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小墓有尸骨吗,苏小小之墓里面真有苏小小骨灰吗

2024-04-03 10:07:41 综合百科 投稿:口天吴
最佳答案苏小小墓没有尸骨,苏小小墓是衣冠冢。苏小小墓,即慕才亭,位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苏小小,六朝南齐时(479~502)歌妓。家住钱塘(今浙江杭州)。貌绝青楼,才技超群,当时莫不称丽。后几经损毁,在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964年,墓亭被红卫兵毁坏。2004年经市民热烈争论后,杭

苏小小墓有尸骨吗

1

苏小小墓没有尸骨,苏小小墓是衣冠冢。苏小小墓,即慕才亭,位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苏小小,六朝南齐时(479~502)歌妓。家住钱塘(今浙江杭州)。貌绝青楼,才技超群,当时莫不称丽。后几经损毁,在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964年,墓亭被红卫兵毁坏。2004年经市民热烈争论后,杭州市政府决定重修苏小小墓。园林专家孟兆桢根据老照片反复推敲后重建了该墓。

苏小小只活到19岁,虽为歌伎却洁身自好,死后尸体埋葬西泠

2
前言

红楼梦中有一诗为《葬花吟》: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时虽然描写的是葬花的场景,但是却写出了林妹妹对于自己身世飘零的悲苦思绪,从这首诗歌当中,我们能够感受得到一个美人对于自己命运无法掌控的悲哀和落寞,自古以来美女数不胜数,但是大多数家庭条件不好的美女,最终走上的道路都是比较悲苦和凄惨的,除了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外,还有一位名为苏小小的美女,更是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苏小小曾是西湖的一位著名歌伎,她年少的时候能歌善舞,长相又十分美艳,所以成为了诸多公子哥和男子追捧的对象,但是她虽然身在不干不净的地方,却一直保持着洁身自好的作风,那么多追求她的男人,她却从来没有奉献过自己的身体,一直凭借才艺吃饭。期间当朝宰相的儿子曾经十分迷恋她,并与她有过一段恋情,可是最后二人的感情亦无情而终告终,她因此患上了疾病,后来又被人陷害入了大狱,最终在狱中得病身亡,年仅19岁,十分可惜,但是她身在杂乱环境当中,却不为外部所动的精神令人无比动容。

一、出身卑微却多才多艺

古往今来,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对于美色都是无法拒绝的,男人喜欢美女似乎是天性,女人喜欢帅哥也是自己的性格与基因使然。美丽的皮囊总是能够让人流连忘返,如果这美丽的皮囊还能配上有趣的灵魂以及多才多艺的特长便更是能够为这皮囊增色不少。苏小小便是这样一个女子。苏小小生于南朝齐国时期,是一个拥有绝美容颜,姐心地干净纯洁的女子。虽说她只活到了19岁,但是很多人都十分钦佩她,爱慕她。

她是南北朝时期钱塘江的第一名妓,虽然她沦落在烟花之地,和自己的姨母学了唱歌弹琴等技艺在青楼卖艺,可是她就从来没有出卖过自己的身体,由于她这种貌美又多才多艺的特色,所以吸引了很多人,即便是得不到这些人,也愿意花大价钱来看她,她也成为了当时名震一方的人。虽说外面的花花世界非常精彩,可是苏小小却坚守自己的内心,没有随波逐流,大概是因为她小的时候博览群书,所以才华横溢,有自己的见识才没有在青楼当中迷失自我。

二、与情郎一见倾心

除了在青楼当中唱歌,跳舞弹琴之外,她还会在闲暇时间坐着一辆小车到钱塘县游玩。某一天她在西湖岸边赏风景的时候,遇到了令自己倾心的人阮郁。阮郁就是当朝宰相的儿子,虽然此男子出身名门贵族,但是却并不是纨绔子弟,身上带有的书香之气,一下子就被苏小小爱上了,阮郁虽然见过世面,但是像苏小小这样貌美如花又十分灵动的女子,他从未见过。两人一见倾心,当即确认了关系,一拍即合,开始了共同生活的美好时光。

然而古代人是非常讲究身份地位的,阮郁对苏小小疼爱不已,两人的私下生活也是如胶似漆,但是阮郁的父亲作为唐朝宰相,自然是无法容忍自己的儿子找一个青楼女子在一起的。所以当时屡次催促阮郁回家,但阮郁并不为之所动,因为他知道苏小小虽然多年前在风尘场所当中,可是却始终守身如玉跟自己的时候才是第一次成为了一个女人,可是其父亲居然搬出了自己的母亲,也就是阮郁的奶奶骗她说奶奶患有重病把他带了回去,自此阮郁就再也没有回来找过苏小小,两人的感情也因此画上了句号。

三、被抛弃后资助他人

一开始苏小小还盼望着爱人能够回来看望自己,两人有重新团聚之日,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她明白自己被抛弃了。她的姨妈看到她日复一日地消瘦下去,非常心疼,于是便再一次打开门来,让那些公子哥上门逗她欢乐,可是她再也没有动过心。直到有一天她看到了一个男人长得和自己的情郎一模一样,甚至以为对方就是自己的情郎,但对方并不是,只是一个满怀抱负却非常贫苦的书生,苏小小得知他有此志向,便给了他很多金钱,让他赴京赶考。

此男子名为鲍仁,得到了苏小小的帮助之后,心怀感恩,在自己考取了功名后,便命人前去给苏小小送去报答之意,但是收到的却是苏小小已经去世的消息。原来当年有人冤枉了苏小小,把她陷害进了大狱,所以苏小小最终在监狱中丧失了自己的生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她临死的愿望便是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尸骨埋在西泠,希望自己在去世之后,仍然能够看得到美好的西湖风景。

结语

毫无疑问,苏小小是一个命运非常悲惨的女子,假如她样貌普通之后,可能就不会走上风尘之路,也不会有后来的其余只可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良家妇女过着相夫教子的普通生活。但是老天爷给了她绝美的容貌,让她成为了一个受男人追捧的女性,但是又没有让她拥有流落风尘的风流秉性,她的纯洁和自己所处的复杂场所格格不入,所以她才会在这种极端相差的情况之下过上心痛的生活,毕竟她的爱人最终再也没有回来找过她,的确是一件让人感觉悲伤的事情。

很多人都觉得阮郁的确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但事实基本都是如此,虽说他们两人在一起是如胶似漆,但是阮郁回到了京城,经过父亲的管教和劝说,自然能够放得下一个自己已经得到过的女人,不会再费心费力的回来找她,苏小小便是封建时代的牺牲品。假如她生活在官宦世家,是一个名门千金小姐,想必也能够成为皇帝身旁的妃子或者是某一公子哥的妻子,不会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但笔者认为,苏小小这种能够在复杂的环境当中,保持清醒且单纯的精神和品质才是最值得人们铭记的,也是她最为珍贵的地方。

烟花不堪剪:钱塘名妓苏小小为何令文人骚客念念不忘?

3

在杭州西泠桥,有苏小小墓。

1、苏小小是谁?

苏小小是南朝齐时钱塘名妓,不仅有墓碑,还常被人凭吊,被后人诗歌赞颂。从唐代诗人李贺、白居易,再到近代作家余秋雨,无不一对她赞赏钦慕有佳。

最出名的,莫过于诗鬼李贺所写的《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

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

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李贺以写鬼见长,《苏小小墓》是他为数不多写鬼的诗里有名的一首。这首诗写的非常的凄美幽幻,李贺想象了苏小小生前乘油壁车出游死后化鬼孤独等待情人的凄美场景,塑造了一个绝美深情的苏小小。

在古代,一直都是男尊女卑,女性毫无地位和尊严可言,可是苏小小竟然有人为其修墓,还有人凭吊纪念,这点非常不容易。

苏小小究竟有何魅力能让人如此铭记?

苏小小不是“妓”,是艺人,是才女

说起来,苏小小的出身,本也是富贵之家,自小能书善诗,才华横溢。因其长得娇小可爱,故名苏小小。遗憾的是,苏小小的幸福生活在父母双亡后便结束了。

无兄长的她,只得变卖家产,移居到西泠桥畔。从此她便和自己的乳娘靠着变卖家产的积蓄,开始了漂泊的生活。

因其自小天真浪漫,无拘无束,看待事情、问题的想法不被封建世俗观念所约束,所以她自制油壁车,喜爱乘车外出游玩,而她娇俏玲珑、气质优雅,常惹得一群文人雅士跟随,加之苏小小颇有文采,常在自己所住的小楼里,以诗会友,便逐渐成了钱塘一带有名的诗妓。

其实,我是不喜欢用“妓”这个字来形容苏小小的。这个字对于女性而言从来不是尊重的,就像我之所以写苏小小,也不是为了这样的噱头去写,反而想为她正名。

她是文人骚客向往的红颜知己,是封建女性打破壁垒的存在,仅仅因为她没有恪守封建礼教里的忠诚或者贞洁,所以用“妓”一字来形容,我觉得实在是对她的侮辱。

张振华曾大赞苏小小:

她是历史上最优秀的女孩,江南才女,绝代佳人!至于有人传言的她的身份到底算什么,我认为应该是古代的艺人。

我更愿意用艺人、才女来称呼她,这个女性是值得钦佩和欣赏的。

她是中国版的茶花女

对比现代在性观念和性行为上开放随意的女性,高举着性自由的大旗,我反而觉得苏小小这样女子的精气神,在现代是绝对不会有了。

她具有的优秀的品质,如才华美貌、重才轻利、慷慨相助、有情有义是多么得难能可贵。

“中国版的茶花女”

从后世多少文人墨客为其着笔书写就可以看出来,在他们心目中,苏小小不仅仅是一名名妓,她更像是文人骚客心目中的美好的理想。

曾有人称赞她是中国版的茶花女。在我看来,她比茶花女更洒脱自在,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名妓不少,但是像她这样被大多文人墨客怀念和铭记的却是少有。

单看小小的生平,确实让人心疼怜悯,十五岁父母双亡,十九岁因病香消玉殒,所爱的阮郁也弃她而去。她不得不在尘世中如浮萍一般漂泊。

可是如果抛开这样的想法,单看苏小小的所作所为,我却觉得又是极为豁达和洒脱的。

人生被逼无奈需要自己去生活的时候,她不仅彻底抛弃了封建理念,还乐于与文人骚客谈论诗词歌赋,遇见所爱之人便轰轰烈烈爱一场,爱人不在了,也不做纠缠,仍洁身自好,不为他人所动。

这样的女子莫说是在古代了,就是在现代,倘若真的经历如此惨痛经历的女性,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她这样,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明确的想要过好自由自在的人生!

2、苏小小的情是什么样的?

愿结同心结

很多人爱写苏小小和阮郁的悲剧爱情,可是在我看来,阮郁是配不上苏小小的。苏小小在爱情里和凡尘的女子还是一样,终逃不过爱情里的痴迷,如果写鲍仁,还是绕不开阮郁。

据传,苏小小曾在遇到阮郁时吟唱这首脍炙人口的《同心歌》:

“妾乘油壁车,朗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郎才女貌的邂逅,自然会干柴烈火地相爱起来。

但是就像我所说,阮郁终究是俗尘里的男人,和苏小小不过是短暂的风花雪月,他不会娶苏小小,也不过是贪慕其美貌和才名罢了。因其父生气其与苏小小混迹一起,便自己乖乖溜溜回到金陵娶妻生子了。

这样看来这个阮郁也是一个懦夫,架不住家族和世俗眼光里的压力。

也是,没有经济独立的浪荡公子,你指望他拿什么去爱苏小小?

苏小小墓

惺惺相惜的知遇之恩

苏小小不久后,便遇到了穷书生鲍仁,也就是后来的滑州刺史。比起阮郁,我更加欣赏鲍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比阮郁更加尊重苏小小,他把苏小小看成恩人,看成知己。苏小小之所以能被后人记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鲍仁对苏小小知遇之恩的感谢!

苏小小在鲍仁身无分文的时候,慷慨解囊救济他赶考,鲍仁因此得了钱物后才能赶考高中。等到他回来酬谢自己的恩人苏小小的时候,哪知她已红颜薄命,香消玉殒了。

鲍仁做了一件让我感到佩服的事情,他为苏小小择地造墓,只因为苏小小的遗愿是生在西泠,长在西泠,死后也只愿将尸骨葬于山水间。

“交际似浮云,欢情如流水。我的心迹又有谁知?小小别无所求,只愿埋骨于西泠,不负我对山水的一片痴情”。

质本洁来还洁去,苏小小至死也未成为任何男人的附属品,她仍是自由之身。

就像她自己很清楚,欢情不过是过眼云烟,她对鲍仁施以援手的时候,恐怕从未想到鲍仁是这样真正的重情重义之人吧!

鲍仁在西泠桥北畔造墓,并在她墓前立碑曰:钱塘苏小小之墓,在墓旁建了一座亭子,取名“慕才亭”。

“君子受惠不言谢”,在六角亭中留下了感激的知遇之情。

慕才亭

要知道,鲍仁感谢苏小小的方式有很多种,他完全可以悄悄的每年祭奠,或者是悄悄地着人为其写诗播送美名,但是他竟然可以不介意自己是因为青楼女子接济而得以赴考高中,直接为其择地造墓立碑,可以说是封建社会里一个先进而又了不起的士大夫。

历史上忘恩负义的男子太多了,懂得欣赏苏小小的男人不少,大多是图个新鲜有趣,真正理解敬重她的,恐怕只有鲍仁一人罢了!

3、苏小小的意义何在?

苏小小是文人真性情的“梦境”

苏小小的故事,最早出现于《玉台新咏》,而《乐府广题》也有相关记载。

写苏小小文人诗人确实很多,而且地位也很高,文人常把她与西湖边上的其他人相比较,就连余秋雨本人在自己的《西湖梦》里也花了很多笔墨写苏小小,他的解释很好地诠释苏小小之所以为文人所钟爱的原因。

妓女生涯当然是不值得赞颂的,苏小小的意义在于,她构成了与正统人格结构的奇特对峙。再正经的鸿儒高士,在社会品格上可以无可指摘,却常常压抑着自己和别人的生命本体的自然流程。

……

反之,社会历史的大光亮,又常常以牺牲人本体的许多重要命题为代价。单向完满的理想状态,多是梦境。

在我看来,苏小小超脱了古代女性固有的忠贞不二的形象,她抛弃世俗观念,活成了一个真正独立的女性,既能与文人骚客谈天论地,也敢爱敢恨,及时抽身不纠缠,爱惜人才,慷慨解囊救助穷书生。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她不是一个陷入爱情和封建世俗价值观念里的代名词,她就是她苏小小自己,超凡脱俗,不拘泥于爱情,更有洒脱的情怀,所以她那种富有哲理感的飘逸,才成为中国文人心头的圣洁之地。

正如余秋雨所言,文人墨客身上被正统的担子压的太重了,苏小小这样的潇洒自由,实在是不得不正视的一束生命之光!

文人墨客笔下多情的苏小小

后世在赞颂苏小小上,多着墨于其多情、美貌和才华。后人在一定基础上,也逐渐完善苏小小的形象:一些地方史志和传奇、戏曲也将苏小小进一步演绎成个性丰满的形象。

除了我开篇所说李贺的《苏小小墓》,白居易也曾拿苏小小和另外一个名妓关盼盼做对比,他更钦慕苏小小的自在潇洒和多情。

“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

清代钱塘诗人袁枚,号称风流冠世,也是苏小小的大“拥趸”,在一个随身携带、形影不离的印章上面,曾亲手镌刻了一枚印章,上有“钱塘苏小是乡亲”七个字。可见其对苏小小的喜爱和钦慕之情。

张岱也曾在《西湖梦寻》里提到过苏小小。不过苏小小的故事已经做了一些加工,写的是她死后的故事。大概说小小死后芳魂不散,入司马槱梦中吟唱《黄金缕》,后男子来到西湖边悼念她,不过三年也离世,与苏小小同葬一起。故事真假不知,不过也算是圆了文人墨客给苏小小香魂有所归的梦了。

张岱在《西湖梦寻》里提到过苏小小

宋.司马槱《黄金缕》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苏小小墓曾在2004年又重新修缮过。当时园林专家孟兆桢根据老照片反复推敲后重建了该墓。重建后的苏小小墓用泰顺青石雕琢而成,由六根方柱支撑,高3.15米,墓径2.6米,圈高0.9米。

重建后的慕才亭内有十二幅楹联,特意邀请了沈鹏、马世晓、黄文中等12位书法家题写。

现如今看来,苏小小这一生也是值得了,历史上被人铭记的女性不少,能有一方墓为人所凭吊的,却是少有,虽苏小小骸骨未在墓中,但我想她倘若香魂有所知,后人如此敬她赞她,也是对自己当初敢于追求自在的人生一种肯定吧!

有空定要再去杭州西泠桥,凭吊一下苏小小吧!

读书杭州历史上的趣事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尸骨 苏小小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