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聚合反应定义(什么是聚合反应?)

2024-04-08 03:20:46 综合百科 投稿:口天吴
最佳答案聚合反应是由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过程。一种单体的聚合均称聚合反应,产物均称聚物。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参加的聚合,则称共聚合反应,产物称为共聚物。聚合反应中的使用单体、溶剂、引发剂、催化剂等大多是易燃、易爆物质,使用或储存不当时,易造成火灾、爆炸。 光引发剂的

什么是聚合反应定义

1

聚合反应是由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过程。一种单体的聚合均称聚合反应,产物均称聚物。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参加的聚合,则称共聚合反应,产物称为共聚物。聚合反应中的使用单体、溶剂、引发剂、催化剂等大多是易燃、易爆物质,使用或储存不当时,易造成火灾、爆炸。

光引发剂的定义及分类

2

一、定义

光引发剂又称光敏剂,是一类能在紫外光区(250~420nm)或可见光区(400~800nm)吸收一定波长的能量,产生自由基、阳离子等,从而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固化的化合物。

凡经光照能产生自由基并进一步引发聚合的物质统称光引发剂。

二、分类

自由基聚合光引发剂:裂解型光引发剂、夺氢型光引发剂;阳离子聚合光引发剂。

三、裂解型光引发剂定义

所谓裂解型光引发剂是指引发剂分子吸收光能后,跃迁至激发单线态,经系间窜跃到激发三线态,在其激发单线态或三线态,分子结构呈不稳定状态,其中的弱键会发生均裂,产生初级活性自由基,引发聚合。

光引发剂分子吸收光能后,由基态变成激发态激发态分子发生 Norrish Ⅰ反应,羰基和相邻碳原子间的共价键拉长、弱化、断裂,生成初级自由基:X - Y------(X…Y)·→X·+ Y·

(上式中,生成的2个初级自由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1 裂解型光引发剂分类

苯偶姻及衍生物;苯偶酰类;烷基苯酮类;酰基磷氧化物;苯甲酸甲酸酯;酯化肟酮化合物;芳基过氧酯化合物;有机含硫光引发剂。

四、夺氢型光引发剂

通过夺氢反应形成游离基,如BP。

夺氢反应机理:X------- X· --------  XH·+ R·(式中 ,X与 RH可以相同)

激发态的光引发剂分子从活性单体、 低分子预聚物等氢原子给予体上夺取氢原子,使其成为活性自由基,引发聚合反应。

4.1 夺氢型光引发剂分类

活性胺;二苯甲酮类/叔胺体系;硫杂蒽酮类/叔胺体系;蒽醌/叔胺体系;樟脑醌/叔胺体系。

五、阳离子光引发剂

阳离子光引发剂是另一类非常重要的光引发剂,包括重氮盐、二芳基碘鎓盐、三芳基硫鎓盐、烷基硫鎓盐、铁芳烃盐、磺酰氧基酮及三芳基硅氧醚。它的基本作用特点是光活化使分子到激发态,分子发生系列分解反应,最终产生超强质子酸(也叫布朗斯特酸),作为阳离子聚合的活性种而引发环氧化合物、乙烯基醚,内酯、缩醛、环醚等聚合。

5.1 阳离子光引发剂分类

重氮盐;二芳基碘鎓盐;三芳基硫鎓盐;烷基硫鎓盐;铁芳烃盐;磺酰氧基酮;三芳基硅氧醚。

六、常见光引发剂介绍

6.1 常用光引发剂型号

6.2 184

6.3 1173

6.4 TPO

6.5 TPO-L

6.6 819

6.7 907

6.8 369

6.9 MBF

6.10 BDK(651)

6.11 2959

6.12 BP

6.13 ITX

6.14 DETX

6.15 PBZ

七、理想光引发剂特点

廉价、合成简单;光引发剂及其光裂解产物应无毒无味;稳定性好、便于长时间储存;吸收光谱须与辐射光源的发射谱带相匹配;系间窜跃效率要高;较高的引发效率。

八、光引发剂选择原则

根据预聚体和单体的类型选用活性适当的光引发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反应活性,用量少,引发效率高;要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85℃以下不分解,应有长时间的储存稳定性;最好是几种光引发剂复合使用,在不同的波长范围都能引发固化,比单一光引发剂固化速度快;光引发剂与胺促进剂EDAB配合使用;气味小、无毒害、无环境污染;价廉易得,成本较低。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定义 反应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