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琪的寓意(曾琪个人资料)

2024-04-02 02:02:50 百科达人 投稿:LE
最佳答案曾琪用作人名有高贵、平安、善良、有才学、高尚、正直、温和之义。曾本义指曾经、尝、增、竟、简直等。琪本义指美玉,用作人名意指杰出、光彩、富贵骄人、高大英俊、气度不凡。 从舶来品到本土化:中国近代红十字会的诞生与发展2红十字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它不仅仅是

曾琪的寓意

1

曾琪用作人名有高贵、平安、善良、有才学、高尚、正直、温和之义。曾本义指曾经、尝、增、竟、简直等。琪本义指美玉,用作人名意指杰出、光彩、富贵骄人、高大英俊、气度不凡。

从舶来品到本土化:中国近代红十字会的诞生与发展

2

红十字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它不仅仅是国际社会上知名的医疗救助和慈善组织,也是许多影视剧中常见的公益团体,更是许多爱心人士捐助善款、物资的主要渠道之一。不过,尽管许多人都曾与红十字会有过交集,却并不一定熟悉它的诞生与发展历程。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中国近代慈善团体的早期历史。

从疑惑到呼吁——近代红十字会的在华活动及国人心态之转变

早在1863年,国际红十字会就在瑞士诞生了。这一组织选择在瑞士召开第一次会议,并以瑞士国旗为蓝本,将红地白十字改为白地红十字,作为红十字会的标志。这既有向主办方表示敬意与谢意的含义,也有取意瑞士的永久中立国立场的深意。可以说,国际红十字会自一诞生起,就是个充满人性关怀的慈善组织。

红十字会之父让·亨利·杜南雕塑

19世纪60年代以后,西学日益得到国人的重视。但是迫于列强欺侮的危亡形势,学习西方的角度更多的还是军事技术、器物等,后来才转到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上。向红十字会这种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确实关注的人比较少。这也不难理解,民族危亡之际救亡图存才是当务之急,知识分子以挽救国家民族为己任,一时间还无暇顾及国际红十字会运动。

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长期的闭关锁国已经导致中西方的文化隔阂与思想观念产生了绝大差异。十九世纪末,战火时常笼罩着古老的东方。期间,一些传教士和红十字会组织开始致力于救扶难民和抢救伤员。起初,国人面对这些无私的行为显得十分费解,多半怀着朴素的感激之情来看待。

红十字会工作者在牛庄(1985年)

真正使我们发生转变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红十字会组织的救援活动。当时中日交战,由于对日本的轻视而缺乏准备,清军伤亡惨重,战火燃及辽东本土,平民百姓也难逃幸免。在此期间,一些在华传教士也积极开展救治工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英国传教士魏伯斯德。魏伯斯德通过租用客栈来救治伤兵,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红十字医院。

当时清军没有军医和战地医院,这些人道主义的救援,让许多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伤病和难民看到了一丝曙光。此后,《申报》等各大报纸开始刊文介绍红十字会组织,其中也包括对日本红十字会组织赤十字社的介绍和宣传。这使得国人对于红十字会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也为日后中国红十字会的创立奠定了社会基础。

关于中国第一家红十字医院的简介

在此前后,有些具有社会地位的人也开始通过自己的渠道,对红十字会进行宣传,请求朝廷建立红十字会。例如侨商孙淦上书驻日使臣裕庚:仿行万国善举,创设红十字会,以赞军政。驻俄使臣杨儒也上书清廷,请求建立红十字会:红十字救生善会,各国俱重视……拟请仿照日本捷便章程……试办于通商口岸……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清政府开始转变了态度,虽然没有完全认识到国际红十字组织的意义和价值,但还是尝试着与国际社会接轨,逐步容纳到世界大家庭中来。中国正式加入国际红十字会,是在1904年。这一年,清政府委派驻英使臣张德彝赴瑞士**申请入会事宜,在《日内瓦红十字会公约》补签画押。由此,中国正式加盟国际红十字会。

张德彝

但从时间上不难看出,从1863年国际红十字会诞生,到1904年清政府的主动加入,这几十年的历程确实反映出清政府态度的转变,实在有些漫长。那么,在此期间究竟又发生了什么?近代中国的红十字会组织又是如逐步组织和发展起来的呢?

红十字会发展如火如荼,主要得益于开明士绅和热心实业家的奔走呼号

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至1904年的日俄战争,这十年时间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晚清政府方面,虽然对国际红十字会组织有了一定认识,但毕竟内有义和团、外有八国联军,落后的封建**社会弊端逐渐显露,动荡不堪的社会背景,令清政府自顾不暇。

1904年2月6日,日军向俄驻在旅顺口的舰队发动突然袭击,日俄战争爆发。这场发生在我国领土上的外国战争,使许多无辜的中国百姓卷入战火。尽管日、俄两国的红会组织倾力救助交战伤员,但是许多的东北同胞却饱受战乱,甚至背井离乡、流离失所。迫于日、俄两国的淫威,清政府又一直恪守中立,不敢动作。

日俄战争期间的照片

在这种情况下,上海记名海关道沈敦和等人在上海英租界六马路的仁济善堂,发起成立了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这个组织用符西国红十字会之本旨, 在沪设立总局……另设分局于京津……,左袂缀有红十字旗式。章程规则、运作方式都参考西方的红十字会,可谓中国红十字会之先声。

不过理想虽然热血澎湃,但现实却被浇了一盆凉水。虽然效仿西方的红十字会,但并未被国际红十字会组织所承认,该组织进入东北的救济行动也遭到交战国的阻挠,收效甚微。

早期红十字会医院——营口普济医院旧址

刻不容缓,数天后,沈敦和等又与英国在华传教士李提摩太商量,以滞留在东三省的各国传教士众多为由,集合英、法、德、美等国人士在上海英租界公共工部局内,成立了上海万国红十字会。以万国为名,就体现了该组织的国际性,以此就能借助英、法等国的名义向日、俄施压。并且,该组织实行董事会制,洋人董事名额比华人董事多,语言、文字也都是用的英语。

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成立地

之后,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又通过《申报》等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在营口、烟台、辽阳等地设立分会,救护、安置灾民,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在盛宣怀等人的积极倡议下,清政府最终成立了大清帝国红十字会。就这样,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终于能够上战场了。

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成立后,清政府立即予以承认。慈禧太后下懿旨拨款十万两,盛京将军曾琪捐银一万两,各地衙门和官绅也积极响应,共捐助20万两。

万国红十字会成立后获得的资助和善款

在爱国商人等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他们通过《申报》等渠道筹措资金,又在营口、烟台、辽阳等地设立分会,积极救护、安置日俄战争中的灾民。在战争中功不可没,给国人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日俄战争结束之后,这个以战争为由成立的万国组织理应解散。但鉴于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各界又不断斡旋和争取,它又作为慈善机构保留了几年。在盛宣怀等人的积极倡议下,大清帝国红十字会诞生了,这个中国官方设立的红十字会组织才真正走上了历史舞台。

中国红十字会发源地纪念馆正厅浮雕

中国早期红十字会的宣传普及与蓬勃发展

民国后,尽管最早接触西方的知识分子看到了红十字会的种种,也得到了官方认可成立了组织。但对于广大的非战区人民来说,接受信息的程度有限,对于红十字会这种西方舶来品的认识还是有个过程的。比如当时人们就容易把红十字与基督教的十字混淆,当作宗教标志。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毕竟还需要募捐来筹措资金),红十字会的宣传工作必不可少。

许多人曾将红十字会与教会混淆

在普及宣传上,除了利用《申报》等知名刊物外,红十字会还创办了宣传刊物。例如《人道指南》、《中国红十字会杂志》、《中国红十字*》。这些杂志都曾是红十字会的有力普及媒介,对宣传普及和筹集善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红十字会杂志》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红会的宣传注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十分接地气。1923年1月,《中国红十字会*》上《中国红十字会之新年希望》一文称:

先哲有言人性本善,大禹救民以治水,过家门而不入;汤武救民以革命,贻口实而不辞。孔训仁恕以救民,墨崇兼爱以救民,席不煖而突不黔。自古圣人存心济世,虽未标红会之名义,早具有红会之功能。

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中国早期的红十字会,在宣传上颇具中国特色,做到了与中国相通,利用历史上诸如大禹、商汤、孔子、墨子这些圣贤来向民众普及宣传。

《中国红十字会*》创刊号

其实在1921年的时候,这个《中国红十字会*》就曾相继刊载《赈灾愈病》、《红十字会白话浅说》和《论热心赞助中国红十字会之福报》等文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列举事例、讲故事来宣扬捐助和加入红十字会消灾免劫等。

另外,早期红十字在《申报》上劝捐、谢捐时,也常使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和款到病除,如有神助等具有本土特色的口号。而抗战爆发之后,红会也更加接地气的参与到战地救护中来。

抗战时期的红十字会宣传材料

1937年,作为红十字会秘书长的庞京周就指出救护事业,乃增加国力之积极工作,而非迷信谶念之消极慈善,沽名钓誉,言过其实。募捐的慈善事业变为了战地救护的社会事业。在只有责任而无功利的旗帜下,全民族抗战中的中国红十字会扎根于中国救护,累计救护军民二千六百万人,为我们的民族独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中国早期红十字会的历史其实很波折,在民族危亡的时候认识、起步比较晚。而且还有些屈辱的味道,从日俄战争中为了救护自己的同胞反而要借助国际力量、利用国际名义就可见一斑。但从另一方面也实实在在的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官商各界的爱国之心。此后他们又不断贴近本土,使这个舶来品为本土接受,并在抗战中发挥了不小的力量。此后不断壮大,成为了当今慈善、救护的代名词。

参考资料:

1.周秋光:《晚清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述论》,《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

2.郭进萍:《从冲突走向融会:近代红十字文化的本土化演进》,《地域文化研究》,2020年第1期。

枕席恩深 山河盟重

3

谱一阙婉转恋歌,书半部望族春秋。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民国风云变幻,江南世家望族儿女痴爱缠绵,从桨声入梦的南浔古镇到波诡云谲的上海滩 ...... 历三十年世事变迁、家国情仇,跨越万水千山,顾氏两代人演绎最惊心的商战传奇、最浪漫的爱情故事。

没有人生来要做殉道者,当最敬爱的人身受奇耻大辱时,当民族救亡图存时,那就来吧...... 顾氏一族血泪交融,九死一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民族的大历史,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曲纯真的有情歌。在跌宕起伏的大历史背景下,“情”之一字愈现荣光!

文中除主要人物外,其他均为历史真实人物;涉及的建筑、街道、某些事件亦为民国史上真实存在或发生过。

作者借浔溪顾氏之尊荣,演绎小说。文中所有情节皆非顾氏家族亲历,特此声明。

一寸山河一寸血(二十五)

周翰兄弟和战友们潜伏在公路东侧的茂林里,他们刚在公路上埋下地雷,静待日军进入他们的伏击阵地。远处传来枪炮声,周翰隐在树后,用手轻轻触摸胸前的香囊,里面是他们夫妻的结发和佛家的平安符。

“发长七尺,鬒黑如漆,其光可鉴。”周翰把妻子抱在膝头缠绵,“每瞻视眄睐,光彩溢目,照映左右。”周翰引用《南史》里对陈后主宠妃张丽华的描述来夸赞澧兰容色端丽。

“十岁就侍寝怎么可能,她受得了吗?”澧兰感慨。

“你十六岁时就该让你侍寝!”周翰恨恨地,“我们就不会分离,白白浪费大好时光。”分离在即,他嗟叹两人在一起的日子太少了。

“那我怎么受得了?”澧兰贴进丈夫怀里糯声说,她也后悔当初屈从于母亲。

“受不了,慢慢受,我一点点来。”周翰语调温存。

出发前澧兰以她一贯简洁的作风新制一个香囊,不饰串珠、不绾缨穗,把夫妻两人旧时的结发放进去,用丝带栓了,为他坠在胸前。绛紫色的素色缎子为底,香囊的一面刺绣祛灾、辟邪、大吉大利的八卦纹,另一面则是寓意多寿、多福的“五福捧寿”。香囊的收口不用系绳,做个盖子翻下来,周翰甚爱她这份不肯啰里啰嗦的精炼。

澧兰拉着周翰和经国远去距离昆明40公里、香火鼎盛的盘龙寺求来平安符。为此,澧兰特意为香囊添加夹层,郑重其事地把符箓放进去。澧兰另请陈氏为经国做一个香囊放平安符,一面亦是八卦纹样,另一面陈氏绣上“万字曲水”纹。

“佛道相争,佛家的平安符和道家的八卦怎么能在一起?”经国笑着说。他是接受新式教育的人,不信神佛。何况一个大男人挂香囊在脖子上?

“且不说老子化胡、佛道本一家,你读过那么多书,难道不知道藏传佛教里说莲花生祖师游汉地五台山,蒙文殊师利菩萨传授五行八卦之术吗?”澧兰说,“所以在藏传佛教的唐卡里时常见到八卦图案。”

周翰咳嗽一声。

“哦,我真不知道。”传说莲花生大士制九宫八卦图,他自然知道,他刚才故意找借口。经国赶紧把香囊戴上,看一眼周翰,感叹上海滩上顾家夫纲不振的传闻其来有自,他忘了自己对文茵的曲意迎合。

周翰兄弟入伍11天后,38师从云南安宁乘汽车沿滇缅公路进入缅甸,抵达腊戍,之后乘火车驰往缅甸故都曼德勒。曼德勒早被日军飞机炸成废墟,断壁残垣,疮痍满目,到处臭气冲天,令人作呕。113团戍守瓦城,清除腐尸,在废墟中布防。不久因战事部署需要,113团奉命乘汽车向拼墙河(Pinchong River)兼程前进,星夜驰援被围困在仁安羌北部的英缅军第一师。

武汉会战后,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为迫使重庆国民政府屈服,日本希望夺取缅甸、法属印度支那等地,切断美英等国援华国际通道。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矛头直指缅甸。1942年3月上旬,日军占领缅甸首都仰光后,旋即进军缅甸重镇曼德勒,企图切断滇缅公路。

4月17日,日军第33师团以两个步兵联队加炮兵、工兵联队共3000兵力,将准备撤退的英缅军第一师大部及战车营一部共7600余人围困于仁安羌。

仁安羌东邻勃固山脉,西濒伊洛瓦底江,北临拼墙河(Pinchong River.),正南距离空军基地马圭仅45公里,境内有小山、丛莽、沟谷和油田。仁安羌是缅甸最大的油田区,亦是伊江流域各城镇电力的总发动所。日军对这一油田早已视为囊中物,自缅战暴发以来,从未加以轰炸破坏,希冀保存它作为继续进军缅北、滇西和印度的资本。

畏敌如虎、无心恋战的英军不愿与中国远征军配合,放弃马圭,为免资敌,实行焦土政策,随即炸毁仁安羌油田。

正面追击撤退英军的日军第33师团即令一队日军疾驰拼墙河北岸,飞快绕至英军后方,控制大桥,一举截断英军退路,并俘获英军官兵及英美教师新闻记者等五百余人;同时派兵四处扑灭大火,抢救油田设施。

从马圭向仁安羌退来的英缅军第一师大部及战车营一部当即在仁安羌市镇以北地区陷入包围圈。日军在拼墙河北岸渡口附近加以两道封锁线,使英军实施救援的各部均被迎头痛击,负创而返。英缅军一师缺乏弹药、医药,且粮水不继,在烈日炽烤下干渴难耐,已精疲力竭,再遭受日军的猛烈攻击,徘徊于崩溃边缘。

周翰感慨38师严重不满编,113团才1121人。以此千余人来营救英军装备精良却不肯拼死突围的七千之众,周翰很不以为然。

17日午后,副团长曾琪率第3营、师工兵、战炮、搜索等3个连以及便衣队先行抵达拼墙河北岸的肯耶。他们侦查敌情后发现占据拼墙河大桥跟老渡口的日军至少有4、5个步兵连,另有山炮、速射炮、步兵炮约12门,装甲车10辆以上。

曾琪派蒋元率领的第8连和搜索连先在大桥和老渡口与敌军接触,然后佯装撤退,诱敌来追;自己则带领第3营主力和工兵、战炮两个连在公路东侧设伏。

枪炮声由远及近,八连的人边打边撤,沿着公路西侧跑来,经过伏击阵地,退到安全区。渐渐地跟在装甲车后面的日军进入周翰视野。周翰端起手中的德式毛瑟标准型**,他感受到身边的经国兴奋地吸一口气,这是他们入伍后第一次应敌。

连长蒋元喊了声“打!”公路上的地雷登时爆炸,冲在前面的日军装甲车当即起火。丛林里枪炮齐发,日军瞬间倒下一片。周翰打得沉稳,他喜欢弹无虚发,他每开一枪,他瞄准的日兵就倒下。身旁的经国打得狠猛,他迅速地上膛、射击、退壳、装弹,与战友们共同编织火网,他终于有机会复家族之仇,雪日军凌虐之恨。

日本兵被打得懵头转向、狼奔豕突,叫声不绝于耳。周翰瞥见日军的通讯兵正在通话,他一枪打在那人头上,看着那人倒下。之后周翰始终围着步话机射击,妄图靠近步话机的日本兵都被他打倒。

一发炮弹呼啸着落在他们后方不远处,地动山摇,周翰心里叹息他终究晚了一步,他们的位置已被发送出去。日军在拼墙河南岸的炮兵反应很快,炮火立刻打过来,火力猛烈,一时间第3营的伏击阵地上泥土、树枝、弹片如急雨般落下,压得大家抬不起头来,日军趁机脱逃。

战士们发一声喊,冲出茂林追赶,周翰边跑边开枪,看着远处的日兵逐一倒下。跑在身边的人忽然惨叫一声,周翰吃一惊迅疾转头,他以为是经国,那人满手是血,扔了枪倒在地上看着自己的手嘶叫。

“医护兵!医护兵!”周翰疾呼,他俯下身正要拖受伤的战友到路边安全地带,一发**从两人中间穿过,穿过战友举着的手。被击碎的手骨飞出去,血溅到周翰脸上。周翰飞速卧倒,迅疾翻滚到路边,他伏在地上观察,当又一个奔跑的战友被击中时,周翰发现袭击来自百米外倒在地上的日本兵。周翰一枪就灭了他,爬起来再追,经国早已跑出几百米。

战士们一路追击,直到接近拼墙河边的日军火力范围才收住脚。

40分钟战斗结束,他们开始清扫战场。有日本兵倒在地上呻吟,这种呻吟声周翰以前听过,在上海工厂里、在大运河上、在长江上、在昆明被轰炸后的街头,很多。他走过去,用脚踩住那禽兽的头,用尽全力踩下去,狠狠地旋转,呻吟声变成嚎叫。周翰再猛烈地一脚一脚跺下去,面无表情地看着血从靴子下迸溅出来。

另一个倒在地上奄奄一息的日本兵要拉响手雷,经国迅疾抽出刺刀,一刀剁了那畜生的手。他把刺刀划上畜生的脸,豁了他双眼。经国一刀一刀地戳,不绝的哀叫渐歇,直到那牲口的头脸残缺不全,他才住手,他忘不了祖母被刺刀屠戮的脸。

首战告捷,日军伏尸112具,第3营缴获一批武器弹药。

18日拂晓,在协同作战的英军火力掩护下,113团正式展开攻击,从两面围剿守河日军。第1营进攻老渡口,第2营进攻大桥,第3营张琦部和英军古尔卡团第7营为预备队。迫击炮、坦克炮、山炮、轻重机枪同时向敌阵猛扫,步兵趁势冲入敌阵,战斗异常激烈。

经国在后方看见河边墨蓝色的天空被炮火耀亮,叹口气,不能冲锋在前,他挺郁闷。“杀日本人的机会很多,不急在一时。”周翰说。

等周翰兄弟进入战斗时,守河的日军已伤亡累累,大多泅水南逃。他们跟着战友经过随处可见的尸体——敌军的、自己人的,几乎一路无阻进入河边阵地。周翰对着河中逃窜的日兵点射,一个也不放过,神色冷漠地看着那些灭绝人性的兽类停止挣扎,漂浮在水面上。

正午十二时,拼墙河北岸的日军已完全被肃清,113团控制了大桥和老渡口。

对岸发射来的巨炮和日机丢下的炸弹掀起泥土石块,倾泻到战士们身上。浓烟扑鼻,弹片从各个方向飞来,周翰和经国趴在河边日军挖就的堑壕里,等待轰炸停歇。死生有命,这一刻谁也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全赖上天安排。周遭时时有痛苦的喊叫声,旋即被火炮的巨响淹没。

“趴着太累了,我换个姿势。”经国身旁的湖南兵陶继善在炮火间隙中喊一句。他参加过淞沪会战,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后,税警总团担负掩护大军转进作战的任务,在苏州河周家桥接连击退日军七次强渡。日军渡过苏州河后,双方在刘家宅反复争夺激战,税警总团第五团全团官兵死伤过半,他却毫发未伤。

1938年3月孙立人以5000伤兵为基础,重整税警总团招纳旧部时,他本已随前税警总团团长黄杰被编入四十师,彼时特意开小差前去投奔,随后就地参加武汉会战。

新38师多为湘兵,“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湖南重山迭岭,滩河峻激,地质刚坚所以慷慨悲歌之士辈出。湘人英勇,民风强悍坚忍,“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湘人刚劲,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经邦济国之才代出不穷;湘人血诚,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虽九死其犹未悔”。周翰和经国都很钦佩他。

弹片瞬间就划开湖南人的腹部,经国眼瞧着他的肠子流出来,“周翰!”经国惊呼,颤抖着手忙不迭地替战友把肠子塞进腹部,“你倒是把肠子给我捋顺了啊。”陶继善还不忘了跟经国打趣。

周翰立刻弓起腰在堑壕里穿行,须臾把医护兵叫来。医护兵就地为陶继善简单包扎,用绷带缚住他的肚子。“小心,别让它们窜位了,我以后怎么放屁?”“待会儿下去给你缝肚子,它们自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医护兵喊,“别说话,少用力气,小心流血。”

周翰帮着医护兵把湖南人抬下去,待匍匐回来时,看见经国伏在地上看着自己双手上的血发呆。周翰捧起身边散落的泥土替经国把血擦掉,“他没事,很快就会好,医生说的。”他摸摸弟弟的头。

炮火渐至零落,乌压压一片倭人从河面反扑过来,班长的机枪响起来。周翰专拣游在最前面的日兵射击,如此他的精准度就更高。弹出枪膛的**壳在他面前不断飞溅,他不强求一枪毙敌,无论打中倭人的何处都好,只要能阻住他们的前进。幸好有河流横亘在面前,减缓了日军冲锋的速度,但仍有一些日本兵冲上浅滩,最终被击毙在河岸上。

一个日本兵一边开枪一边直冲到堑壕边,周翰刚好打到弹尽,他来不及给**装**,飞速拔出**,打开保险,一枪打死日本兵。如果他们再逼近几步,自己就要和日本兵肉搏了,周翰想。经国打得不能再爽,日本人傻了吗?泅水而来攻击?使自己暴露于水上,没有速度,成为活靶子。

天空中许许多多炮弹崩裂开来,向四面八方投射出耀眼的光芒。堤岸在摇晃、下沉,仿佛要溶解在河水里。广大的空间像海一样在颤抖。在双方振聋发聩的漫天炮火里,周翰想自己大概要失聪了,以后他再也听不清澧兰柔婉的声音了。他把胸前的香囊掏出来放到嘴边亲吻,“宝贝,你与我同在!”他说。

日军的炮火轰炸了四次,日军强渡了四次,均被战士们击退。随后第3营开始组织渡河南进,日军在南岸用重机枪和火炮封锁住河面,战士们伤亡大增。周翰在堑壕里眼睁睁地看着9连、8连的人被一一打死、打伤在水中。这是自杀式的冲锋,只因为被围困的英军已经断绝水粮两天,他们就得付出无谓的牺牲?一会儿就该轮到他和经国所在的7连。师长孙立人叫停了进击,9连和8连的人无功而返,周翰舒了一口气。

原创小说,如果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小说##民国风月##电视剧##电影##婚姻、爱情与性#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寓意 曾琪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