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阅读量怎么买(微博阅读量怎么来的)

2024-04-03 13:59:32 综合百科 投稿:爱你的玫瑰
最佳答案微博阅读量是该博文被推送到其他网友首页而来的,其是指该条微博被显示在别人网页上的次数,每刷一次,回复(转发)条数的阅读量全部+1,不管别人看没看过。所以,该阅读量不能衡量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不能代表你眼神的停留,甚至不能衡量在屏幕上的展示量。 微博为何让人上瘾

微博阅读量怎么来的

1

微博阅读量是该博文被推送到其他网友首页而来的,其是指该条微博被显示在别人网页上的次数,每刷一次,回复(转发)条数的阅读量全部+1,不管别人看没看过。

所以,该阅读量不能衡量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不能代表你眼神的停留,甚至不能衡量在屏幕上的展示量。

微博为何让人上瘾?幕后推荐算法解密

2

编辑:Aeneas 好困

【新智元导读】大事件时常引「爆」热搜,微博服务器为啥挺得住?微博到处都是我的「互联网嘴替」,为何推荐内容如此深得我心?

2021年7月13日,劳累了一天的年轻人们,正准备躺平拿出手机,打开那熟悉的小破站App,一键三连自己最喜爱的up主的最新视频。

结果突然发现,自己的眼前一黑:

时隔一年,B站终于揭晓了这其中的奥秘:一个「诡计多端的0」。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即便是经历着用户的疯狂涌入,为啥这个微博,它没崩呢?

AI和微博有啥关系?

在揭开这个谜底之前,还需要从人工智能的发展说起。

7月27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指导、微博和新浪新闻主办的「融合生态 价值共创」2022新智者大会顺利召开。

在「智驱万物:AI推动万物互联的加速到来」议题中,微博COO、新浪移动CEO、新浪AI媒体研究院院长王巍发表了题为《云为数智 技术融合应用 赋能微博复杂业务场景》的主题演讲。

王巍表示,如果我们回顾机器学习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AI的总体发展趋势是:训练数据的海量化及多样化,AI模型的复杂化及通用化,算力的高效化及规模化。

第一,是多模态数据融合。

随着5G的快速发展,图片、视频类型模态内容在网络内容中占比越来越高,所以进行模态融合非常必要。

对于微博来说,如果能同时对文本、图片、视频进行多模态融合,也就可以更好理解这条微博所讲的内容了。

第二,是超大规模图计算。

相对其他机器学习模型,超大规模图计算有个特殊的优势:通过信息在网络中的传递,促进信息的流动、汇聚与集成。

比如对于行为少的冷启动用户,我们可以通过他关注列表中的人,以及这些人发布的内容,通过信息传播来推导这个用户的兴趣。

第三,是AI研发的哑铃模式。

目前的AI研发重点,一个是越来越大的超级大模型,一个是模型小型化技术。

我们都知道,目前随着模型参数规模越来越大,模型效果越来越好,高精度模型仍然在持续增大,比如2018年Google的Bert刚出来的时候,模型参数规模是3亿,不算太大,但是之后这个数字一直在飞速增长。

OpenAI研发的GPT-2模型,参数规模15亿,GPT-3模型,参数规模1750亿,而到了2021年Google发布的Switch Transformer,参数规模已经达到了1.6万亿。

另一方面,虽然说模型越大效果越好,但是因为模型过大,有时会导致无法让实际应用落地。所以研发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将这些大模型小型化、轻量化,比如模型蒸馏、模型剪枝等技术。

第四,是AI模型从专用模型走向通用模型。

谷歌在2021年下半年公开了Pathways模型框架,首先提出了这一构想,希望通过构造一个通用的大模型,达到「一个模型做千万件事」的目标。

具体的思路是,不同任务数据输入后,通过路由算法,选择神经网络的部分路径,到达模型输出层。不同任务既有参数共享,也有任务独有的模型参数。

10亿节点+100亿边的超大规模图

为何讲了这么半天机器学习?因为接下来要登场的,就是「微博特色推荐系统」了。

众所周知,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网络,微博目前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5.82亿了!这样大的用户规模,必然会让微博上的网络环境十分复杂。

再加上内容时效性强、多样性高,现在的网络大事都会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引爆。

另外,微博面临的场景还很多元化,需要在关系流、热点流、视频流等众多场景中给用户分发他们感兴趣的「千人千面」的内容。

我可以没有手指,但不能没有手机

面对复杂的业务场景,微博是怎样通过AI和大数据,做出能随机应变的推荐系统的呢?

王巍向我们介绍说,微博推荐系统整体由三部分构成:内容理解、用户理解,以及推荐系统。

首先,是内容理解。

如果要想搞明白一个微博到底在说什么,仅仅理解文本内容是不够的,必须采用多模态理解技术,融合博文、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

为此,微博训练了自己的微博多模态预训练模型,通过「对比学习」,用这种自监督学习方法,来进行多模态预训练。

下图的这例子就展示了微博是怎样利用自带的「话题」来自动构造训练数据的。

比如,我们把两个都写着「训练中的拉什福德」的微博当作正例,随机选择一些不同话题的微博作为负例,这样就能自动构造训练数据。

对于某条微博,其中的文本内容通过Bert编码,图像和视频内容通过ViT编码,然后通过fusion子网络进行信息融合,形成微博的embedding编码。这就是一种预训练过程。

经过预训练,学好的微博编码器可以拿来对新的微博内容进行多模态编码,形成embedding,应用在推荐等下游任务中。

其次,在用户理解方面,微博采取了超大规模图计算,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阅读兴趣。毕竟微博自带社交媒体属性,天然地就和大规模图计算非常匹配。

利用用户和博文作为图中的节点,以用户间的关注关系、用户和博文的阅读及转评赞等互动行为构造图中的边,微博建立起了包含10亿规模节点、100亿规模边的超大规模图。

通过大规模图计算中的信息传播、汇聚和集成,形成表征用户兴趣的embedding向量,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兴趣。

如此一来,也就可以同时搞定用户之间的关注关系、用户和博文的转评赞等等的互动行为了。

在理解了用户在讲什么、理解了微博用户的兴趣之后,微博推荐系统就会将高质量的微博,个性化地分发给感兴趣的用户。

那么,如何在这种复杂场景下构造高效率的推荐系统呢?

微博采取的是采取了多场景建模的方式。最理想的情况是,只构建一个推荐模型,用它来服务多个场景。

那么如何表示场景间的共性和个性呢?可以通过网络参数在场景间共享,或者场景自己独享私有网络参数,来体现场景的共性与个性。

比如这张模型图,在模型的底层特征输入层,以及网络中间的一部分「专家子网络」,这些网络参数是各个场景共享的;而其他子网络参数则是某个场景所独有的

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通过一个模型服务多个场景,节省模型资源。

唐山事件:流量暴涨一倍怎么办?

现在,说回到最初的那个「悬念」上来。

对于微博来说,这个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会「炸」的热点,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比如,最近全民关注的「唐山事件」,事件当天的热点流量,比日常流量峰值翻了整整一倍。

对此王巍表示,微博在很早就应用了微服务+Docker容器化技术,不仅提升服务运维的效率,而且还实现了服务动态扩缩容能力。当前,微博已经具备了10分钟调度超过一万台的扩容能力,可以有足够的服务器来应对热点流量。

此外,微博还建立了热点监测机制和热点联动体系,并通过微博自研的Weibo Mesh技术,实现不同服务间跨语言的高效调用,提升整体服务的性能,和联动扩容效率。

最后,微博采用了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技术。利用CPU实时抢占式调度技术与容器化技术相结合,实现微博服务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能力。

综合了上面这些操作之后,在有热点流量来袭时,就可以秒级承接核心服务的热点流量了。

最后,让我们再来回顾下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如果说PC互联网是网络世界的开端,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则让我们将这无形的信息空间装进了口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叠加融合,我们进入了智能信息时代。

而现在,最火的话题就要数元宇宙了。从去年开始,元宇宙就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比如数字孪生、数字人、XR、区块链技术等。

王巍认为,目前基于AI、区块链、XR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已经体现了一些元宇宙的雏形。诸如游戏、社交等领域,都是元宇宙非常好的应用场景,会引爆大家参与元宇宙的热情。

「新智者Talk」来袭!

就在今天下午,我们即将迎来「新智者Talk」圆桌论坛!

元宇宙时代,我们该如何与数量庞大的虚拟人相处?在论坛上,新智元杨静、腾讯云蔡弋戈、商汤科技栾青、英伟达何展、奥丁科技张玥,与你一起畅聊元宇宙未来与数字新人类。

「2022新智者大会」开启,微博、新浪新闻联合主办,新智元战略合作:2022年7月27日本周三已上线,快来预约直播啦!

微博的变与不变

3

编辑导语: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微博开屏的标语似乎决定了它的属性。而如今在短视频的天下,微博也在随着时代而变化。本文对微博这十几年来的变与不变进行阐析,一起来看看。

微博正在刷新外界对它的认知。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微博成了运动员社交互动的第一平台,根据微博方面公开的数据:各国运动员发博超2500条,运动员分析增量近4500万,而北京冬奥会整体流量也超东京奥运会,全网讨论量近3亿,全网互动量11.1亿,话题总阅读量超4500亿,热搜上榜3597个。

微博依然保持着“舆论场”的位置。根据最新发布的Q4财报,月活跃用户和日活跃用户继续走强,分别达到5.73亿、2.49亿。2009年上线,微博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在互联网界,虽不再是少年,但微博却是少有的、能吸引年轻人的老牌平台,用户群体覆盖了80、90、00后三代人,其中,90后和00后的占比已经接近80%。

和其它用户群体不同,这些新势力是互联网世界的原住民。

某种程度上,微博也因他们而改变。他们不甘心藏匿于数据背后,比起数据赋予他们的身份标签,他们更愿意用兴趣标榜自己,围绕兴趣建立圈层,而这圈层所带来的消费,均由社交关系紧密连接在一起,抛开公式和数字实时反应变现效益,当我们再度定义微博时,它背后所隐藏的隐性价值,变得更有讨论价值。

这些隐性价值的背后,是微博这十几年来的变与不变。

一、微博的新旧场

诞生之初的微博,主要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网页或手机客户端,将身边发生的事情以图文形式上传,与粉丝一起分享、讨论,与此同时,人们还可以通过关注功能,及时看到被关注者发布的信息,这就决定了,当时的微博,是属于大V们的时代。

和传统媒体不同,作为公共信息系统的微博,它的信息来源多元,在一些焦点事件和话题的传播中,不同来源、不同角度的信息间形成了互补,随之提高的传播质量带动了用户规模生长,大量用户开始纷纷注册,他们在微博上浏览大V动态时,也开始向外分享自己的生活。

通过提供高热度内容的讨论平台,基于本身的独特定位和开放属性,微博的用户规模开始快速增长。

和用户一起涌入的,还有各大品牌主。微博作为新兴媒体,为品牌方与用户进行直接沟通提供了平台,这个时间段品牌的基础营销策略为:打调性、做互动,比如宝洁、欧莱雅、MINI中国等均加入微博,并为官方微博账号设计人格化角色,与用户做互动沟通,植入品牌信息的话题运营,成了代表性的新的社交玩法,也从开启了社会化营销时代。在微博热点性不断上升的影响下,品牌方也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热点营销和创意营销上。

在此期间,微博由于年轻化和娱乐化被市场看好。娱乐的互动的属性越来越高,是明星首选的发声和社交阵地,更年轻的粉丝们走进微博。相关数据显示,仅2018年,微博上娱乐明星粉丝总人次同比增长39亿,全年娱乐活跃粉丝近7500万,品牌利用明星在微博实现了68.2%的热度增长,互动量环比提升了518.8%。

然而,微博不止娱乐,微博以及用户都在进化。

“社交+视频”、“社交+直播”兴起,微博顺势推出了“微博故事”,主打15秒以内竖版短视频,着力熟人社交,鼓励普通用户创作、分享更多短视频内容,与此同时,微博也开始放开了140字限制,以此促动用户更深度的内容表达;2020年推出的视频号,被外界看作是微博故事的升级版,微博特有的“精准投放+品牌曝光+成长资源”模式,成了短视频博主破圈的利器,截至去年12月,微博视频号的开通规模已经超过2500万。

这种机制上的变化,让微博和之前变得不太一样。眼下的微博拥有名人、明星与娱乐、体育、综艺与电视节目、时尚、美妆、金融和游戏等46个垂直领域内容,覆盖了大众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28个垂直领域内容在2021年6月的月流览量均超过100亿次。

沿着这种逻辑,微博的分发机制也发生了变化,从纯粹的时间序列演变为基于用户兴趣偏好推送的“兴趣流”和基于社交关系的“关系流”内容推荐,“兴趣流”基于用户兴趣,将全站热点及垂直领域内的优质内容筛选出来个性化地向用户推送,给垂直类账号增加了更多的曝光机会,与此同时,在体育、游戏等重点领域也补强了重点IP和热点事件的结合。

可以感知到的是,微博的新场域正在被建造,王高飞也曾提及,“丰富平台内容生态,服务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是微博的新方向。

二、不变的场域动力

对于微博来说,不断变化的背后其实是对用户需求不变的洞察。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用户,范围比想象中要大得多。作为公共沟通的系统的微博,纵向来看,能够实现信息的“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横向来看,微博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对话提供了可能。

出于对快速实时信息获取的渴望,微博中时事热点与兴趣领域的交融,形成了微博自身的场域动力,让用户习惯于打开微博,而在微博所建构的场域中,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会形成从被动输出到主动获取的变化。

过去,微博的大众社交媒体属性,一直让人们误以为以兴趣所建立的联接属于弱社交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市场营销高效率和实际效果,品牌方往往会搭建起以品牌为管理中心的强关系圈,并以ROI、GMV等作为硬性指标进行考核。

但人们容易忽略的是,未来式的市场营销已经不单单是从一端向另一端,而是品牌与总体目标用户群的交流全过程。这一点,和微博不谋而合,有过品牌打造经验的人都知道,微博是少有的几个能让品牌的市场营销活动和用户群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社交平台,品牌方在微博的首次推荐下,形成品牌曝光,又在社交关系之下,完成再次曝光,进而产生品牌与总体目标用户群之间的强关系,而这些都是数据和公式无法计算的。

人们在微博中的自我纪录、情绪抒发、意见表达都是社会生活状态的一种感知传达,由此形成的意见和态度本身更是舆论的一个指征。和熟人社交圈不同,微博成为了更私密的存在,借此提高了用户的表达欲望和真实性,用户也乐于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由此汇聚而成的舆论趋势也是微博潜在价值的体现。

以去最出圈的蜜雪冰城魔性MV为例,一经发布,微博上#这是蜜雪冰城新歌吗#话题就冲上热搜第一,相关话题阅读量超6亿,还衍生出相关蜜雪冰城表情包,甚至还有一些网友翻出了蜜雪冰城此前对IP形象雪王的情景设定,一时间,大量用户开始竞相玩起了梗,无形间给蜜雪冰城造了一波势。

正如微博营销高级副总裁葛景栋在演讲中所提到的:

微博隐秘的商业力量在于,可以成为品牌的“眼睛”,去洞察市场、感知消费者,和品牌携手,围绕“品牌流行感、归属感和信任度”提供社交新营销的解决方案。

三、数据价值再定义

平台方面的权威专家桑吉特•保罗•乔杜里认为,建立一个成功的平台往往需要4个步骤:

找出某个消费用例的痛点;找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任何互动当中的核心价值单元或社交对象;设计出一个促进这种交互的方法;围绕这一交互建立一个网络。

近几年,品牌方对于私域的看重,已经侧面反映出对客户终身价值的看重,根本在于希望能和消费者建立沟通桥梁,将弱关系转化为强关系连接,这标志着流量思维正向用户思维转化,微博社会化营销的思维模式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尊重用户、理解用户。

一直以来,围绕热点事件所形成的实时反馈,微博为品牌主所带来的关注度、讨论度,是微博不变的隐性价值体现。而微博自身内容所具备的舆论属性,让它能快速帮助品牌方完成对消费者洞察,通过厘清消费者的真实诉求,进而培养消费者忠诚度,在这个基础上,微博品牌号就变成了帮助品牌主完成从公域流量向私域的转化的关键拼图。

这一点,其实也是微博对数据价值的再创造。过去一年,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导致广告行业整体承压,品牌广告收入增速也有所下滑,但微博却依然受到品牌广告主们的青睐:根据微博财报披露,2021年第四季度广告收入达5.5亿美元,同比增长21%,2021年全年广告营收达19.8亿美元,同比增长33%。

某种程度上来说,微博是人人都能直接参与其中的舆论场,而它链接品牌与大众的能力,目前在各类媒介中是尖子生,这也是当下爆火的短视频平台所不能比拟的,微博所兼具媒体属性与用户开放共创属性,让大众事件发生时,微博永远是响应的第一阵地。

也许在微博的使用用户看来,微博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内容、形式的变化都带来了感知上的新体验,但是对于微博本身来讲,微博也许还是过去的那个微博,和它的用户一样年轻着,刷新着关于价值的定义。

作者:阮雪,编辑:桑明强;公众号:新眸

本文由 @新眸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WwW.BaiKeZhishi.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