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盖菇怎么做好吃 大球盖菇做法

2024-03-30 18:38:47 舌尖美味 投稿:爱你的玫瑰
最佳答案大球盖菇(球盖菇)500g、青椒1个、瘦肉80g、盐1小勺、热炒鲜露1勺、水淀粉1勺。球盖菇洗净,青椒切片,瘦肉切成薄片。瘦肉用盐、料酒和生粉腌制一下后,放入锅里,熘炒至变色,捞起备用。锅中留油,放入青椒翻炒,倒入球盖菇翻炒片刻。加入1勺盐调味,倒入滑炒过的肉片,倒

大球盖菇怎么做好吃

1

大球盖菇(球盖菇)500g、青椒1个、瘦肉80g、盐1小勺、热炒鲜露1勺、水淀粉1勺。

球盖菇洗净,青椒切片,瘦肉切成薄片。

瘦肉用盐、料酒和生粉腌制一下后,放入锅里,熘炒至变色,捞起备用。

锅中留油,放入青椒翻炒,倒入球盖菇翻炒片刻。

加入1勺盐调味,倒入滑炒过的肉片,倒入1勺家乐热炒鲜露。

炒至球盖菇和肉片熟后,淋上少许水淀粉勾芡即可。

四十八、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

2

大球盖菇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而且营养丰富,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很强的抗性,可以直接采用生料栽培或发酵料栽培,栽培管理技术简单且原料来源丰富,栽培后的废料还能改良土壤,增加肥力。

(一)栽培场所选择

可选择保护地设施或林地等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栽培场所,栽培前进行杀虫灭菌等消毒处理。

(二)选择适宜的品种

选用优质、抗逆性强、发菌快、菌丝生长旺盛品种,主要有盖菇1号、明大128、球盖菇5号等。

(三)生料栽培

大球盖菇生料栽培用种量大,要求在温度较低的季节铺料播种,播种后马上覆土。

1.配方

(1)玉米秸玉米芯配方:玉米秸60 %,玉米芯粉36 %。

(2)稻草玉米芯配方:稻草76 %,玉米芯粉20 %。

(3)稻壳稻草配方:稻壳48 %,稻草48 %。

(4)稻壳玉米芯木屑配方:稻壳32 %,玉米芯粉32 %,阔叶杂木屑32 %。

以上配方都要加入米糠2 %、石膏粉1 %、石灰粉1 %,且含水量为65 %-70 %。

2.拌料

原料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无农残,颜色和气味正常,先将原料在阳光下暴晒2-3 d,使用前切段粉碎成5-20 cm长,然后用1 %-2 %的石灰水浸泡1-2 d,清水洗过后沥去多余水分后待用。拌料时将石膏粉等辅料提前拌匀后分层撒在料堆中间几层,不能撒在顶部和边缘,以免挥发流失过多,然后用清水拌料,一定要将辅料拌匀,培养料含水量65 %-70 %。

3.铺料播种

(1)保护地设施栽培。播种方法有穴播、层播和混播三种。将拌好的培养料铺在整理好的畦床上,采用层播法,即铺一层培养料播一层菌种。一般铺3层培养料、播2层种,下层培养料厚5 cm、中层培养料厚12-15 cm,上层培养料厚3 cm,铺料厚度以20-25 cm为宜。每平方米铺干料25-30千克。木屑菌种每平方米播种量500-600克,谷粒菌种每平方米播种量350-500克。播种后整平料面并稍压实,覆盖塑料薄膜或稻草帘,以利保温保湿发菌。也可直接覆土(一次覆土),覆土厚度2-3 cm。

(2)林下栽培:林地栽培大球盖菇先做好畦床,畦床宽90-100 cm、畦深5-10 cm。畦床做成龟背形,将表土取一部分堆于畦床旁,以供覆土使用。铺料面积以1平方米、高25 cm堆成梯形为宜。第1层铺料厚5-7 cm,用稻草作培养料采用覆瓦式或条状平铺于畦床表面,稍压实后均匀播一层菌种,其上再铺一层12-15 cm厚的培养料,稍压实。最上层再铺2-3 cm厚的培养料,以不见菌种为度。铺料厚度以20-25 cm为宜,1平方米铺干料20-25 kg。

4.覆土

覆土时间根据不同栽培季节、不同气候条件灵活掌握和区别对待。第一次覆土覆土厚度1-2 cm,并在覆土上盖稻草遮阴。待大球盖菇菌丝体接近长透料层时再进行第二次覆土,覆土厚度2-3 cm。覆土要均匀一致,含水量应达到35%-37%,pH值在5.7-6.0的偏酸性疏松壤土为宜。

(四)发酵料栽培

1.栽培配方

(1)稻壳稻草配方:稻壳50%,稻草40%,干牛粪5%,过磷酸钙2%。注:牛粪必须晒干后粉碎。

(2)玉米秸玉米芯配方:玉米秸秆57%,玉米芯粉35%,麸皮5%。

(3)稻壳玉米芯菌渣配方:稻壳35%,玉米芯粉32%,黑木耳菌渣30%。注:菌渣为未污染且晒干粉碎。

以上配方都要加入石膏粉1%、石灰粉2%,且含水量为65%-70%。

2.建堆

原料经过切段、粉碎、晒干、碾压、浸泡软化等措施处理后进行堆置发酵。料堆宽1.5-2米,长度不限,辅料提前拌匀后分层撒在料堆中间,浇水从第3、4层开始,边堆料边分层浇水,直到料堆建好四周有水溢出、但不流出为宜,一般料堆高1.2-1.5米,建好后用塑料薄膜覆盖。

3.翻堆

要翻堆1-2次。建堆2 d后料温达到70℃-75℃,第3 d堆温下降进行第一次翻堆。堆温再升至60℃以上进行第二次翻堆。第二次翻堆时,将石膏粉等余料全部分层撒入,并设置通气孔,培养料水分以指缝间能滴下4-5滴水为宜。腐熟适度的培养料无异味,pH值在7.2-7.5之间,含水量55%-60%。

4.铺料播种

当料温降至30℃以下或常温时开始铺料播种。先将冷却好的发酵料铺在畦床上,采用层播+穴播,即底层先撒一薄层菌种,然后铺一层厚15-20 cm培养料,再按照10-15 cm间距穴播菌种,然后再铺一层3-5 cm厚的培养料。每平方米铺干料25-30千克,木屑菌种播种量500-600克/平方米,谷粒菌种播种量350-500克/平方米。播种后整平料面并稍压实,然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发菌。播种后在畦床两侧每隔30-40 cm处打一个直径4 cm、深15-20 cm直通料中心的通气孔。

5.覆土

为了保持水分,在铺料播种后少量覆土(即一次覆土),覆土厚度1-2 cm,待菌丝体接近长透料层时再进行二次覆土,覆土厚度2-3 cm。

(三)大球盖菇播后及出菇管理

1.播后管理

温度控制在22℃-28℃之间。播种后20 d内培养料内不能缺水,当菌丝体占据培养料1/2以上时,适当喷水增湿,菇床四周和料堆外侧多喷水,中间部位少喷水或不喷水,阴雨天不喷水。培养料中菌丝体已经长透后进行覆土,厚度以3-4 cm、pH值在5.7-6.0的偏酸性疏松壤土为宜,适当喷雾状水,含水量达到35 %-37 %。

2.出菇管理

覆土后15-20 d,菌丝体开始爬上土层,此时喷1次出菇重水,使培养料含水量保持在70 %-75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 %-95 %之间,加强通风及揭膜降温,促使菌丝体倒伏。3-5 d后,菌丝体开始集中、大量扭结并形成子实体原基,或有白色小菇蕾出现。当菇蕾长至直径2 cm时,减少喷水或轻喷水。大球盖菇适宜出菇温度在12 ℃-25 ℃之间。在采收前2-3 d不能向畦床和子实体喷水。

(四)采收与加工

当大球盖菇子实体长至四、五分熟,菌盖呈钟形未反卷,菌褶呈灰白色,表层菌膜未破裂、未开伞时为采收最佳期。优质大球盖菇菌盖直径6-8 cm,菌盖黑红灰色,未开伞,菌柄白色。采收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菇体下部轻轻扭动一下,松动后再向上拔起。采后菌床上留下的洞穴及时填补细土,以利大球盖菇菌丝体恢复生长和再次出菇。大球盖菇除鲜销外,也可冷藏保鲜,或进行脱水干制,或进行罐藏加工。

推广单位:吉林省园艺特产管理站

联系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6152号吉林省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邮政编码:130021

联 系 人:张雪超

联系电话:0431-85953784

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总编 孟繁杰 石巍 韩铁英

编辑 迟瑞冰

想要大球盖菇产量高,快试试这种栽培技术

3

大球盖菇又名皱球盖菇,是一种色泽艳丽、嫩滑爽脆的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是一种优质珍稀食用菌,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大球盖菇栽培以稻草为主要原料,且采用生料栽培。南方地区一般稻草资源、生产原料十分丰富,栽培后的废料还可以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做到菇、稻良性循环,持续发展。大球盖菇抗杂能力强,栽培技术简便、粗放,栽培成功率高且栽培产量较高,生产成本低,是目前既能解决农作物秸秆焚烧,又能使农民增收的好产业。大球盖菇的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栽培季节: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是4—30℃,最适为18—20℃;出菇温度范围为4—24℃,以16—20℃为宜,30℃以上不出菇。根据大球盖菇出菇的适应温度范围,在南方地区宜9—10月播种,11月至翌年3月底出菇较为适宜。场地选料与整理山地、果园、室内、大田均可栽培大球盖菇。但根据我市具体情况,从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以及合理安排农事等有度出发,大球盖菇栽培场地以冬闲田为宜。场地要求近水源、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栽培大球盖菇一般无需搭建荫棚,栽培场地应尽量避风,且日照时间不宜太长。栽培之前,应先将稻田的水排干,并在场地四周挖出排水沟。原材料是大球盖菇生长发育的营养来源,原材料的多少一般可以决定产量的高低,一斤草、一斤菇,但稻草应选新鲜的干稻草。从高产的角度出发,每亩用新鲜干稻草4000至6000公斤、石灰50公斤,也可以每亩用稻草2000公斤、红薯渣2000公斤、谷壳50公斤。原料的处理播种前2—3天,将稻草放在栽培场地邻近的田块,灌水将稻草淹没浸湿2—3天;也可根据条件采用其他方法浸稻草,只要将稻草浸湿浸透即可,用红薯渣作原料的,在播种前先把红薯渣与谷壳拌匀发酵15天后方可播种。

  下料建畦先将浸湿后的稻草沥去多余的水分后,在场地上铺成畦。稻草方向与畦的走向垂直,用稻草量约为总量的三分之二,畦宽70—80厘米,长度不限,依场地情况而定,畦以东西走向为宜。畦与畦之间留出50厘米宽的操作走道,用红薯渣作原料的,先放稻草、再播菌种,然后把发酵的红薯渣与谷壳放上面,建畦与以上相同。播种与覆土为了防止稻草发酵升温,应在铺料后3—5天后播种。播种时将菌种掰成4—5厘米见方的块状,按梅花形分布,每隔8厘米左右播一次,每亩地约需种600—800袋。播种后应立即将剩余的三分之一稻草铺在菌种上面。

02

播种后可以立即覆土,也可在播种后15—20天覆土。覆土时,将畦沟的表土挖松覆于畦面,覆盖的土既不能是大片的土块,也不必颗粒太细,以3—5厘米见方的粗土粒为宜,覆土厚度一般为5—8厘米。覆土后在畦面铺一层2—3厘米厚的稻草,用于发菌阶段的保温和出菇阶段幼蕾防晒。请注意,覆土是栽培大球盖菇的一个重要环节,覆土质量则是大球盖菇高产的关键。而且最适合的是腐殖质含量高,持水性好、疏松、不板结的森林土,一般肥沃的田土亦可。

  发菌管理:发菌阶段管理的重点是培养料温、温度的控制。播种一周后,要抽样检查发菌情况及培养料的含水量情况。具体方法是在畦中有代表性的部位抽出少许稻草,左右手各持一端,向相反方向旋转拧紧。若无水珠出现,表示培养料偏干;若水珠成线滴下,表明偏湿;若稍有水珠滴下,表明干湿适宜。若培养料偏干。可向畦面淋水或往畦沟内灌跑马水,以增加培料的含水量;若培养料偏湿,则应排干沟内积水,并搬开畦面保湿稻草,让培养料的水分尽快蒸发,需要时可在畦面打孔加大蒸发量。若太迟播种,发菌前期气温低于10℃,应考虑在畦面覆膜保温,以促进菌丝尽快生长。

  出菇管理与采收:早播种,气温一般较高,播种后40—50天内菌丝即可长满培养料,并向覆土蔓延。当菌丝露出覆土,且气温适宜时便可陆续出菇,这一阶段主要是湿度管理,遇干旱天气可往畦面淋水,淋水宜少量多次,保护畦面稻草湿润即可。若长期干旱,可往沟内灌水,提高场地空气相对湿度,但沟内水位不宜淹到培养料。若阴雨绵绵,则应定时清理水沟,保持排水通畅,避免场地积水。

  大球盖菇开伞后便失去商品价值,采菇应在菇体未开伞时进行。采收时只要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菇柄茎部轻轻旋转摘下即可。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怎么做 大球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