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娘娘(“孃孃”在上海话里是啥意思)

2024-04-18 13:39:41 综合百科 投稿:爱你的玫瑰
最佳答案在上海浦东,嬢嬢的含义是比较特别的。在父亲家族这边,凡是比父亲小的女性亲属,比如父亲的妹妹,表妹,堂妹等,都可以叫嬢嬢。而比父亲大的,则叫寄妈。同样,在母亲家族这边,凡是比母亲小的女性亲属,也都叫嬢嬢,大的也叫寄妈。还有就是,和自己父母关系走的近的,岁数

“孃孃”在上海话里是啥意思

1

在上海浦东,嬢嬢的含义是比较特别的。

在父亲家族这边,凡是比父亲小的女性亲属,比如父亲的妹妹,表妹,堂妹等,都可以叫嬢嬢。而比父亲大的,则叫寄妈。

同样,在母亲家族这边,凡是比母亲小的女性亲属,也都叫嬢嬢,大的也叫寄妈。

还有就是,和自己父母关系走的近的,岁数小的非亲属女性,也一般都以嬢嬢称呼。

也就是说,比自己父母小的亲戚女性,都可以叫嬢嬢!

春节云拜年必备!爷叔讲上海人的亲戚称呼!这次统统搞清楚啦

2

今年春节,

流行云聚会,电子拜年!

一位上海阿姨就做出了表率~

不吃呀!

不出来了!

自己管自己吃好嘞~

硬核到让人无力反驳。

戳下图了解↓↓↓

不过,

虽然不见面,

微信视频里,电话里

总是要亲亲热热喊上一声的!

特别是

今年不能来上海过年的亲戚,

更要用阿拉上海话暖心问候了!

平时不怎么见面的

七大姑八大姨,

你知道应该怎样称呼吗?

“老婆的弟弟,应该叫伊啥?”

“爸爸,那个给我发微信红包的阿姨

该怎么叫啊?”

上海老克勒王蔚老师,

他是*的首席记者,

也是一位钻研上海方言的

上海爷叔!

今朝,

王蔚爷叔就来和大家聊聊

上海人亲戚之间的称呼。

让你在各路亲戚的云聚会里

得体、从容、热情!

亲眷道里的称呼

文/朗读 * 王蔚

线上拜年,也要亲亲热热地叫别人一声,互相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这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现在的80后以下的年轻人,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没什么嫡亲的兄弟姐妹,有的只是一些堂亲表亲,对亲戚称呼也是稀里糊涂。前几年,连电视台的有些节目主持人也弄不清令尊令堂与家父家母,真的是贻笑大方。

看到朋友的爸爸妈妈,现代社会再叫“令尊令堂”也怪怪的,又不是拍电视剧,大大方方叫一声叔叔阿姨就可以了,也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或者谁谁谁的爹爹,谁谁谁的姆妈。当然,毛脚女婿毛脚新妇,在没有敬改口茶前,一般是不叫对方父母为爸爸妈妈的。

过年,最重要的事情是给长辈拜年问好。上海人称呼祖辈,可以按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统一的普通话叫法,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上海人还会把爷爷奶奶叫作“阿爷阿娘”。唯一不同的是,北方人把外公称为姥爷,把外婆称为姥姥。上海人是从来不叫姥爷、姥姥的。

上海人最形象的讲法,阿拉外婆是穿旗袍的,是喝咖啡的。从前,上海小囡只在电影《小兵张嘎》里听到过“姥姥”这个词。张嘎子一声长长的带哭腔的喊声“姥姥”,让许多观众落下了眼泪。因为,姥姥被葛优的爹爹演的日本鬼子杀害了。

怪就怪在,听有些川沙人、崇明人讲,他们是不叫外公外婆的,直接叫阿爷阿娘。比如,我们单位的小陆,是启东人。启东、南通与崇明方言相通,民风相近。他们不分奶奶和外婆,统称“婆啊”。不分爷爷和外公,统称“公公”。我也问了崇明人,真的是这样讲的。

春节里,丈夫遇到妻子的兄弟,怎么称呼,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郎舅关系,上海人称大舅子、小舅子,但是,上海人一般又不会直接叫对方舅子,往往是跟着老婆喊哥哥或弟弟的。假如,杨振宁遇到翁帆的哥哥,虽然岁数可能比杨振宁要小许多,但也是要叫哥哥的。跟着配偶叫人,这也是中国传统。

讲到郎舅关系,亲眷之间还有一种关系称谓,叫妯娌,是指兄弟的妻子之间的关系。上海闲话“妯娌”怎么读?问了许多老上海,他们都说,这是个北方外来词,上海话里是没有的,硬要按普通话来读也可以,音同“局里”,但总归觉得太书面语了。

我的同事天宝是南汇人,我叫他回去问问他的妈妈,“妯娌”的南汇话怎么读,他妈妈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意译的,叫“爱索罗弟新妇”,还有一种叫“白母笃”。办公室里另外一个老搞笑的女生,听见后觉得特别像日语,便马上去查了日语字典,很有趣,日语的“妯娌”居然读作“有慢笃有慢”,跟南汇话“白母笃”的读音蛮接近的。这是巧合还是本身就有历史渊源,还没人考证过。

那么,“妯娌”的上海闲话究竟怎样读?比较统一的叫法是“伯姆道里”。想想也对哦,小孩子见到自己爹爹的哥哥,不是叫伯伯的吗?伯伯的妻子与我的妈妈,不就是“伯姆道里”吗?

还有一些是上海方言特有的称谓。比如,孃孃,就是爸爸的姐妹,北方人叫姑姑。还有,妈妈的姐姐,上海人叫“大姨妈”,千万不能用普通话来读哦。

从前,全中国都流行叫“师傅”,现在不大听到了。那可能是计划经济、产业工人占绝大多数的时代的一种特定叫法。现在,碰到陌生人,一般男的叫先生,女的叫女士,显得文明礼貌。叫师傅,总觉得少了点文化气息。当然,上海有一个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看到我就是老亲热的叫我“王师傅”的。

再啰嗦一句,看到女士,特别是年纪吃不太准足的女士,千万不要冒冒失失叫人家“阿姨”,叫一声姐姐,大家都开心。虽然现在有些80后已经开始奔五了,但侬叫人家一声阿姨,人家肯定是要对你白眼睛的。

最后,

小侬送上一张超实用的

《上海人亲戚称呼表》

拜年必备图谱,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会叫错人了

以及

今年的拜年新姿势~

你家里的亲戚称谓是怎么叫的呢?

也欢迎大家留言哦!

上海人这样过年~请戳↓↓↓

上海话里的「鼠」怎么念?上海人自动分成了两派!你站哪一边?

万万没想到,上海过年也吃饺子?!千真万确,不信你看~

上海爷叔告诉侬:老底子上海人为啥不过小年?小年夜到底吃点啥?

阿狗阿猫、阿潽阿潽、阿爹拉娘…哈有味道!请戳↓↓↓

上海话里的“阿”大有讲究!阿木林居然是外国人?

“晚”在上海话里居然有3种读音?请戳↓↓↓

为啥*要叫“新民夜报”?困惑上海人多年的问题终于有答案了!

上海爷叔讲惹气的上海闲话!“筷子”怎么读?正宗310都会念错

听上海爷叔讲正宗上海闲话!这些快要被“遗忘的词”,你都会读吗?

【田小鱼综合编辑 】

音频及文章,由*首席记者王蔚 授权发布

“娘娘”“伯娘”“mai”“卯”…… 重庆方言喊妈,句句都亮了

3

近日,上海小学语文教材将“外婆”改成“姥姥”又改回一事,引发了网友对亲戚称呼的大讨论。重庆人豪爽,对人的称呼也可谓千变万化。你知道重庆方言里,对于亲戚的称呼都有哪些说法吗?昨天,记者随机采访了数十位轨道族,对于常见的妈妈、姑姑、外公外婆、姐夫等身份,重庆各地的叫法竟大有不同。来看看你都听过哪些。

“妈妈”

各地方言称呼:娘娘、伯娘、mai、卯

赵亚宁(54岁)

我是酉阳人,我们那个年代,民风保守又是生活在农村,称呼母亲都是叫“娘娘”或者“伯娘”。

刘小姐(30岁)

第一次跟老公回彭水老家,听见他叫妈妈“卯”(音同,mǎo),完全没懂得起啥意思。

安女士(47岁)

现在年轻一辈的可能都没听过了,我们小时候喊妈妈都是喊“māi”,我也不晓得是哪个字,音是这个音。

“姑姑”

各地方言称呼:孃孃、老子、满满

小陈(19岁)

我是沙坪坝土著,从小都是喊“孃孃”。不过其实现在,好像年龄和妈老汉差不多的女性,一般看到也都喊“孃孃”。

李小娜(20岁)

哈哈哈,我来自区县,我们那点喊姑姑叫“老子”,大姑、二姑在我们那边就是“大老子”“二老子”。

安女士(47岁)

我平时逗是喊“孃孃”,不过老公老家那边是喊“满满”,一起回去过了几次年也习惯了。

“外公外婆”

各地方言称呼:婆婆爷爷、尕尕、尕公尕婆

许小姐(29岁)

我的娃儿4岁,管两边的老人都称呼“婆婆、爷爷”,都是双方的父母,我和老公觉得分别喊太麻烦,而且区别称呼,怕老人有想法。

戴先生(40岁)

我是云阳人,我们那边喊外公就喊“大尕尕”(尕:方言读gā),外婆是小尕尕。

谭同学(17岁)

喊尕公尕婆。小时候听大人唱过有个儿歌“黄丝黄丝蚂蚂,尕公尕婆来吃嘎嘎”。

“姐夫”

各地方言称呼:姐哥、老挑、哥哥

张先生(32岁)

我没得姐姐,我老婆有姐姐,对姐夫一般就喊“哥二”,有时候开玩笑会喊“老挑”。

高小姐(41岁)

一般没得恁个正式地喊“姐夫”,都是喊“姐哥”“哥哥”这种。

张老侃

(重庆文化名人)

在川渝方言里,以前姐妹的丈夫会互称“老挑”或者“挑挑”,这是因为每到收获季节,女婿回到丈人家帮忙收割,就会用“挑”,所以相互之间会互称“挑担”。

记者 龙玉玲

编辑 吕文霁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啥意思 上海话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