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史最后一部是什么 24史的第一部是哪一个

2024-04-01 07:29:39 综合百科 投稿:LE
最佳答案24史最后一部是《明史》。《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明史》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

24史最后一部是什么

1

24史最后一部是《明史》。《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明史》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

清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设立明史馆,纂修《明史》,因国家初创,诸事丛杂,未能全面开展。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这反映出编者对史料的考订、史料的运用、对史事的贯通、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记述之完善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明史》虽有一些曲笔隐讳之处,但仍得到后世史家广泛的好评。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31中说:“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不变与万变》解读

2

今天要为你解读的书叫《不变与万变》,这是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教授的文集。

葛剑雄教授是我国历史地理学领域的大家,他曾担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和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对中国历代疆域和人口的变迁都有精深的研究,出版过二十多部史学专著,比如,《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等等。

从这些书名中不难发现,他研究的主要是“变”的历史,无论疆域、人口,还是朝代、政治,都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这本书里所说的“不变”,其实不是别的,就是指我们中国这个独特的文明体。

书封上用一句话作了总结:“‘万变’之长河,‘不变’之中国。”

为什么说中国是“不变”的呢?这不只是在抒发爱国之情,而是在研究一个非常重要而严肃的历史课题,那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文明在历史上从未断绝?要知道,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曾经辉煌的文明后来都陨落了,很多庞大的帝国都崩溃了,再也没有重新聚合起来,比如亚历山大帝国、古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等,一旦崩溃就很难复原,唯独咱们中国例外。

所以,在历史学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叫“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过的古文明”。葛剑雄教授也赞同这个说法,他说,“自从古代中国人使用甲骨文,然后用延续下来的汉字记录历史,几乎没有中断过。从这一点上讲,中华文明的确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他文明,有的历史记录很快中断了,有的文字早已成为死文字。”

所以,数千年来,中华文明这个主体一直是“不变”的,但是,中国历史上的疆域、人口、朝代、制度等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一刻都没停止。书里作了一个精妙的比喻,把古代中国比作一个像人体一样精密的系统,那么,土地就是它的骨架,人就是它的血肉,而朝堂、政治就是它的神经中枢。在漫长的历史里,这些因素互相影响、互相磨合,不断变化发展,让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接下来,我就分两个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

第一部分

先谈“不变之中国”,看看为什么中华文明能一直延续至今、没有被中断。

前面提到,文明没有被中断的一个关键证据是历史记录的连续性。中国人不仅把汉字保留了下来,而且,我们还保存了世界上最多的历史书。光是官方钦定的“二十四史”,就有3300卷,4700万字,其他的民间记录更是不计其数,这些是我们今天了解古代中国最重要的依据。

那么,古代的中国人为什么会这么重视历史呢?有一个说法,叫“欲亡其国,先灭其史”,也就是说,假如要消灭一个国家,首先要消灭它的历史,具体而言,就是要毁掉它的历史书。你可能觉得奇怪,历史书没有了,可以想办法再研究、再写啊,它怎么会导致灭国呢?没那么简单。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有个著名论断,他说:“国家是想象的共同体,历史书记载的,是构成一个国家的所有人民的共同历史记忆,毁掉一国的历史书,就是抹除了他们用共同记忆和想象构建的家国。”

我们知道,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有大量的历史记录,难道古人那么早就具有国家和文化传统的意识吗?其实不是,作者指出,最早的历史记录并不是为了给后人看的,也不是为了所谓的“以史为鉴”,而是为了向天、向神、向祖先报告。甲骨文中的很多内容,都是由巫师记录的,只有巫师才具有与天、神、祖先沟通的能力;只有他们记录的事情,天才能知道;天意也只有通过他们的记录或者占卜,才能被传达下来。到后来,要记的事情越来越多,巫师忙不过来,才从中分化出专门从事记录工作的“史”,就是“历史”的“史”。

“史”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看甲骨文,就能一眼看出它的含义。

“史”是一个象形文字,它表示有一个人手里拿着一块记录的板,这个人就是“史”,或者叫“史官”。书里提到,在春秋时期,统治者身边就不止一个史官,基本的分工是“左史记言,右史记行”。所记的内容是不能让君主本人看的,而是要放在一个密封的柜子里,等他死了,或者退位了,才可以当众打开,然后根据积累的原始记录整理成一部历史书。比如,孔子删定的《春秋》,就是鲁国的历史书。

这些记录可能抄写好几份,有的要留存作档案,有的则要在隆重的仪式上焚化,上报给天。这也说明,这些记录不是为了给后人看,而是给上天和祖先看的。

后来,历朝历代都有记录帝王言行的“起居注”和“实录”,史官大多也都能做到客观记录,皇帝干了坏事、犯了错误,都会被记录下来。而史官之所以敢去记,就是因为他们的职责是对天、对神、对祖先负责。而皇帝之所以对史官有所敬畏,也是因为这些记录会反映帝王的言行是否符合天意。这关系到他们自己是否会得到上天和祖先的庇佑,一旦自己失德,就会受到祖先神灵的惩罚。

另外,历史是最公正的判官,那些大人物(包括王侯将相)通常都会很在意自己的历史形象,在意死后的名声,这也是他们对历史有所敬畏的原因。

那么,除了上面所说的沟通天、神和祖先之外,历史还有没有别的功能呢?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证明政权的合法性。秦汉以后讲究“君权神授”“天人合一”,也就是说,一个朝代的开创、一个帝王登基必须是符合天命的,是“天命之所系”。但实际上,君王所做的很多事情未必是光彩的,有的是武力暴乱,有的是阴谋篡位,那么,要怎么样才能让这些不光彩的事情合法化呢?这就得靠“制造历史”。

书里谈到,每个朝代建立之后,马上要做的一件大事,就是为前一个朝代修一部正史。比如,清朝入关以后,天下还没有完全平定下来,就开始组织专门的机构修《明史》。《明史》修成后,得到清朝皇帝的重视,正式列为“正史”,成为“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

为前朝修史,其实是为了论证本朝统治的合法性,证明本朝的法统是正当的。要怎么论证?很简单,就是要证明一个朝代行将灭亡或必然灭亡,要证明它失去天命,是“天之所厌”,连老天爷都讨厌它,所以,才会由“我们”来继承大统。具体要怎么证明呢?主要是靠灾异,所以,在“二十四史”里头,几乎每一部都有专门的篇章记录“灾异”,比如日食、地震、水灾、火灾、蝗灾、瘟疫、畸形的人畜等等,这些灾异一定能和人的活动或者社会现象一一对应,用来证明前朝失去了天命。

与此同时,“二十四史”里会有专门的篇章来记录“祥瑞”。“祥瑞”预示着一个朝代的兴起、一个真命天子的诞生,比如甘露、祥云、灵芝、嘉禾之类,都是吉兆。当然,所谓的祥瑞或者异象,有很多杜撰的成分。比如,刘邦出身低微,为了证明他是真命天子,就说他的母亲有一天在野外休息的时候,有一条龙在他的母亲身上翻滚,他母亲回来后就怀孕了,生下了刘邦,所以刘邦是“龙子”,而且他身上还有很多所谓的“帝王之相”。在“二十四史”里面,有很多类似的记载。

所以,每个朝代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必须要为前朝修史,这就促成了历史记录的连续性。有句话说,“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其实自古以来就如此。这些为了政治需要而“制造”出来的历史,证明了政权的合法性,证明统治者获得了“天命”。

解释了历史记录为何能延续,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回应,那就是我们该如何看待元朝和清朝的历史。我们知道,元朝和清朝分别是蒙古人和满人建立的政权,在当时,是所谓的“异族统治”,这算不算是中华文明的中断呢?

近代以来,就有人鼓吹一种说法——“厓山以后无中国”。1279年,元朝和南宋军队在广东的厓山海域展开决战,南宋军队全军覆没,丞相陆秀夫背着刚满7岁的小皇帝跳海殉国,从此,汉族政权被蒙古族政权取代。有人就此认为,厓山海战以后,中华文明就中断了,元朝的历史不能算作中国历史,尤其在日本和韩国的史学界,这种观点很有市场。另外,美国的“新清史派”学者,也质疑元朝和清朝的中国属性,他们认为清朝代表着一种特殊的政治风格,强调清朝统治与历代汉族王朝有本质区别。

对这些观点,本书作者认为,这些说法既不符合历史事实,更不符合中国人的历史观。首先,元朝修了《宋史》《辽史》《金史》,三史同修,给宋朝、辽朝和金朝同等的地位,也就是承认这三个分裂的政权都是正统,这是模仿唐朝同时修了《南史》和《北史》,这些史书也都被后世承认是“正史”。

这是元朝方面的态度,事实上,元朝的统治者虽然变成了蒙古人,但在其他方面,比如,它的土地、人口、制度,甚至主流价值观念都没有明显的改变,而且他们也自称“中国”。

那么,当时宋朝方面的态度又是如何呢?书里详细考证了宋朝最后几位忠臣的看法和做法,这里重点说一下我们最熟悉的文天祥。文天祥是南宋丞相,他被元军俘虏后,多次自杀,或者故意激怒元朝方面,力求速死,但他在言辞之间已经不否认元朝的地位。比如,他自称“南朝宰相”,而称元朝的平章阿合马为“北朝宰相”,也就是说把元朝视作“北朝”,承认它和宋朝有平等的地位。

另外,书里还提到,文天祥在给他三弟的信里说,“我以忠死,仲以孝仕,季也其隐”,明确了三兄弟的分工,意思是说:“我忠于宋朝必须死,老二可以做元朝的官,以便尽孝。你就隐居下来,侍奉家人。”所以你看,最忠于宋朝的当事人,也已经承认元朝取代宋朝这个事实,而且,他愿意让自己的弟弟去做元朝的官,他并没有把元朝视为夷狄。

书里提到的另一个关键证据,是明朝也为元朝修了《元史》。明朝的法统来自元朝,朱元璋称成吉思汗是天降的英雄。如果元朝已经不是中国,那么明朝也就不能称为“中国”了。

其实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人从理论上阐述过“中国”这个概念。有一个叫皇甫湜(shí)的官员,就说:“所以为中国者,以礼义也;所谓夷狄者,无礼义也。岂系于地哉?”意思就是说,中国与夷狄的区别在于礼义,而不在于居住在什么地方。所以,作者认为,“(中国人)从来没有把外族完全看成是夷狄,一旦他们进入中原,接受了中原的文化,接受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就是华夏、‘中国’的一部分。”

书里有一段总结,说得特别到位:“在历史上,‘中国’代表了正统,一个政权要建立,要维持,必须把自己作为‘中国’的代表。特别是在分裂的时期,只有以‘中国’自居、并能代表‘中国’的政权,才有可能完成统一。即使是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建立的政权,如果想入主中原,要统治整个中国的话,也得自认为是‘中国’,才能争取到政治合法性,才能得到大多数国民的认同。”

所以,综合来看,中国历史上虽然有过分裂,有过外族入侵,甚至也有过制度和文化的短暂倒退,但是总体上,中国文明始终是延续的,从未中断,这也就是开头所说的“不变之中国”。

第二部分

再来说说“万变之长河”,看看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里,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朝廷这三大要素,都发生过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说疆域。不同于现在使用的“领土”概念,中国古代的疆域,是建立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概念之上的。头顶上的是天,下面所有的地方都叫“天下”,而“天下”是以“中国”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所以,统治者可以自行决定统治的范围有多大,反过来,这也就意味着,统治者其实不一定有明确的主权意识。

比如,书里提到,对游牧民族而言,往往是我需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逐水草而居,什么地方适合放牧,这个地方就是我的,如果遇到阻力,就用武力去争夺。而对中原王朝来说,皇帝如果愿意,甚至会把自己管辖的地方划给藩属国或者周边其他民族政权,因为在皇帝看来,这只是一个管辖的问题,反正天下都是他的。这种心态很有意思,跟咱们今天完全不一样,今天国际上经常会为了国界线发生冲突,但在古代,统治者最重视的主要是核心统治区的稳定。

我们知道,每个朝代、每个政权、每个年代的疆域范围都不一样。这里讲讲汉唐两个朝代的趣事。

在西汉,经过汉武帝的开疆拓土,疆域已经非常大。如果对照今天的中国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没有被包括在西汉疆域里的只有三块,也就是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辽河流域以北的东北地区。

那么,这三块地方为什么没有被纳入汉朝的疆域呢?作者说,不是因为汉朝没有这个军事实力,而是因为那里不适合农耕生活,要那块土地没用。他们即使有军事能力占领,也会主动放弃。比如,汉朝好几次打败匈奴,都进驻到蒙古高原,但很快就退了回来,就是因为那里不适合农耕。而对青藏高原,汉朝人已经明白,海拔太高的地方不适合他们居住,所以没有往上扩张。东北则是因为气候太冷,在当时同样不适合农耕。而内地还有好多地方都没有开垦,汉朝自己的疆域,能够生产出满足自己全部人口需要的粮食和物资,所以,没有必要向这些地方扩张。

唐朝也有类似的情况,唐朝版图的扩大都是军事胜利的结果,它最远曾经到达过咸海之滨,控制了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这是中国历史上能够达到的最西端。作者分析,唐朝也是因为不需要那么多的土地,所以从来没有向这些地方移民,或者去传播自己的文化,甚至并没有像在内地一样设立正式的行政区。随着国力的衰退,或者因为控制成本太高,或者当地人的反抗,他们往往很快就会收缩、撤回。比如,唐朝对咸海之滨的控制只有三年,之后就退到了帕米尔高原。

汉朝人不习惯高海拔环境,因而没有扩张到青藏高原。有意思的是,在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吐蕃人一度占领唐朝西北部的大片疆土,甚至攻占了长安,但是,因为他们在低海拔环境下会“醉氧”,所以,很快就退到了陇东高原。你看,这是自然环境对政治的巨大影响力。

说完疆域,咱们再来说说另一个重要变量,那就是人口。人口发展史和移民史也是作者的主要研究领域。

说起古代的人口,可能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古代中国到底有多少人?虽然作者是这方面的专家,但他也承认,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非常困难。因为我们没法穿梭回到古代,去搞人口普查,而古代留下的相关记录也很少,所以,学者们只能根据史料进行估算。

幸运的是,虽然调查人口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但古代社会还是有相关的调查。为什么要调查人口呢?原因无非三个,一是征兵,二是劳役,三是纳税,这三项都是政府治理社会、维护统治的必要手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户口数字,是秦始皇时期形成的。刘邦攻占咸阳的时候,他的智囊萧何接管了秦朝留下的档案,其中就包括全国的户口数,一个郡、一个县有多少户口都查得到。

以后每个朝代都有这样的户籍统计,但是,很多数据后来都遗失了。今天,我们讲某个朝代有多少人,只能根据保留下来的这些户口或税收数据来推算。

推算的结果是,战国末期,中国大概有三四千万人;秦朝灭亡的时候,中国人口锐减到大约1500万人;西汉末年,人口增加到6000多万人;盛唐时期,大概有7000万到8000万人;北宋末年,人口可能首次突破了1亿;因为战争和饥荒,到明朝初年,人口又回落到大约7000万;到太平天国运动前夕,中国在帝制时期的人口达到顶峰,有4.3亿人。太平天国战争之后,人口又锐减了数千万。

1908年,清朝预备立宪、搞选举,所以,准备花6年时间进行一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人口普查,但是,没等调查完,清朝就灭亡了。后来,民国学者根据已经完成的调查资料进行整理,估算出1911年清朝的全国人口总数大约是4亿人,这也就是民国时期常说的“四万万同胞”的由来。

我们都知道,人口是重要的社会资源,人口数量会影响经济和军事,因为农业生产和打仗都需要人口。但你可能想不到的是,人口数量还会影响婚姻制度和社会开放程度。作者举了个例子,在北朝时期,因为连年战乱,农业生产受到影响,人口很难增长,长期驻守在前线的将士,没有办法及时结婚,也就没有机会传宗接代。于是,皇帝几次下令,征集后方的寡妇上前线,嫁给将士。

唐太宗即位那年,为了增加人口,下诏书规定: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以上,应该敦促他们赶快结婚。诏书还特别规定,寡妇如果守孝时间满了,就要及时改嫁,鳏夫也要及时婚配。并且,把诏令的实行结果作为考察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为什么唐太宗会“催婚”呢?这是因为当时突厥的进犯,突厥骑兵甚至打到了长安城下,这让他感到增加人口的紧迫性。所以,他下令让地方官动员寡妇改嫁。我们此前认为唐朝社会开放,寡妇改嫁很常见,但其实这跟当时促进人口增长的政策有关。

但是,到宋朝以后,贞节观念开始流行,有所谓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尤其在明朝和清朝,为“节妇”“烈女”大造贞节牌坊,大力表彰寡妇拒绝改嫁的事迹。这又是为什么呢?过去,学者们都是从政治和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解释,而这本书提供了人口方面的新思路:

宋朝的人口快速增长,突破了1亿,而明清时期的人口更是连闯几关,突破了4亿,人口急剧增长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就不需要再通过强制寡妇改嫁来增加人口出生率,相反,大力提倡贞节观念,更符合社会需要。清朝后期甚至有学者提出,当时最大的社会危机就是人口太多,需要采取措施限制女人的数量,他竟然主张一部分女婴生下来就应该被溺死,留下来的一部分女婴也要送到童贞院,终身不能结婚。同时,要严禁寡妇改嫁,寡妇改嫁要依法治罪,这些违反人道的极端主张竟然被堂而皇之地提出,确实不可思议。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古代的人口政策、社会政策也是变化无常。

最后,再来说说朝廷或政治制度的变化。在这本《不变与万变》里,作者讲到政治制度的很多变化,说一个最有代表性的,那就是太上皇的设置,这个制度最能体现历史是“不变”与“万变”的结合。

我们都知道,太上皇就是皇帝的父亲,从秦朝开始就有了太上皇,到清朝一直沿用了两千年。尽管太上皇的称谓一直没变,但每个太上皇的境况都很不一样。比如,第一个当上太上皇的,其实是一个死人,也就是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这是被追封的称号。而第一个为活人封上“太上皇”称号的是刘邦,他为了解决与父亲的礼仪问题,下诏尊父亲为“太上皇”。

作者说,后世的太上皇,只有极个别是皇帝主动让出帝位、自愿当太上皇的,大部分都是被迫当太上皇的。比如安史之乱,唐玄宗出逃,太子李亨宣布登基,尊唐玄宗为太上皇,此时唐玄宗在成都,一个月后才知道自己已经“被当上”了太上皇。等他回到长安,只能凄凄惨惨度过余生。在所有太上皇中,唯一自愿当上太上皇、又能继续掌握权力的只有乾隆。他当了六十年皇帝,为了不超过他的祖父康熙,他就传位给儿子嘉庆,自己当太上皇,但实权还是掌握在他手里,嘉庆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监视之下。

通过太上皇这个例子,你就能看出,古代政治制度的变与不变是没有明显界限的。

结语

我们讲到中华文明为何没有中断,这是因为历史记录的连续性,而中华文明的巨大向心力和包容力,让其他外族政权在实现统一之后,也愿意沿用中国传统的制度与文化,并最终实现民族融合,文明的完整性和延续性是中国历史“不变”的部分。

与此同时,中国的疆域、人口、朝廷、政治都在“万变”之中,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磨合,共同促成了中华文明这个巨大的有机体。

WwW.BaiKeZhishi.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