发布《海南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引发了业内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方案明确提出将严格控制三级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从严开展医院等级评定,逐步取消三级公立医院普通门诊。 图源:海南省人民政府取消三级公立医院普通门诊,这确实是并不多见的“大动作”。对此,医改专家徐毓才表示:“看起来简单,实际涉及到的却是医疗服务体系的全面改造和升级”。事实上,逐步减少三级医院普通门诊的规模和数量一直是近年来公立医院改革的趋势。早在国务院于2017年印发的《“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中就提到,要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控制三级医院普通门诊规模,支持和引导病人优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在海南之前,广东东莞、青海省等地也曾有过取消三级医院普通门诊的类似说法。例如,2017年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东莞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工作方案》明确,在门诊业务上,三级医院和镇街医院要逐步压缩和关停普通门诊,原则上仅保留专科(专家)门诊。青海省原卫计委要求,2017年,在做好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用药衔接的前提下,自2017年7月1日起全部取消简易门诊,基础普通用药由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同时从7月1日起,西宁地区各类三级医院(含省妇幼保健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西宁地区三级公立医院普通门诊数量要较上年减少25%。不过,对于这一举措,目前整体推进却不尽人意。因为有各种现实问题摆在大家面对:1.三级医院一旦取消了普通门诊,还如何维持原有的收入?2.三级医院年轻医生队伍如何培养?3.就算三级医院放手了,一、二级医院能不能接得住?4.患者愿不愿意去基层医院首诊?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三级医院取消普通门诊后,对三级医院/医生、对一、二级医院、对患者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对三级医院/医生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医院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健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称,三级医院收入“普遍有30%-40%来自门诊”。另外我们也心知肚明,很多三级医院的住院病人也都是通过门诊渠道收治的,因此一旦取消普通门诊,相对应的住院病人也会随之减少,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医院的整体收益。当然,医院的整体收益萎缩了,医生收入也会有所下降。目前三级医院内的普通门诊,正常情况下指代的都是各个专科内有别于专家门诊/特需门诊,一般由主治医师(大多数)或副主任医师接诊的普通门诊,实际上也是专科门诊的延伸。因此,对于坐诊普通门诊的年轻医生而言,门诊患者每一个疾病、每一种临床表现都是他们职业生涯的难得的“学习机会”,可一旦取消,少了大量磨练之后,年轻医生的成长速度可能受限。不过,契机就是三级医院回归了“救治疑难病例、危急重症”的本质,一二级医院首诊了大量患者之后,三级医院医生的工作量也会相应减少。另外,在“不能做大只能做强”的竞争压力下,三级医院会不遗余力的去提升处理疑难杂症的能力,也会推动少数顶尖的三级医院转型成为“研究型医院”。相对应的,医生的专业性会越来越强,价值感也能越来越凸显。对一、二级医院的影响很多人会觉得,三级医院取消普通门诊,一、二级医院不就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了吗?此话不假!但是,正如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副院长、著名骨科专家关振鹏所说的一样:基层能不能接得住,也是决定未来政策的红利能不能真正落到患者身上的主要因素。那一、二级医院能不能接得住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从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出:202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84.7亿,比上年增加7.3亿人次(增长9.4%)。总诊疗量中,医院38.8亿人次(占45.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2.5亿人次(占50.2%),其他医疗卫生机构3.4亿人次(占4.0%)。三级医院诊疗量为22.3亿人次,占26.3%。由此可以看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由2014年的57.4%下降到2021年的50.2%,医院诊疗人次占比由39.1%上升为45.8%,其中三级医院诊疗量由14亿人次上升到22.3亿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由18.4%上升到26.3%。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患者更倾向于选择三级医院就诊。在实际情况中,“马太效应“在各个医院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强者更强,而弱者更弱。2022年5月,河南近40名专家跳槽至被称之为“宇宙第一大医院”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引发同行不满,最终由河南省卫健委发函叫停。这是一个典型的头部医院虹吸高质量人才的现象。反观一、二级医院,医生诊疗水平参差不齐,医疗设施也跟不上,在这样一个对比之下,患者自然会选择三级医院。对此,也有医生担忧:在诊疗水平参差不齐,医疗设施也跟不上的情况下,误诊率太高了。如果碰到危急重症,一旦没看出来,后果就很严重了。因此,对于一、二级医院而言,这是机遇更是挑战。相对于三级医院减量减收之后,一、二级医院势必可以达到增量增收的效果。但是这次“新的发展机遇”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更应该“强大自我”以便于自己能够真正抓住这个机会。比如要做好补短强基,提升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危重病的识别能力、疑难病的发现能力。要有长远规划,健全诊疗科目,通过引进人才、改善设施、配置设备、对口支援等方式提升一、二级医院专科水平。相关部门也要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补齐一、二级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短板。对患者的影响在“中国之声”发布的一篇文章中,针对“三级医院取消普通门诊”这一举措,一位定居海口多年的居民表示:“我不赞同啊!医疗资源比较好的,就是海口市这几个。取消以后,那些市县的怎么看病?只能跑到大城市去,就医肯定也不方便。”相信这是大多数人的心声,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健康异常珍贵。显然,目前很多基层医院的水平是难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就医需求的,所以患者愿意长途跋涉、不远千里。8月26日,“健康康乐”微信公众号发布一篇文章称:2022年8月23日,苏集镇中心卫生院顺利完成一例包皮环切术。完成首例包皮环切术,对于苏集中心卫生院来说可谓是一则大事件,但是对于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一卫生院才刚刚完成“首例”包皮环切术,又有些让人“哭笑不得”。而这“苦笑不得”的背后,是基层医院与大医院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是所有乡镇卫生院乃至是所有基层医院的困局。他们没有人才、没有技术、没有设备,所以没有患者;他们没有患者,所以没有钱;他们没有钱,所以没有人才、没有技术、没有设备。无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是一个让基层医院越来越弱的恶性循环。因此,基层医院想要跳出这个恶性循环,就要仰赖于“分级诊疗”的推行,因为“分级诊疗”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各级医院功能归位。而毋庸置疑的是,取消三级医院普通门诊是促进分级诊疗的重要举措,也是近年来公立医院改革的大势所趋。那么,在如今这样的背景下,取消三级医院普通门诊的工作该如何做呢?专家:取消三级公立医院普通门诊重点在“逐步”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秋霖表示:取消三级公立医院普通门诊的举措,只是推进分级诊疗的路径之一,效果如何,要看如何逐步取消,重点在于“逐步”。应让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只是专业上的差别,而不是水平上的差别,医院级别的不同,也不应该成为医院诊疗水平高低的标签。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副院长、著名骨科专家关振鹏也表示:逐渐减少普通门诊可能会成为大型公立医院改革的长期趋势,但要在全国范围内落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海南以省为单位进行统筹和布局,属于区域先行先试的创新之举,也会给各地三级医院改革的推进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鼓励各地结合医疗资源的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杨燕绥也表示: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促进社区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融合,这或将成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有效举措。只要全专融合,又有全科医生了解你,又有专科医生确诊和普通手术,只要是质量比较好,人们干嘛要跑到三级医院去排队,所以这是一个门诊下基层的过程。就是说哪个科室成熟了,可以下基层了,哪个小区的家庭医生全专融合的团队建成了,哪个小区就可以在基层首诊,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叫逐步。今后人们全生命周期维护健康和看病,不再是个人去找医生,都是一个体系,其实从健康维护到医疗,它都是一个有序发生的事情,这样质量又好,成本又低。1.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2.卫生健康委网站《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3.中国之声《海南取消三级医院普通门诊 如何让患者真正获益?》4.*客户端《海南首提取消三级公立医院普通门诊,专家:建议按照病种逐步推进》5.《财经》杂志《大医院人满、小医院空多,海南取消三级医院普通门诊》6.看医界《取消三级医院普通门诊,一二级医院会迎来机会吗?》责编|亦一 小脉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宜昌市中心医院、宜昌市一医院,全面整合!

3
近日,宜昌印发《宜昌市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方案》

提出了哪些重点任务?

一起了解~

《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区域诊疗服务能力;建成优质高效的市、县、乡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互联网+诊疗”信息化建设新跨越,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和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进入全国前列;建设一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攻克一批器官移植、人类胚胎植入、机器人辅助手术等核心诊疗技术难题,打造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宜昌样板”,引领宜荆荆都市圈,服务宜昌建设联结长江中上游、辐射江汉平原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1.打造国家级高水平公立医院。

优化资源配置,统筹现有医疗资源,全面整合市中心医院、市一医院,打造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高水平综合性三甲医院,力争进入国内顶级医院100强、全国地市级医院10强、中西部非省会城市及长江中上游区域城市医院龙头行列。

支持市二医院建设老年病医院、创建全国中西医结合示范基地、建成全省中西医结合服务体系示范医院,力争中西医结合医院进入全省3强、全国50强。

支持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

推进市三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优抚医院、市康复医院等专科医院建设,确保其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同类医院前列。

推进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扩容和均衡布局,建设东部未来城武汉协和宜昌医院、高铁生态城人民医院、市老年护理医院。

2.建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落实省卫健委与宜昌市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协议,依托三级公立医院高标准建设心血管、呼吸、妇产、儿科、重症医学、肾病、传染病、骨科、神经、精神、老年、肿瘤、内分泌等13个专业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加快建设省级区域性妇幼保健中心。

持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和标准体系,强化区域质控协同,提高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着力解决患者跨区域就医问题,提升区域诊疗能力和水平。

3.做强县区级医院。

支持夷陵医院、宜都市人民医院、枝江市人民医院、当阳市人民医院3年内建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支持其他7家县级医院3年内达到三级医院服务水平,有效承担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

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组建县域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消毒供应等五大医疗资源共享中心,加快建设县域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等五大临床服务中心,加强县域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五大急诊急救中心建设。

4.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依托市中医医院建设省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打造一批中医特色重点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实现县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设置“全覆盖”。

支持秭归县中医医院、宜都市中医医院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其他6家县级中医医院建成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建设国家和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各1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1个,选拔100名左右中青年中医骨干,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研发平台,挖掘整理一批确有疗效的经方、验方和秘方,开展制剂、消字号、械字号等产品研发。聚焦疑难杂病,制定区域内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推广中医临床优势技术操作规范。

5.织牢基层卫生服务网底。

健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实质性融合。构建城区医联体“三级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务室”三级诊疗服务体系,深化“筑堡工程”健康医疗场景建设,织密织牢基层卫生网底。新建一批社区医务室,强化公立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方位支持,鼓励发展“互联网+”诊疗模式,打造15分钟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圈。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建设,创建70个左右市级特色专科。深化基层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行动,完善全市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网络,符合省级标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60家左右。持续推进大学生乡村医生定向委托培养工程,实施基层能力提升大培训,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6.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

依托鄂西南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宜昌市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及市三医院传染病专科,建设省级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健全平战结合、分层分类分流的传染病救治体系。加快推进各县市区定点医院传染病隔离病区建设,落实负压病房建设方案,全市层流负压病房和可转换负压病房达到1527间(3000张床位)。提升县域核酸检测和气膜实验室检测能力,确保24小时内完成区域核酸检测任务。健全中医药早期、全程、深度介入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机制。推进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后备医院、方舱医院建设,完善平战转换机制和预案,提升重大疫情医疗救治扩容能力和日常运转利用率。加强传染病、呼吸、急诊等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培养,立足实战标准,持续开展全链条、实操性演练。加快建设鄂西南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打造区域检验检测中心。

7.加强宜荆荆医疗卫生协作。

加强区域内医疗、教学和科研全方位合作,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以特色专科为纽带构建若干区域专科联盟。搭建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合作平台,拓宽分级诊疗制度有效载体,建立合作帮扶、双向转诊机制,实现区域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开展多中心医学研究项目,加速基础研究的临床转化。加强专科联盟内部人才和技术交流,促进区域内诊疗水平高质量、同质化提升,探索学科协作管理、一体化发展模式。

8.加强临床专科学科建设。

重点发展重症医学、心脑血管、康复医学、放射影像、生殖、骨科、肿瘤、呼吸等临床专科,打造市县重点专科集群,争创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2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三级医院70个、县级医院50个)。创建2个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0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每个县级中医医院建设2~3个中医特色专科。提升医疗质量管理,对三级公立医院50%出院患者、二级公立医院70%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

9.提升医学技术创新能力。

整合三级公立医院优势学科资源,集中力量攻关器官移植、人类胚胎植入、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精尖技术,推广应用腔镜、微创、介入诊疗等特色技术,打造区域诊疗技术高地。聚焦新发突发传染病、罕见病、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支持器官移植中心、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心、神经系统罕见病症诊疗中心、心血管病疑难危重症诊疗中心、介入微创诊疗中心、精准医疗基因诊断中心建设,建成国内一流先进诊疗平台。支持医疗创新产品临床应用,开通临床急需创新医疗技术审批“绿色通道”,依法依规加快审批。促进三级公立医院与三峡大学、科研机构、医药企业深度融合,实现医教研协调发展。建设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支持三峡大学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缺血性心脑疾病转化医学、神经再生与修复等实验室建设。整合三峡大学现有实验动物资质和资源,共建鄂西南区域实验动物中心,建成国内领先的鄂西南转化医学中心。

10.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全面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

深入推行日间手术,三级公立医院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达20%,鼓励设置日间治疗中心。做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展上门护理、居家护理等延续护理服务。开展总药师制度试点,在三级综合医院全面开设合理用药咨询或药物治疗管理门诊,鼓励专科医院及二级医院开展药学相关门诊,开展精准用药服务。完善市、县、乡一体化三级急救体系建设,加强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工作衔接,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建立公立医院与公共卫生机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推进互通协同,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完善“医中办养、养中办医、医养融合、医养签约”为特色的“宜昌模式”,不断健全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推进健康宜昌建设,全面实施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打造健康宜昌行动新模式、新品牌。

11.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

完善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打造区域一体化医疗平台,大力推进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和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提升医院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水平。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规范和完善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应用。强化实名制健康医疗服务,继续拓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到2024年,二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达到4级以上,30%以上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功能应用水平达到5级,预约诊疗比例占年门诊人次80%以上。建立药品追溯制度,探索建立公立医院处方、药品零售消费、医疗服务监管等信息共享机制。

12.优化运营管理模式。

健全医院运营管理组织架构,促进医院运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全市三级公立医院落实总会计师制度,鼓励其他有条件的二级公立医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以大数据为基础建立病种组合标准体系,科学量化治疗标准、药品标准和耗材标准等,对医院病例组合指数、成本产出、医生绩效等进行监测评价。

13.落实全面预算管理。

以医院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目标为依据,实行全口径、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预算管理,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范围,强化预算约束,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建立健全财务报告、第三方审计和信息公开机制,定期公开医院相关财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14.完善内控制度。

突出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重大风险、重大事件、重要流程管控,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防范财务风险、业务风险、法律风险和廉政风险,逐年降低资产负债率。推广医院后勤“一站式”服务,强化成本消耗关键环节流程管理,全市三级公立医院万元收入能耗支出降至当年度全国中位值,管理费用占医院费用总额的比重降至合理水平。

15.健全绩效评价机制。

全面开展二级、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强化公益性导向,完善激励奖惩挂钩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绩效管理,强化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薪酬分配挂钩。完善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绩效考核制度,促进资源下沉,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居民健康水平。

16.改革人事薪酬制度。

落实公立医院人员编制配备标准,按要求建立动态核增机制。增加护士配备,公立医院医护比逐步达到国家标准。充分运用特设岗、创新岗、人才专岗和越级竞聘等制度,强化岗位设置管理。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平,人员支出占公立医院业务支出比例达45%以上。建立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分配形式。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县管乡用”。

17.健全医学人才培养引进和评价制度。

完善医学人才培养引进体系,每年引进医学人才2000名以上,3年内引进博士高层次人才60名以上。建立医学人才培养项目体系,选拔宜昌市医学(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培养对象30名,力争5年内推出5名国管以上专家、5名具有省内外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5~10名省管以上专家、100名宜昌市中青年医学(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创建宜昌市名医工作室50家。支持三峡大学新增医学类博士学位授权点。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突出品德能力业绩、临床工作数量质量、病案、一线工作能力评价。加大对**、感染、重症医学、儿科、护理等紧缺专业人才评价政策的倾斜力度。逐步实现三级医院自主评审全覆盖,继续实施“基卫高”职称政策,探索公立医院党务人事干部职称晋升渠道。

18.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稳妥有序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落实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开展调价评估,优化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提高技术劳务价值。继续落实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管理。支持公立医院优化收入结构,逐步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力争2024年达40%以上。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监测评估和监督检查,强化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成本核算。

19.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推进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进一步完善病种目录、病种分值、医疗机构等级系数等动态调整机制。加强DIP付费总额预算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衔接,适时根据DIP试点运行情况调整基层病种库,引导合理就医,促进分级诊疗。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争取加入湖北省际采购联盟或三明采购联盟。推动公立医院积极参与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落实国家和省(含我省参与的省级联盟)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使用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医保对中医药、康复医学的政策扶持,力争在现有支付比例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

20.强化便民惠民服务。

传承“大爱成就大医”的医者仁心,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推进先诊疗后付费、床旁结算、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开展远程诊疗、“互联网+诊疗”、护理延伸服务,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电子处方互联网流转。建设老年友善医院,开设老年人综合服务门诊,开展公益慈善和社工、志愿者服务。

2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坚守纯粹医者信念,尊重医学科学规律,遵守医学伦理道德,遵循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完善行风管理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教育。持续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坚决纠治医疗卫生行业不正之风,深入开展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严厉查处医疗卫生领域违纪违法问题。

22.关心关爱医务人员。

依法严厉打击医闹、暴力伤医等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保护医务人员安全。完善医务人员定期学习进修制度,合理制定轮值班制度,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关心年轻医务人员成长。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做好医务人员各项保障。建立“5.12”国际护士节、“8.19”中国医师节宣传表彰长效机制,开展全市“最美医生”“最美护士”评选推介活动。

23.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公立医院党组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把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医院等级评定和巡视巡察工作内容,作为绩效考核、评先评优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认真执行公立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规则,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

24.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干部培养教育、交流锻炼、监督约束和考核评价制度。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落实医疗卫生人员定期到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制度。探索建立以医德、能力、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破冰提能”培训,推动党员干部思维迭代、能力提升。

25.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基层组织建设。

稳步推进党支部固本提质三年行动,实施党建与业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立党支部参与科室业务发展、人才引进、推荐干部使用、薪酬分配、职称职级晋升、评先评优、设备配置等重大事项讨论决策制度机制。推动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扎实推进“筑堡工程”,在共享党建资源、服务人民群众、完善基层治理功能中展现新作为。

实施方案还明确:各县市区按规定落实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医院和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肿瘤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调整完善相关政策,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来源丨宜昌发布

编辑丨婷婷 编审丨龙怡洲

转载须注明来源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级别 医院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