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空间大小 理解,栈空间大小为n,则最多的连续进栈操作的次数

2024-04-09 20:35:05 数码科技 投稿:LE
最佳答案百科知识网:我们知道栈是一种先进后出的结构,我们用顺序存储结构进行实现,也是很方便的,唯一的缺陷就是必须事先确定数组存储空间大小,万一不够用了,就需要编程手段扩展数组容量,非常麻烦。对于一个栈,我们只能经理设计出合适大小的数组进行处理,但是对于2个相同类型的栈,我们可

栈空间大小 理解

1

我们知道栈是一种先进后出的结构,我们用顺序存储结构进行实现,也是很方便的,唯一的缺陷就是必须事先确定数组存储空间大小,万一不够用了,就需要编程手段扩展数组容量,非常麻烦。对于一个栈,我们只能经理设计出合适大小的数组进行处理,但是对于2个相同类型的栈,我们可以共享其存储空间,最大限度的利用事先开辟的存储空间进行操作。

他们是数组的两端,向中间靠拢。top1和top2是栈和栈2的栈顶指针,可以想象,只要他们俩不见面,2个栈就可以一直使用。2栈见面时,也就是2个指针之间相差1时,即top1+1 == top为栈满。

对于2栈共享空间的push方法,我们除了要插入元素值参数外,我们还需要判断是栈1还是栈2的栈号参数stackNumber.注意:先判断栈满没有,先栈顶top+1后,然后在相应栈顶赋值。

对于2栈共享空间pop方法,参数就只需判断栈1和栈2 ,空栈返回ERROR,然后相应栈顶元素出栈,然后top-1。

栈空间大小为n,则最多的连续进栈操作的次数

2

商栈的作用其实类似于雕像,对周围的建筑有加成。商栈可以移动,我觉得基本上也算满足了玩家想要可移动雕像的需求,建的时候还发现了个没什么用的知识点,总共六个建筑,如果前面几个升五级了,最后一个建筑一级也会激活商栈,激活大概是按升级次数算的。

栈空间大小

3

表示储存空间可以储存的地方是从1到m的。

这样类型的题的解析通常有这句话:

1表示开口向上,

因为从1开始(从小的数开始),m比1大。

(开口指的是入栈出栈的那个方向)

m表示以m为底。

设栈的储存空间S(1:m),top=m+1,则m在栈底,1在栈顶”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top=m+1 大于m,所以m才是栈底的。是通过对比关系,得到的m为第的结论。

这是从网上各种找答案,加上我自己思考得到的结论

玛德好难啊啊啊

错误的话可以拜托指出来吗( •̥́ ˍ •̀ )

ps:top就是栈顶,指的是最后一个push进去的元素。

linux栈空间大小

4

linux的线程栈大小可以使用ulimit -s查看,对于ubuntu 2.6的内核线程栈的默认大小为8M

最大栈空间

5

由于SP的变化范围为0000H~FFFFH,()其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当栈满的时候,SP=0000H (由于8086压栈是由高地址端(FFFFH)到低地址端(0000H),SP不断减小),继续压栈,SP溢出(不会影响SS),将会让SP从FFFFH端向0000H端环绕,能够覆盖之前的值,也就是绝对地址最大范围也就和SP的最大范围相同SP可以指向的每个单元大小对应1Byte(这个单元大小和SP变化范围无关),由SP的变化范围可知SP可表示为16位二进制数,最大容量应该为

2^16 Byte=64KB

或者根据共有FFFFH+1个单元,(FFFFH-0000H+1)*1 Bit=10000H(Byte) =2^16 (Byte) =64KB

绝对地址计算方法(其实和CS:IP的计算方法相同):StackAddress=StackSegment*16+StackPointer;

其中*16可以表示为二进制数向左移动四位,对应16进制左移一位(加0)就可以了StackAddress=100F0+01A1 =10291(十六进制)

栈空间大小限制

6

堆栈使用两种基本操作:推入(压栈,push)和弹出(弹栈,pop):

1、推入:将资料放入堆栈顶端,堆栈顶端移到新放入的资料。

2、弹出:将堆栈顶端资料移除,堆栈顶端移到移除后的下一笔资料。

特点

堆栈的基本特点:

1、先入后出,后入先出。

2、除头尾节点之外,每个元素有一个前驱,一个后继。

软件堆栈

堆栈可以用数组和链表两种方式实现,一般为一个堆栈预先分配一个大小固定且较合适的空间并非难事,所以较流行的做法是Stack结构下含一个数组。如果空间实在紧张,也可用链表实现,且去掉表头。

栈空间大小可以修改吗

7

不可以增加,属于先进后出

函数栈空间大小

8

函数内申请的变量,数组,是在栈(stack)中申请的一段连续的空间。栈的默认大小为2M或1M,开的比较小。

全局变量,全局数组,静态数组(static)则是开在全局区(静态区)(static)。大小为2G,所以能够开的很大。

栈空间的大小

9

栈,在执行函数时,函数内局部变量的存储单元都可以在栈上创建,函数执行结束时这些存储单元自动被释放。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但是分配的内存容量有限。

  堆,就是那些由new分配的内存块,他们的释放编译器不去管,由我们的应用程序去控制,一般一个new就要对应一个delete。如果程序员没有释放掉,那么在程序结束后,操作系统会自动回收。

堆和栈主要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管理方式不同;

  2、空间大小不同;

  3、能否产生碎片不同;

  4、生长方向不同;

  5、分配方式不同;

  6、分配效率不同;

管理方式:对于栈来讲,是由编译器自动管理,无需我们手工控制;对于堆来说,释放工作由程序员控制,容易产生memory leak。

  空间大小:一般来讲在32位系统下,堆内存可以达到4G的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堆内存几乎是没有什么限制的。但是对于栈来讲,一般都是有一定的空间大小的,例如,在VC6下面,默认的栈空间大小是1M(好像是,记不清楚了)。当然,我们可以修改:

  打开工程,依次操作菜单如下:Project->Setting->Link,在Category 中选中Output,然后在Reserve中设定堆栈的最大值和commit。

  注意:reserve最小值为4Byte;commit是保留在虚拟内存的页文件里面,它设置的较大会使栈开辟较大的值,可能增加内存的开销和启动时间。

  碎片问题:对于堆来讲,频繁的new/delete势必会造成内存空间的不连续,从而造成大量的碎片,使程序效率降低。对于栈来讲,则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栈是先进后出的队列,他们是如此的一一对应,以至于永远都不可能有一个内存块从栈中间弹出,在他弹出之前,在他上面的后进的栈内容已经被弹出,详细的可以参考数据结构,这里我们就不再一一讨论了。

  生长方向:对于堆来讲,生长方向是向上的,也就是向着内存地址增加的方向;对于栈来讲,它的生长方向是向下的,是向着内存地址减小的方向增长。

  分配方式:堆都是动态分配的,没有静态分配的堆。栈有2种分配方式: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静态分配是编译器完成的,比如局部变量的分配。动态分配由alloca函数进行分配,但是栈的动态分配和堆是不同的,他的动态分配是由编译器进行释放,无需我们手工实现。

  分配效率:栈是机器系统提供的数据结构,计算机会在底层对栈提供支持:分配专门的寄存器存放栈的地址,压栈出栈都有专门的指令执行,这就决定了栈的效率比较高。堆则是C/C++函数库提供的,它的机制是很复杂的,例如为了分配一块内存,库函数会按照一定的算法(具体的算法可以参考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在堆内存中搜索可用的足够大小的空间,如果没有足够大小的空间(可能是由于内存碎片太多),就有可能调用系统功能去增加程序数据段的内存空间,这样就有机会分到足够大小的内存,然后进行返回。显然,堆的效率比栈要低得多。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堆和栈相比,由于大量new/delete的使用,容易造成大量的内存碎片;由于没有专门的系统支持,效率很低;由于可能引发用户态和核心态的切换,内存的申请,代价变得更加昂贵。所以栈在程序中是应用最广泛的,就算是函数的调用也利用栈去完成,函数调用过程中的参数,返回地址,EBP和局部变量都采用栈的方式存放。所以,我们推荐大家尽量用栈,而不是用堆。

  虽然栈有如此众多的好处,但是由于和堆相比不是那么灵活,有时候分配大量的内存空间,还是用堆好一些。

无论是堆还是栈,都要防止越界现象的发生(除非你是故意使其越界),因为越界的结果要么是程序崩溃,要么是摧毁程序的堆、栈结构,产生以想不到的结果,就算是在你的程序运行过程中,没有发生上面的问题,你还是要小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崩掉,那时候debug可是相当困难的。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电脑技巧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